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作业被气疯,被外婆嘲笑:你也有今天!育儿是一场历史的轮回

文 / 爸妈黑板报
2019-12-04 00:39

不写作业母慈子孝,一些作业鸡飞狗跳,是当代亲子关系的真实写照。

因为辅导孩子写作业突发心梗,暴怒,患乳腺结节类似的事件也频频发生,总之,在辅导作业的战场上,再知书达礼,温润儒雅的父母也会点燃斗志,在发怒、暴走、焦虑中起起伏伏。

被气疯也许是表面,愤怒背后的深意也许是育儿方式的一种传承:你的父母也曾被你气疯过。

就在11月底,上海一位妈妈辅导女儿写作业被气到抓狂,她的父母拿出了一封23年前的家书:“今天你代数作业十六道题中总计错七道。是的,当时爸爸非常气愤,气愤的是你对学习不持严谨的态度;气愤的是你不理解爸爸、妈妈的一片苦心;气愤的是你为何不争气。爸爸严厉批评你后,你嘴撅着十分不服气,好像你自己满身是理。我设想,将来你的孩子发生你现在类似问题,你该会如何呢?”

随信还附上了23年前的考试卷。

对此,网友评论说,天道好轮回,苍天饶过谁。

妈妈群里的妈妈看到这个新闻后,也纷纷回忆起小时候与父母在写作业发生的趣事,看到她们七嘴八舌的发言,我陡然意识到,历史是何其的相似——

我们今天与孩子的相处模式,何曾不是小时候父母对待我们的模式。

1、有了孩子,我们才真正理解父母

小时候,和父母产生争执的时候,就会赌气的说:我将来一定不会这样对我的孩子,你们对我太不好了。

而父母也会幸灾乐祸的说道:好,我就等着,看看到时候你有了孩子,你会不会不生气......

而如今,有了孩子以后,才发现,面对孩子的各种抓狂行为,有时除了崩溃和发怒,别无他法。

我们终究还是和当年父母对待我们那样对待孩子,也甚至对孩子说出了同样的“我将来会像你们这样对我的孩子.....”的话时,依然幸灾乐祸般地说道:好,我等着。

孩子,是我们理解父母的唯一媒介。

我们看到孩子考的比别的孩子差,也会焦虑,看到孩子写作业慢慢吞吞,也会生气,看到孩子不听话,也会愤怒........

所有的情绪里面,都饱含着我们对孩子有期许,希望他们成为我们心目中的那个好孩子的样子,这些期许,何尝不是当年父母对我们的期许呢?

“孩子,你要优秀。这样,你才不会陷入和我一样的困境。”这是曾经父母对我说过的最多的话,于是,在漫长艰涩的青少年时代,在父母的目光覆盖不到的地方,我努力着走向了远方。

而如今走到这庸碌、无望而万般妥协的中年,也注定了这是一场失败的远足,接过父母手中育儿的教鞭,才觉它的重量,愿我们能挺立于生活的急流里,教孩子如何更好的泅泳。

2、做过小孩子,也就更理解了孩子的行为

《小王子》里说,每个大人都曾是孩子,只是他们已经忘记了。

有了孩子以后,身边很多妈妈都变成了营养师+儿童心理学家+体能训练师+情绪引导师。

孩子几岁开始吃辅食,为什么会吃手指,什么时候进行翻身练习,以及哭闹和发脾气应该如何引导,都了如指掌,一部分是依赖于高度发达的信息传播,层出不穷的互联网育儿产品让我们获取了很多育儿科学知识和干货,更大一部分的动力则来自于内心的补偿和投射,小时候的我们,因为父母匮乏的认知和生活环境,我们并没有被精心滋养过,所以,如今有了条件,自然就希望孩子能被好好的养育,这个过程也是对不断的治愈曾经那个没有被温柔以待过的自己。

因为工作原因,闺蜜一家搬到了一座新城生活,不到4周岁的儿子,也面临着重新上一所新的幼儿园,在3个月后,闺蜜开始带儿子去幼儿园,但他儿子却每天早上哭着不上幼儿园,还天天放学回家总带着他所谓的“宝贝”回家:汤里的贝壳,吃过的鸡骨头,香蕉皮啥的,不让拿还不高兴,说是他的宝贝!

幼儿园的老师委婉暗示,要多管教,不然孩子会养成以后啥都往家里拿的习惯。

但闺蜜知道,孩子刚刚来到一个陌生的城市,初到一个幼儿园,这样做其实是适应新环境的一种应对方式,可能在试图在意识里连接幼儿园与家,让两个地方保持一种联系,这样,在他的内心能够形成连续性,更好的处理环境变化带来的焦虑与不安。

所以,闺蜜和老师交流,能否每次让他与老师合作或者与小朋友合作做一个小物件带回家,帮助他在内心里更好的保有老师与小朋友的形象,更好的体会他们对他的感情,等孩子完全适应了就慢慢取消。

若不是自己曾经也有过类似的体验,闺蜜说自己可能也会像那个老师一样简单粗暴的把孩子的行为看作是一种随便拿东西的行为,所以她深深地理解那种面对陌生环境的焦虑和恐慌的感觉。

因为理解,所以懂得——

愿为人父母后,我们都能更理解孩子的行为,构建出一段和谐幸福的亲子关系。

3、辅导孩子写作业囧态百出,是因为不愿接纳平凡

深陷作业辅导深渊的父母们,其实是深深的焦虑;

我们担心孩子落后别人,输在起跑线上,我们害怕孩子和我们一样平凡的度过一生。

除了无法接受孩子“不平凡”,也有自己无法释怀的夙愿:

  • 爸妈小时候没有条件学琴,你一定要学好;
  • 爸妈以前没坚持兴趣爱好,所以你一定要坚持;
  • 爸妈高考没能考上名牌大学,你一定要考上。……

我们从小被教育,要做一个不甘平凡的人中龙凤,但,平凡才是常态,我们终究都是一个平凡人。

周国平说:“人生有三次成长:

“一是发现自己不再是世界的中心的时候,

二是发现再怎么努力也无能为力的时候,

三是接受自己的平凡并去享受平凡的时候。”

所以承认自己是个普通人,承认孩子也是个普通人,或许才能在平凡中开出不一样的花。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