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会画画求助妈妈,宝妈果断拒绝,其解释真是让人瞬间警醒

文 / 健康plus
2019-11-27 00:36

前几天在跟一位阿姨聊天时,她讲起这么一件事:玉玉上幼儿园的时候,学校里举行过一次绘画比赛。老师说,让每一位小朋友画一只小恐龙。玉玉不会画,回家就问妈妈,小恐龙怎么画。妈妈没有选择帮助玉玉,而是告诉她:“你认识的恐龙是什么样,你就怎么画”。第二天,玉玉拿着自己画的恐龙去了学校,毫无疑问,是在场所有小朋友中画得最难看的。其他小朋友,都在不停嘲笑玉玉画得丑。

可是到了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玉玉却成了班级里最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很久之后,玉玉妈才解释说:“小孩子不会做一件事,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越是他做不到的事情,他就越不想做,甚至想依赖于别人。如果当时我替她完成了,那么以后很多次她不会的事情,都会是我承包。可不管她做得好不好,只要她肯去自己努力尝试、完成任务了,其实就已经是成功了”。

虽然玉玉的画被小朋友们嘲笑了,可玉玉从这幅画中学到的知识,远不及这些。由此可见,当孩子遇到挫折时,家长的举动,真的会给孩子带来很大的影响。那么,家长应该怎么处理孩子遇到的挫折?

1、鼓励为先

孩子之所以被称为孩子,就是因为其各方面的能力,都不如成年人那般成熟。因此,他们做不到的事情,自然也就很多。家长要知道,这些大多是客观原因造成的,并非因为孩子的能力不足。因此,家长一定更要鼓励孩子克服困难。这样孩子才能在一次又一次的挫折中,不断成长起来。

2、辅助为后

即使孩子再努力,总有他确确实实无法完成的事情。因此,家长在鼓励孩子的前提下,可以适当地给孩子一些辅助。只有这样,孩子才能更顺利地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不断地提高自身能力。

3、总结为末

在孩子每完成一个任务,每度过一个挫折,家长都要帮助孩子总结历程。目的在于让孩子知道自己哪里做得好,哪里做得不好,下次需要改进。这样孩子才能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下次再遇到困难时,能够更好、更快地解决掉。

其实从孩子出生开始,就是要不断地去经历挫折、克服挫折。虽然道路艰辛,但孩子的成长却是肉眼可见的。家长切不可过度帮助孩子,避免孩子成为一个“依赖性”人格的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