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我害怕,快扔掉它”面对做工精美的娃娃,女儿这是怎么了
文/奶球妈咪(原创文章,欢迎个人转载分享)
作为女孩子,洋娃娃无疑是玩具的首选。其中的“芭比娃娃”更是热门。还有一些娃娃做工非常精细,远处看与真人无异,但是欢迎程度却非常低,“太像真人”可能既是优点也是缺点,容易吓到孩子。

“妈妈我害怕,快扔掉它”,一向喜欢洋娃娃的女儿这是怎么了
在女儿6岁生日时,阿河给孩子买了一个洋娃娃,这个洋娃娃不像普通洋娃娃那样,而是“真人版洋娃娃”,具有儿童的身高,标准比例的身材,从远处看,与真人无区别。
孩子满心欢喜地把这个大娃娃抱进屋里,当吃饭时间到了时,阿河进女儿房间叫她吃饭,猛地一看以为女儿坐在谁的怀里,不禁惊出一身汗。等到阿河定睛一看才发现,原来“谁的怀里”正是刚买回来的“娃娃的怀里”。
等到了傍晚,女儿打开父母房间的门说道:“妈妈我害怕,快扔掉它。那个娃娃一直盯着我,我想和你们睡。”阿河打开女儿的房门,在月光下,娃娃的轮廓确实像一个活生生的人。
本来想着过一阵女儿就适应了,可是时间却换来的是女儿一次次半夜尖叫,眼神呆滞,有时还伴有发抖。阿河心想:难道这个娃娃就这么吓人吗?
在夜晚,阿河安抚好女儿的情绪后,打开了女儿的房门,在这月光下,娃娃的轮廓确实与真人无异,再加上“仿真版,无论从哪个角度,都感觉娃娃在盯着你。”阿河瞬间理解了女儿,一个大人在夜晚面对此景都会被吓到,更别说一个孩子了。

第二天,阿河就把这个娃娃放到了“二手娃娃回收中心”,又买了一只泰迪熊送给女儿,过了一段时间,女儿终于恢复到以前的精神面貌。
分析
可能有很多人不解,就算是这个娃娃像真人,为什么还会吓到人呢?它始终还是一个玩具。其实这有一个原理可以解释——恐怖谷效应。
当人类与非人类的物体,如机器人,洋娃娃等相似度超过一定程度时,人们将会非常反感。
根据森昌弘的理论,随着类人物体的拟人程度增加,人类对它的好感度亦随之改变。
所以,对于洋娃娃来说,当它非常拟人时,人们的思维就会观察到它不够拟人的地方,“非人类”特征将会凸显出来,这样在观察者眼中,将会显得非常古怪。
这是人的天性,小孩子在面对这种古怪的感觉时,就有一种微妙的感觉,从而产生一种害怕的情绪,所以这种极度与真人相似的娃娃还是不送孩子得好。

除了“真人版娃娃”,还有哪些玩具不适合送给孩子呢
1)电动类玩具
如今厂家大批量生产玩具,做工远不如曾经精细,电动玩具都有一些小巧的电路板,而这些电路由于做工不精细,很有可能出现安全隐患,导致电池爆炸、漏电等,从而成为威胁孩子的潜在因素。
2)手枪类玩具
这类玩具的玩法就是“开枪射击”,小孩子在玩耍时是没有尺度的,很有可能在玩耍时打伤自己或者其他小伙伴,尽管是气枪,但是眼睛是脆弱的,很多案例告诉我们,孩子的玩耍最终变成了悲剧。

写在最后
给孩子买玩具确实可以体现家长对孩子的爱,也是孩子爱玩的天性所致。而面对玩具的挑选,应当为家长敲响警钟,不良的玩具对孩子非但没有益处,反而容易成为孩子的心理阴影,所以为孩子选择玩具时,应该考虑周全,面面俱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