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你来说玩具只是物件,但对孩子来说却是“精神世界”,要懂尊重
本文由Ainee妈咪原创,欢迎个人转载分享

恐惧感是人类与生俱来的,谁都没办法摆脱掉,大人是如此,孩子亦是如此。现在很多小孩子都不敢一个人睡,或者要开灯睡。
现在的小朋友其实有很多都怕黑,怕鬼,甚至幻想有怪兽会来抓他们,甚至还怕陌生人,怕医生等等让家长觉得很无奈。

家长会认为孩子对各种事物的害怕,是一种无能懦弱的表现。
其实孩子害怕的对象是因人而异的,而且孩子恐惧的对象会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而有所不同。我们要正视孩子的恐惧,别让孩子的“害怕”雪上加霜。

孩子会在哪些情况下,体现出恐惧?
1. 陌生
如果孩子内心感到陌生,他就会对周围的一切充满莫名的恐惧,因为此时他自己是被置放在一个不知所以的环境中,所以他内心没有安全的保障,自然会害怕了。
因此家长要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不让孩子对周围感到陌生,平时多给予孩子关心和安慰,让他们真正的放心下来,不再害怕。

2. 幻想
幼儿对害怕与恐惧大部分是源于他的幻想。这时的宝宝们想象力丰富,分不清现实与想象的界限,想象黑暗中有鬼,有大灰狼等让他害怕的东西,所以在孩子心中他们容易把恐惧扩大化,这是这个年龄孩子的认知特点。
3. 黑暗
孩子会害怕,首先是因为对黑暗的恐惧感,因为孩子处在一个黑暗密闭的环境,在心里面也没有相关的了解和答案。
所以他的内心非常害怕,不知道会遇到什么,便会充满恐惧和担忧,比如说第一次行走在黑夜中,任何人内心的心情都是如此,所以孩子害怕也是应该被理解的。

看着孩子恐惧的神情,家长应该怎么做?
1. 安抚孩子情绪
很多时候,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聪明、大胆。但是,我们的孩子有时候也会害怕、恐惧。那,这时候作为家长应该怎么做呢?
首先、承认孩子害怕的情绪,不要试图掩盖、拒绝这种害怕情绪,认真倾听孩子的心声,安抚孩子的情绪,帮助孩子面对恐惧,和孩子一起分享自己的经验。并且培养孩子的自尊,关心孩子成长。

2. 陪孩子一起探索恐惧
我们要认真倾听孩子害怕的原因,陪孩子一起探索恐惧。
父母可以读有关如何科学育儿的书籍,有目的、有针对性地给怕鬼怪、怕黑暗、怕闪电等现象的孩子讲解一些相关的科学知识,要注重培养其勇敢精神,让孩子去勇于尝试,及时消除孩子由错误认识带来的恐惧。
比如说如孩子怕黑,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在黑暗里做游戏,向他讲黑暗中的鬼怪是完全不存在的。
家长陪伴孩子一起探索恐惧,不仅增强了孩子的安全感,也让孩子愿意相信家长是孩子坚强的后盾。
3. 以身示范“并不可怕”
我们作为家长要以身作则,我们可以反复地向孩子保证:“妈妈和爸爸在这儿,我们非常爱你,会十分关注你,我们会保护你,你可以信任我们。”
此时家长就可以给孩子展示自己并不惧怕任何事情,家长带来的自信能让孩子更好地安静下来,比同孩子讨论他的恐惧原因效果好得多。
孩子的害怕往往是一个信号,他表明:“妈妈,请保护我!”孩子感到自己很小和孤立无援、渴望安全感,这时我们的态度就是宝宝坚强的后盾。
所以,我们能做的就是以身作则,给孩子起到一个榜样的作用。
孩子害怕是正常的现象,家长不用太过于担心,当然也不要太过于厌烦,当孩子害怕的时候,我们要多去安慰鼓励孩子,而不要责怪和批评他们,当你给予的温暖足够多的时候,孩子自然就会没那么害怕了。
同时,家长不要认为孩子长大之后就不会害怕了,因为童年的害怕的记忆对孩子一生的性格和经历都会又影响。他们会潜伏在潜意识里面,在深层次中作祟。
压抑害怕,永远都不是有效的方法。家长要和孩子一起去面对害怕,把自己曾经的经历和孩子一起分享,最重要的是帮助孩子克服它,而不是克制孩子的恐惧。
我是Ainee妈咪,是一名高级育婴师、也是2岁宝宝的妈妈,我们将会持续和大家分享更多育儿母婴的经验和知识,如果您喜欢我们的内容,欢迎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