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妈临时有事,老人忙着跳广场舞忘接外孙子,看到孩子哭成泪人

文 / 秀宝妈咪
2019-12-09 00:22

本文由秀宝妈咪原创,欢迎读者们转发分享

洋洋在快下班的时候,接到领导通知晚上聚餐,科室聚餐。洋洋想着以前聚餐几乎没去过都是因为孩子太小拒绝了,这次孩子也上幼儿园了,今天就和就和大家在一起聚聚,放松下。

于是拿起来手机给孩子姥姥打电话:“喂,妈今天我公科室聚餐,你去接宝宝吧,晚上带到你那吃饭,我聚完餐再去家接她。”

孩子姥姥也是连忙答应着:“好,你放心吧,闺女,接宝宝的事就交给我了。”

洋洋放心的和同事一块去吃饭了,心里想着终于可以放松一下了。没过多大一会孩子姥姥接到电话,舞伴们邀请她跳舞去呢。

本来她给拒绝了,因为她一会还得接外孙放学呢,但在舞伴的再三邀请下还是去了。结果果然因为跳的比较尽兴,把接孩子的事情抛到了脑后。

洋洋正吃着饭,手机突然想了,一看是孩子老师的电话,心里有点担心。接通电话老师说,“孩子妈妈怎么回事呢?怎么还不来接宝宝呢?”

电话那头孩子还在哭着喊妈妈。洋洋给同事说明情况急忙得跑了出去,来到幼儿园,看到孩子已经在老师的怀里睡着了

眼角还有泪痕呢,可心疼坏了。眼泪止不住地流,哭成了个泪人。又给孩子姥姥打电话,姥姥她才想起来,忘记了这事。姥姥也急忙赶来,正好孩子醒了,抱着妈妈不松开,哭着问妈妈“你是不是不要我了,别的小朋友都回家了,你也不来接我!”

妈妈姥姥听了眼里也湿润了,姥姥看到了这一幕更是内心非常自责,都是因为忘记接孩子,让孩子自己在这等了这么久,以后一定不会出现这种情况了。

接孩子该早还是该晚?晚接有哪些影响?

1. 孩子觉得自己不受重视

在幼儿园门口我们常常看到,没有放学的时候,门口已经围满了人,都是孩子的爷爷奶奶或者爸爸妈妈提前在门口等着孩子放学。

放学后孩子看到自己的家人来接自己,高高兴兴的跑出来就跟着回家了。如果别的小朋友都走了,只有自己还在门口等着家人来接自己,可想而知心里是非常难受的。

孩子还小就感觉自己没人要了,是不是妈妈不要我了,特别没有安全感。如果长期接孩子迟到会让孩子感觉到自己不受重视,做什么事就会失去自信心。

2. 破坏宝宝规则意识

上幼儿园的小朋友差不多都在三岁左右,她们的思想中已经有了潜在的规则意识了,他知道在生活中有很多规则是要遵守的。

所以,在幼儿园的时候,他会听老师的话,很乖,很守规矩,到规定的时候上学,放学,如果家长经常迟到来接孩子的话,就会破坏孩子的规则意识。

让他们感觉家长就是不守规则的人,如果没有给孩子做个好榜样,会让孩子跟着学,以后也不好管教。

3. 破坏宝宝的时间观念

家长就是最好的老师,长期接送孩子迟到得话就会破坏孩子的时间观念,有时候孩子喜欢拖延,其实是因为父母没有做好榜样。

很多父母应该反思,自己在生活中是否存在拖延的毛病,比如答应孩子放学准时来接自己放学,,却一次又一次的迟到,甚至在孩子多次提醒后也不信守承诺。

家长的行为孩子都是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的,所以父母要以身作则,发挥好带头作用,让孩子摆脱拖延的毛病。

当因为有事情不得已晚接的时候,家长应该怎么办?

1. 提前说明

家长能早接孩子就早接,提前在门口等着,实在早不了,最好提前和孩子说好,今天妈妈有事情,可能会晚一点接你,让孩子有个思想准备。

如果父母临时有事,最好给老师打电话告知老师今天要晚接一会儿,让老师和孩子说一声,孩子知道妈妈是因为有事情才不能早点来接我,减少孩子的心理影响。

2. 及时解释原因

事后应该及时向孩子说明原因,为什么没有按时接孩子放学。让孩子知道父母有很重要的事情需要去做,所以晚了一会接孩子放学,得到孩子的理解,是因为爸爸妈妈真的有事情不得已的行为,而不是不重视自己了!

3. 平时打好“预防针”

平时可以和孩子说明,父母有的时候可能会因为一些原因晚到,让孩子接受这种可能性。所以提前说过,比没说好的多,这样孩子心里就有个准备,心里落差没有这么大,如果有一天晚了,也是知道情况的!

我是作者秀宝妈咪,也是一位宝妈,我将会持续和大家分享更多优质的育儿母婴知识和经验,如果各位读者喜欢我的内容,欢迎点赞、评论、转发和分享。愿我的内容能够提升您的阅读体验,丰富您的育儿知识,愿每位宝宝能够健康成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