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孩子天生专注力就差”,可别再被人误解了,后天培养你可懂?

文 / Ainee妈咪
2019-12-12 02:38

本文由Ainee妈咪原创,欢迎个人转载分享

孩子刚刚出生后,总是会喜欢调皮好动,对这个世界上所有东西都很好奇,所以孩子们经常会专注于某一件东西。

但是孩子们的专注力并没有那么强,往往只能集中几分钟的注意力,而后孩子们就会将自己的注意力转移到下一个物体上去。

当孩子们这种调皮好动、喜新厌旧的行为被爸爸妈妈们看在眼里的时候,爸爸妈妈们就会认为孩子们的专注力差,没有办法长时间集中注意力。

当爸爸妈妈们聚在一起探讨育儿经验的时候,他们就会发现每一家孩子几乎都有这样的问题,这时爸爸妈妈们就会得出孩子们天生专注力就很差的结论。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爸爸妈妈们经常会用各种各样的方法来帮助孩子们提高注意力,但是却没有什么效果,这让爸爸妈妈们十分的苦恼。

其实孩子们并不是天生专注力就差,而是因为孩子们的年纪太小,没办法长时间集中自己的注意力。

而且孩子们的好奇心很强,经常会被各种各样有趣的东西所吸引,这就给爸爸妈妈们造成了孩子们专注力差的假象。

其实只要爸爸妈妈们在日常生活当中积极、正确的引导孩子们,孩子们的专注力自然而然就会提高。

孩子虽有天性,但家长认为培养更重要!

在生活中很多的爸爸妈妈们都发现自己家的孩子没有办法将注意力长时间集中在一个东西上,总是会被各种各样的东西所吸引。

所以这些爸爸妈妈们总是会使劲全身解数,目的就是为了增强孩子们的专注力。

小编身边有一个朋友,她叫做“玲玲”,玲玲对于孩子专注力的培养可谓是“一绝”。在孩子小的时候,玲玲也曾经被孩子专注力不集中的事情所困扰。

玲玲的孩子总是坐不住板凳、十分好动,对任何事情都只有“三分钟热度”。玲玲为了增强孩子的专注力,翻阅了很多资料并且咨询了育儿专家。

最终,玲玲终于找到了最适合增强孩子专注力的方法。经过玲玲的一番努力,现在玲玲的孩子不管做什么事情专注力都很强,学习成绩也一直是班级里的“佼佼者”。

很多家长看见了玲玲的孩子都十分的羡慕,并且不停的向玲玲询问教育孩子的方法。

玲玲对家长们说:“虽然孩子他们的天性十分好动,但是作为爸爸妈妈们,我们对孩子们后天的培养才是最重要的。没有什么天性是改变不了的,不要总是道听途说,现在行动起来还不晚!”

什么是专注力?

“专注力”又称“注意力”,是指一个人专心于某一事物或活动时的心理状态,人的注意力往往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注意力缺陷,常常是许多差学生的共同特点。举一个例子,当孩子们在吃饭的时候,如果电视机正在放着孩子们喜欢的动画片,那么孩子们就会将吃饭的专注力转移到看动画片上去。

爸爸妈妈们口中常说的专注力不集中,其实是当孩子们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没有“长性”,经常会被各种各样的事情吸引,并且转移自己的专注力。

家长该怎样判断孩子专注力的好与坏?

1. 是否能专注一个物体上

很多爸爸妈妈们都说自己孩子的专注力非常差,那么该如何判断孩子们专注力的好坏呢?其中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爸爸妈妈们要观察孩子们是否能够专注在一个物体上。

举一个例子,当孩子们在玩玩具的时候,爸爸妈妈们就可以观察孩子们,看孩子们的专注力是不是一直在面前的这个玩具上。

如果孩子们总是玩玩这个玩具、又玩玩那个玩具,那么这个孩子的专注力就很差。反之,就代表孩子们的专注力很好。

2. 持续的时间有多长

如果爸爸妈妈们不知道怎么样判断孩子专注力的好与坏,那么爸爸妈妈们不妨尝试一下观察孩子们。

观察孩子们做一件事情持续的时间有多长,这样就可以很容易得到关于孩子们专注力好与坏的判断。

举个例子,当孩子们在做作业的时候,爸爸妈妈们可以对孩子们进行仔细的观察。如果孩子们在做作业的期间,只是专心的在做作业,那么就证明孩子们的专注力非常的强。

如果孩子们在做作业期间,总是左顾右盼,没有办法将注意力集中在作业上,那么就证明孩子们的专注力差。

家长想要培养孩子的专注力,需要怎么做?

1. 营造一个安静的环境

孩子们比爸爸妈妈们更容易在做事过程中受到影响。曾经有一位妈妈就反映自己家孩子在做作业的时候,根本就不能听到一点声响。

如果有声音那么孩子马上就要抬起头看看发生了什么,或者跟爸爸妈妈“搭个腔”。如果在孩子们的周围有任何的风吹草动,那么就会马上“触发”孩子身上的雷达装置。

这种情况在爸爸妈妈们的眼中,就会觉得孩子们的心思根本没有放在学习上、专注力不强,时刻注意着周边的动静。

当爸爸妈妈们在否定孩子们专注力的同时,也要考虑到由于孩子们自身的年龄特征而产生的一系列问题。

由于孩子们的心智发育不成熟,所以他们没有那么好的定性,可以像爸爸妈妈们一样有持续的专注力。

所以环境对于孩子们来说非常重要,爸爸妈妈们要尽量创造一个安静且不容易让孩子们分心的环境,为孩子们培养专注力提供一个好的条件。

2. 先从孩子感兴趣的事开始

我们常说的一句话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在孩子们身上尤其适用,爸爸妈妈们尚且可以为了别的原因强迫自己去做一些不感兴趣的事。

但是孩子们在做事情的时候却是要按照自己的心性来定,如果爸爸妈妈们总是强制孩子们去做一些枯燥乏味,根本提不起兴趣的事情,那么孩子们的专注力就会直线下降。

所以如果爸爸妈妈们想要培养孩子们的专注力,那么爸爸妈妈们就要先从孩子们感兴趣的事情开始培养。

3. 借助一些“小游戏”

爸爸妈妈们都知道孩子们的天性就是“玩”,所以如果爸爸妈妈们想要培养孩子们的专注力,那么最好的方式就是投其所好。

爸爸妈妈们可以借助一些小游戏来提高孩子们的专注力,例如爸爸妈妈们可以和孩子们一起玩魔方或者拼图一类的可以集中注意力的游戏,让孩子们在游戏中不断锻炼并且提高自己的专注力。

4. 逐渐增加孩子专注的时间

爸爸妈妈们在培养孩子们专注力的时候,一定不要急功近利,要慢慢的引导孩子们。

举一个例子,如果爸爸妈妈们在训练孩子们专注力的时候,爸爸妈妈们可以先让孩子们看十分钟的书,然后慢慢的增加到二十分钟、半个小时等等,并且不断的鼓励孩子们,让孩子们可以慢慢的提高自己的专注力。

切记在训练过程,这写家长一定避免!

1. 打断孩子

当孩子们在做事情的时候,明明自己做的很好,但是爸爸妈妈们总是要凑上前去,间断性的问一些“饿不饿”、“渴不渴”或者直接端过去一些食物。一边让孩子们集中注意力,一边又变成影响因子去破坏孩子们的专注力。

一旦孩子们真的被打断了,爸爸妈妈们又会感叹孩子们的专注力差,但是爸爸妈妈们却从来没有想过是自己给孩子们带来了影响。

孩子们的专注力是需要后天培养的,所以爸爸妈妈们应该尽可能的减少能够影响到孩子们的一切分心因素,而不是时不时地去打扰孩子们。

2. 强迫孩子

很多的爸爸妈妈们都因为孩子们没有很强的专注力而强迫孩子们去集中自己的注意力,其实这种做法是十分错误的。

爸爸妈妈们强迫孩子们去集中注意力只会适得其反,让孩子们对这件事情产生更大的厌恶感。

所以当爸爸妈妈们在培养孩子们的专注力时,一定要循序渐进地引导孩子们,不要强迫孩子们。

在生活中,很多的爸爸妈妈们都吐槽自己的孩子天生专注力低下。但其实这并不是孩子们的错,孩子们的专注力都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增强的。

所以爸爸妈妈们应该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的鼓励并且正确的引导孩子们,而不是不停的否定、强迫孩子们。

我是Ainee妈咪,是一名高级育婴师、也是2岁宝宝的妈妈,我们将会持续和大家分享更多育儿母婴的经验和知识,如果您喜欢我们的内容,欢迎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