4岁儿子被幼儿园劝退,宝妈讨要说法,园长:老师不是你家保姆

文 / JD妈妈
2019-10-05 08:23

4岁儿子被幼儿园劝退,宝妈讨要说法,园长:老师不是你家保姆

孩子一直都是父母眼中的宝贝,从他们出生开始的很长一段时间,都需要父母细心的关爱。但是随着孩子的长大,他们始终要学会自己生活,并且和其他的同龄人进行交流。

幼儿园作为一个专业的教学机构,可以帮助家长们在这一时期照顾孩子,让他们能够逐渐习惯脱离父母进行集体生活,而且通过学习特定的知识让孩子们在入学之前有一个良好的过渡期。

许多家长出于对孩子受教育的关心,从一开始就要选择师资良好口碑极佳的幼儿园,生怕让孩子受到半点委屈。孩子正式进入幼儿园之后,这些家长又要尽量和老师搞好关系,以便让老师分配更多的精力照顾自家的孩子,同时也可以通过保持联系来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

他们最担心的就是即便自己付出了这么多的财力和精力,自己的孩子仍然会被老师疏忽,得不到精心的照料。毕竟碍于我国的国情所限,一般的幼儿园都是一个老师看管十几二十个孩子,根本做不到像家长一样一对一的看护,在这种条件下难免会发生照顾不周的情况。

我的身边就有一个典型的例子,反映了父母对于孩子上幼儿园的焦虑。同事的孩子今年已经四岁了,正好到了上幼儿园的年纪。一家人花了很大的功夫,让孩子进了当地比较有名的幼儿园,就说里面的老师都经过了专业的考核,正式教学的能力和经验都是让人放心的。

可是孩子去了幼儿园还没几个月,老师竟然就联系这位同事,表示她的孩子对于幼儿园的生活很不适应,希望父母暂时先把孩子领回家照顾。这一下可就让同事一家人都感到难以理解,所以连忙询问老师,是不是孩子在班上发生了什么问题。

老师也很明确的告诉他们,这个孩子的照顾自己的能力相比起同龄人实在是太差,按理说到了上幼儿园的年纪完全可以自己上厕所了,但是他们家的孩子明显对这件事情还不熟练,每次都会拉在自己裤子上。

而老师自身的精力也是有限的,不可能总是帮同一个孩子解决这种麻烦事,所以希望家长先把孩子领回家去,提高孩子的自理能力之后再考虑回到幼儿园。

我的这位同事其实一直都比较溺爱孩子,一直到上幼儿园之前都让孩子穿着纸尿裤,想要上厕所的时候直接解决就可以,没想到这种做法,反而让自己的孩子被幼儿园劝退,这让她感到不可理解。

这位同事的看法其实代表了很大一部分父母的意见,他们认为幼儿园作为专业的教学机构,除了教授孩子必要的知识之外,还肩负着培养孩子自理能力的重任。

然而幼儿园园长的一番话顿时给这位同事泼了一盆冷水,孩子之所以被劝退是因为达不到幼儿园的上学要求。虽然孩子已经四岁了,但是基本的生活能力非常欠缺,而且老师也不是你们家的保姆,不要总想着把所有责任都丢给幼儿园。

为了尽量避免孩子因为自理能力差而被劝退的尴尬,家长们最好在孩子上幼儿园之前就教会他们基本的生活技能。比如让他们自己用餐具吃饭或者自己上厕所,甚至在气温发生变化的时候学会自己添减衣物,用下面这些方法可以让孩子更好的适应独立生活。

一、每天为孩子预留出特定的时间,让他们学会独立完成特定的任务。

年纪太小的孩子本身自控能力就弱,所以即便家长教会他们生活技能,仍然需要让他们适应一段时间才可以真正的掌握。家长可以每天在吃饭时间给孩子预留半小时的时间让他自己来吃饭,或者让孩子隔一段时间就自己去上厕所,这样就可以让他们养成一种独立生活的习惯。

二、在孩子独立完成事情的时候给予指导和鼓励。

刚开始培养孩子自理能力时,经常会出现各种问题。比如说吃饭的时候精力不集中,吃了几口就不想再吃了。这种时候家长就要用鼓励的方式让孩子尽量把饭吃完,让他明白只有在固定的时间才可以进食,所以在用餐时间必须要尽量学会填饱肚子。

如果在上厕所的时候,孩子因为太急或者没有把裤子脱好,导致把裤子弄脏了,家长就要让他们学会提前上好厕所,不要匆匆忙忙跑去上,而且蹲下之前要把裤子完全拉下来。

其实只要家长有心引导,在孩子上幼儿园之前,教会他们必要的生活技能是非常容易的。在我看来家长不能一味把教育孩子的责任丢给幼儿园,其实父母的教育和关心才是孩子最需要的。家长需要让孩子了解到终有一天要离开大人的怀抱,学会融入集体的生活,所以独立生活的能力是孩子必须掌握的。那么不知道各位家长,有没有在孩子上幼儿园之前就教会他们自己自主生活的能力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