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个月到2岁半的育儿方案,拥有它,每个阶段早教易上手
本号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平台不得转载,违法必究。
很多新手妈妈最近都给芽芽妈留言,看到宝宝柔软的身体,小小的模样,真是不知道怎么样对宝宝进行护理,什么样的育儿方案才可以给宝宝最科学的呵护,今天芽芽妈特地整理了一份关于1个月到2岁半宝宝的育儿内容,妈妈们可以参考这些方法为宝宝进行日常护理。
1月龄
宝宝的身体变得结实、表情也丰富了不少,这个时候可以经常拥抱宝宝,给予他们更多的安全感。同时,他们的睡眠也减少了一些,睁开眼睛的时间也逐渐增强,有意识的行为也逐渐取代了特有的本能反射行为。
发育情况:宝宝听到妈妈的声音、或者好听的声音,就会立刻停止哭泣,体温会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每天睡眠时间为16~22小时,其中,每小时会有3~7分钟为清醒状态。同时会出现本能的无条件反射,比如吸吮、觅食、吞咽等情况。
训练要点:这时期,妈妈要给予宝宝充足的关爱,经常对着宝宝微笑。芽芽吃完奶以后,眼睛扑棱扑棱看着妈妈,芽芽妈就可以说:芽芽给妈妈笑一笑。经过反复多次循环,芽芽就记住了见人就笑,让他们明白与人交流的第一步,对于他们的智力开发也是有好处的。

2月龄
宝宝会开始留意语言、音乐之类的声音。妈妈们可以拿着摇铃、拨浪鼓在宝宝身旁摇动,引导宝宝根据声音来转换视线,也可以和把宝宝聊聊天、引导宝宝的注意力,或者放一些轻柔的音乐,为他增加快乐的情绪,增强他们脑部的发育活动和智力发育。
发育情况:逗宝宝的时候,他们的眼睛会随着活动的物体进行移动,可以转动脑袋寻找声音的来源,俯卧的时候会努力将头部抬起,手指头可以展开,在胸前玩耍,开始有吃手的动作。
训练要点:帮助宝宝建立吃、喝、玩、睡等有健康、规律的生活作息。
多和宝宝交流,说话,当他们发出咿呀声音时,妈妈也要用简单的声音回应宝宝;继续让他们去听各种美妙的音乐,用心注意声音和语言,锻炼他们寻找声音源头的能力;让宝宝醒着的时候都处在快乐的氛围中。
因为手指的活动与大脑的发育息息相关,妈妈们可以多活动宝宝的手指头,让他们对自己的手指产生兴趣。有的时候会凝视自己的小手,再进行“松开手指——握住小拳”的循环。妈妈们可以多买一些颜色鲜艳、能动的环保玩具,让宝宝触摸、抓握,促使手眼的协调能力。
天气好的时候,多带宝宝去户外玩耍,让他们呼吸新鲜空气,多多观察周围的环境和变化。

3月龄
宝宝开始逐渐抬头、转头,可以让他们学习并练习俯卧,将手支撑起头部和胸部,有助于他们运动机能的发育。他们的双腿也开始活动,妈妈们需要多给宝宝按摩腿部。
发育情况:俯卧时,让宝宝抬起半胸,用手肘支撑头部直起,他们的眼睛、双手可以协调配合抓握衣服、脸部等;眼睛可以随着物体转动,见人会笑,开始发出长元音。听力、视力都在发展完善。
训练要点:让宝宝适当运动,锻炼俯卧能力,提高宝宝运动机能的发育。按摩宝宝的双腿,给宝宝一定的感官刺激。
可以开始培养宝宝吃饭睡觉的良好作息,为他们安排一个有规律的生活日常。要让他们把昼夜分开,培养夜间睡眠的习惯。
多带宝宝去户外玩耍,有助于他们健康成长。刚开始,可以先尝试每天打开窗户,让他们适应户外的空气,把他们抱到窗户前晒晒太阳,慢慢适应室外环境。一段时间后,可以抱着宝宝去室外活动,刺激他们的皮肤,增强抵抗能力,还可以吸收维生素D。不过一定要在晴朗的天气出去溜达,夏季要避免暴晒,冬天要在中午或者下午气温较高时外出,最好不要去公共场所。

4月龄
这个时候的宝宝可以抬头,可以转动握住玩具,有的还会在辅助下坐立。
发育情况:俯卧时,宝宝可以上身抬起,腿可以抬高或者踢到悬挂的玩具。视线较为灵活,开始咿咿呀呀学习语言,可以用声音回应大人的逗玩。
训练要点:鼓励他们的语言能力。尽可能听取宝宝的咿呀学语,并予以及时回应,或者和他们一起听儿歌,并且在哄睡的时候进行哼唱,有利于刺激宝宝的大脑,为日后开口说话打下基础。
锻炼宝宝的手眼配合协调能力。如果妈妈发现,小宝宝可以伸手去抓握自己喜欢的东西,那么这就是他们大脑发育、手眼开始协作的第一步。反复的抓握训练,可以促进他们的手眼配合能力。可以准备一些安全、环保、易于拆除的玩具让他们玩耍,促进他们手、眼、脑的协调配合。每个年龄段的锻炼项目都要符合宝宝的生长规律,切忌操之过急,拔苗助长。

5月龄
有些宝宝发育较快,可以逐渐增添辅食,增添辅食需要一种一种分开加,如果有过敏、不消化等情况需要及时停止。宝宝开始翻身,可以多为他们进行翻身训练。同时,对于冷热身体开始逐渐适应,增强他们皮肤的抵抗力。
发育情况:宝宝开始识别大人的面孔,能够认识妈妈及熟悉的养育人,能从仰卧翻身过渡到仰卧、俯卧,在辅助下,可以坐立。
训练要点:陪伴宝宝一起睡觉,给予他们安全感,培养他们尽快入睡的习惯。同时,这种亲密的关系也有助于促进宝宝的智力发育。
帮助宝宝进行翻身运动,在宝宝的一侧唤他名字,让他本能地进行翻身训练,也可以用手帮助宝宝进行翻身。还可辅助他们进行坐立,对于他们的生长发育也是有好处的。

6月龄
宝宝可以坐着用双手玩玩具,可以俯卧、爬行,发现感兴趣的物品,就会试图抓握,拿下手里玩耍。在饮食方面,可以开始增添辅食。
发育标准:手脚互相配合,可以吃到脚趾;身体可以伸展,两手同时拿玩具,可以发出两三个辅音。照镜子会笑,有的宝宝更喜欢去户外玩耍,探索不同的环境。
训练要点:多和宝宝进行语言交流,告诉他们每个事物的名称和功能,可以用宝宝理解的语言进行描述。
芽芽妈温馨提示:在给宝宝增加辅食时,可及时添加蛋黄、肉泥、菠菜泥等含铁丰富的辅食;为宝宝提供柔软、环保、颜色鲜艳的发声类玩具;多带宝宝去户外玩耍。

7月龄
这个时候需要添加辅食,尝试用辅食代替其中一餐奶。锻炼宝宝的精细运动,让他们玩游戏,促进手指活动。
发育标准:能爬、会坐、有的还会站立,会表示喜好,可以用简单的嗯啊来表示自己的需求。可以记住某些熟悉的人和喜欢的物品。
训练要点:锻炼宝宝的精细动作,给他们各种玩具,让他们从不精准到精准。
抱着宝宝在户外,看看影子,找找影子,让他们在镜子中观察自己的举动和模样,锻炼他们简单的逻辑思维。
给宝宝一起洗澡,和他们嬉戏打闹,增添他们洗澡的兴趣,培养亲子时间。
芽芽妈温馨提示:这个阶段的宝宝正在经历长牙过程,为了缓解他们长牙的疼痛,可以给他们适当的磨牙棒和磨牙饼干。

8月龄~10月龄
可以扶着栏杆走,会展开双手让妈妈抱,会用手指抓东西;可以说简单的词语表达自己的想法;喜欢接近小朋友,开始学习走路。
发育标准:可以用拇指和食指捏起食物,能听懂自己的名字,认识自己的五官;能够站立片刻,喜欢被大人表扬,并且爬行敏捷。
训练要点:宝宝此时的视力和听力已经逐渐完善,可以对音乐反应敏感,并且试图扭动小身子随着节拍摆动,妈妈们可以适当给宝宝准备节奏欢快的音乐,为他们准备一些玩具类的乐器,让他们自己玩耍。
和宝宝一起读绘本,给他们一些简单而色彩辨识度高的布书或者绘本,帮助他们认知书中的植物、动物。培养他们建立概念和实物的联系。
鼓励宝宝多表达,多说话,只要宝宝有用语言表达的需求,就要和他们进行沟通,培养他们说话的兴趣。

11~12月龄
这个时候的宝宝可以理解词句的意思,辨认身体的部位,不愿意妈妈抱别人的孩子;好奇心增强,生理、智力发育较快。可以按照妈妈的指令拿来物品。
发育标准:可以独立走路,摔倒的时候可以自己爬起,有初步的自主意识,可以说简单的词语。
训练要点:这个时候宝宝处于求知欲、认知期的高峰时期,他们对于很多事情都要产生疑问,可以用标准的说法多和宝宝交流,多提出问题,刺激他们的语言功能和大脑发育。同时,不要限制宝宝的言行举止,为宝宝创造安全的环境,让他们自由玩耍,满足自己的好奇心。
多和宝宝一起玩耍,和他们一起读绘本,玩小皮球,搭积木,既可以锻炼他们手指的灵活性,还可以促进他们身体各部分机能的发育,还可以通过亲子时间,让宝宝时刻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爱护。

24月龄
这个时候的宝宝,可以采用早教机、广播来获取一些语言,加大他们的信息量,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
发育指标:可以平稳的走路,简单的双脚跳跃,可以看简单的动画片,喜欢涂鸦,能感受空间的大小。
训练要点:和宝宝一起做手指操,增加他的手指灵活性,促进大脑的发育。也可以多玩积木,锻炼他们的每个小指头。
可以让宝宝玩沙子、捏橡皮泥,也可以给孩子准备画笔,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涂鸦。平常也要多带宝宝进行户外活动,锻炼他们的眼、脑、手、脚的协调能力。
培养宝宝良好的生活习惯,不要追着孩子喂饭,需要帮助他们养成饭前洗手,便后洗手的习惯。教他们穿衣穿鞋,去卫生间排便,按时睡觉,帮助他养成睡前刷牙洗漱的好习惯。

30月龄
宝宝的生理、心理发育逐渐完善,可以同时开发他们的智力、运动能力、身体协调性、求知欲、创造力、模仿力,爸爸妈妈们需要提前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
发育标准:自己上下楼梯,可以自己吃饭,控制排便,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开始学会与小伙伴、其他长辈正确交往。
训练要点:对于宝宝的问题,要认真回应,耐心解答,千万不可以敷衍应付。
养成好习惯,教会他们洗袜子、叠被子等简单家务,并且要给予夸奖,哪怕做不好也不能斥责,要耐心进行指导。
多带宝宝进行游戏时间,让他们去识别物体的大小、形状、颜色。多让他们做运动,可以是户外,也可以让门在家里进行运动,比如前后滚翻,摸爬滚打都可以,只要保证安全即可;陪他们一起做简单的手工,比如给绳子打结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