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发现父母结婚照没自己,瘪着嘴流下了眼泪,“为什么不带我”

文 / Angelia妈咪
2019-12-05 01:05

本文由Angelia妈咪原创,欢迎个人转载分享

小霞家中有个快满3岁的小宝宝,平时挺调皮的,一会儿跑到这,一会儿跑到那,没有一刻能安安静静地。

这天,小霞发现自己的女儿好长时间都没有动静,她不由得想起一句话“孩子静悄悄,指定在作妖”,然而当她在找到女儿的时候,她还真的一反常态,静静地坐在那,手里还拿着一个相框。

原来,小霞的女儿翻出了父母结婚照,正在那抱着看呢。一边看一边还露出疑惑的表情,仿佛是在沉思的样子。

小霞偷偷地在一边观察,发现自己的女儿过了一会儿,竟然瘪了瘪自己的小嘴,眼泪都流了下来。

看到这,小霞忍不住了,连忙现身轻声询问到:“宝宝怎么了,怎么突然哭了?”

每想到宝宝满脸委屈地抬头质问妈妈:“妈妈,照片上是不是你和爸爸?”小霞点了点头,算是肯定了。

“那,那你们偷偷跑去照相,为什么不带我?我在哪里啊?”

听完女儿的问话,弄得小霞哭笑不得,原来自己女儿在这委屈巴巴,是因为结婚照上没有她,以为爸妈偷偷跑去照相没有带她,还因为这事儿掉了眼泪。

后来,小霞越想越觉得这件事很有意思,便把事情经过发布到了网上,没想到网友们也纷纷表示,说自家宝宝也是同款,很多宝宝在小的时候都曾经质疑过这个问题。

有的小宝宝甚至还因为这件事,和爸妈闹别扭,一天都没有理会父母。这反应也太可爱了吧。

其实,孩子在1-3岁之间,占有欲会十分强烈,觉得什么东西都是自己的,这是宝宝们自我意识正在成熟的一种表现。

在这个阶段,他经常会认为很多东西都是自己的,根本不存在别人的,所以就会发生和小朋友争抢玩具的事情,表现出他们强烈的占有欲望。

面对这样的问题,家长们应该如何引导?

1. 反应不要过于强烈

面对孩子和其他小朋友抢玩具,或者是不让别人靠近爸爸妈妈这样类似的行为,家长们要明白,这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必经阶段。

家长们可以适当淡化这种行为造成的结果,不要反应过于强烈,过于强烈的反应,都会强化孩子们对这样行为的刻板印象。

会让他们隐约地感受到别人对这件事的重视,从而为了吸引别人的注意力,或者是满足自己的表现欲望,更加频繁的有类似的行为。

2. 不要给孩子贴上“自私”的标签

上文中已经提到过,孩子有抢玩具这种类似的表现出强烈占有欲的行为,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意识发展的必经阶段,所以家长们不要因为类似的表现,就上纲上线。

从大人的角度去评判孩子,给孩子贴上“自私”的标签,经常在孩子面前说:“你怎么这么不听话,这么自私”这种类似的语言。

给孩子们贴上“自私”“独”“特性”的标签,久而久之会给孩子造成心理压力,产生负面情绪,反而不利于孩子性格的发展。

3. 平时给孩子树立安全感

孩子们占有欲十分强烈,也有可能是因为平时生活中,父母给予的安全感不够,让他们有危机意识,所以表现出来强烈的占有欲望。

父母可以反思一下,自己是否曾经在孩子并不情愿的情况下,命令孩子把自己喜欢的玩具,一定要拿出来和其他小朋友共享,甚至是送给别的小朋友玩。

这样会让孩子失去安全感,只有自己才能捍卫自己的利益,尤其是家中有两个孩子,父母总是要求一方让着另一方的,更应该注意一下,平时给孩子树立足够的安全感。

4. 耐心告知孩子

随着孩子一天天的长大,他们的理解能力,思考能力都在逐渐地变得更强。所以家长们也可以适当地给孩子透露一些道理。

相信孩子们是可以理解家长们的话。家长可以让孩子逐渐体会物品归属权的问题,或者平时通过故事透露一些分享的道理,让孩子们懂得分享的快乐。

如果再出现像质问为什么照片中没有自己的时候,也可以渗透一些时间的观念,通过画时间轴,来让孩子明白事情发生的先后。

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都有自己独特的规律,家长们一定要把握好这种规律,按照孩子成长规律去培养孩子,教育孩子,尊重孩子们的想法和意愿,做好孩子们的领路人。

我是Angelia妈咪,也是一位2岁宝宝的妈妈,我将持续和大家分享更多优质的育儿母婴知识和经验,如果各位读者朋友们喜欢我发布的内容,欢迎点赞、评论、转发和分享,希望我们在育儿的道路上,能够共同成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