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有了这种能力,人生才可能了不起

点击添加图片描述(最多60个字)
图片来源:网络
在孩子成长的阶段,身为父母,能给孩子最好的东西是什么?
父母都有身为父母的本能,“我要给我孩子最好的,保他一世平安无忧”是很多父母的愿望,这是感性的愿望,是一种不需要思考的爱的表达。
父母能给孩子最好的东西,其实并不是“给他一片真空,保他一世无忧”,理性思考的话,我们会承认,人生是无常的,一个人从出生到长大,到取得自己的成功、扮演各种各样的人生角色,可能遇到的挑战和挫折不计其数。
与其拼尽全力让孩子有一段“确保赢”的成长,不如培养孩子一种“输得起”的品质。
输得起、能够承担挫败和否定的人,才有本事去争取成功;只想赢,害怕输的人,因为内心的畏惧,会丧失很多的人生可能。
输得起的内心,是拥有一个精彩人生的前提。

点击添加图片描述(最多60个字)
01
抗挫能力比学习能力更重要。

点击添加图片描述(最多60个字)
图片来源:网络
前段时间,我陪朋友带着她5岁的儿子去参加幼儿钢琴比赛。
结果小家伙没有进入前三,在公布完比赛结果的那一刹那,他的哭声就传开了。
旁边的家长都来安慰,朋友也劝儿子:没有关系,输就输了,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但儿子却闹个不停:我不要输,我要赢!
朋友很无奈。
儿子太在乎输赢了,无论是玩游戏还是比赛,都要争个高低,就连吃饭也要比别人吃得快,如果有人比他快,就会不乐意。
这是为什么呢?
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人性最深层的需要,就是渴望别人的欣赏和赞美。
其实,在孩子刚出生时并没有输赢的概念,但潜意识里仍有获得他人肯定与赞美的需求。
到了3岁左右,孩子会渐渐变得特别好胜,喜欢在比赛活动和竞技行为中胜出,一旦发现自己不占优势,就容易产生失望、生气、发脾气等负面情绪。
现在,越来越多的家长都重视孩子智商、情商的培养,但对挫折商的培养却相对欠缺。
心理学家认为,一个人要赢得真正的成功,必须具备“高智商、高情商和高挫折商”三个因素。
对于父母来说,做很多努力,付出很多金钱,想让孩子少点挫折,多出点成绩,不如培养孩子应对挫折的能力更重要。
而“挫折商”的培养,无法假手于人,父母行为的潜移默化,以及对待孩子失败和挫折时的态度,都在无形中影响着孩子的挫折商。

点击添加图片描述(最多60个字)
02
过度保护,会降低孩子的抗挫能力。

点击添加图片描述(最多60个字)
图片来源:网络
女明星马雅舒和吴奇隆离婚后,马雅舒于2015年与外籍丈夫生下了女儿米雅。
女儿一出生,就彻底改变了马雅舒的生活。
为了避免孩子磕碰,马雅舒在女儿刚学爬和走路的时候便把客厅所有的家具都搬走;
吃饭的时候一家人坐在地毯上像野炊一样;
害怕女儿受伤和生病,她不许女儿玩沙子,不许孩子触摸鱼鳞,甚至连大门口都不允许去。女儿生活在她严密的保护中。

点击添加图片描述(最多60个字)
图片来源:网络
日常生活中,女儿犯了错,只要一哭,就舍不得教训,女儿遇到不想做的事,只要撒个娇,她便什么都会替女儿做。
三岁多的米雅在妈妈的如此娇惯下,不会自己吃饭,不会穿脱裤子,无法自己上厕所,上学不到两个星期就被幼儿园劝退了。
而马雅舒自己也因为与丈夫的育儿分歧越来越大,常常发生激烈争吵,家庭氛围一度降到冰点。

点击添加图片描述(最多60个字)
图片来源:网络
如果是这样的养育,就好像是培育了一颗看起来很青葱,但是极其娇弱的小苗,只在一个特定且封闭的环境下,挡住挑战、拒绝一切不好的结果,把他养得像模像样,却忽视了这小苗离开了这个环境,在大自然风和雨的洗礼下将如何生存。
孩子的成长是综合性的、多方面的,不仅有让孩子吃好穿暖,还要提高孩子生活自理的能力、与人交往的能力、思考问题的能力和面对困境的能力。
生活不是一帆风顺的,学习更是一项艰苦的脑力劳动,如果没有养成勤奋、坚韧、独立、理性等性格,很难在艰苦的学习活动中付诸行动,又怎么会有好的成绩!

点击添加图片描述(最多60个字)
03
3~4岁是培养抗挫能力的重要时期。
有研究表明,幼儿抗挫折能力的发展并不是匀速的,呈现出先快后慢的特点。
儿童在3~4岁期间,其抗挫折能力发展速度最快,这一时期可能是培养儿童抗挫折能力的重要时期。

点击添加图片描述(最多60个字)
图片来源:网络
那么,该如何培养孩子的抗挫能力?
站在一边
在他们做事的时候,如果我们老是守在旁边,或者事前、事中、事后通过电话进行检查,那就会动摇他们的信心,因为我们有意无意中传递了这样的信息:“我认为你没我不行。”
建议让孩子自己去经历,以此培养抗挫力。孩子只有通过实际经历才能形成能力,并学会相信自己的判断,做出负责任的选择,面对困难的局面。
输的结果不可怕
让孩子只赢不输,往往会让孩子活在虚假里,一旦融入社会集体中,会很难面对现实里的输赢。
不如让他们从小就懂得输赢规则,输与赢不过是结果,重要的是努力的过程。
接纳失败带来的沮丧情绪
失败的感受谁都不喜欢的,孩子更加如此。父母如果能陪伴孩子,度过失败带来的沮丧时刻,让孩子看到自己的优秀和不足,那么孩子也能较快地从负面情绪中走出来。

点击添加图片描述(最多60个字)
图片来源:网络
渐渐地,孩子也会在这个过程中学会自我开解、自我疏导,和失败平静相处。
人生的考验不只停留在求学阶段,人生这场考试,考的是一个人的智商、情商、考的是一个人面对挫折的勇气,考的是一个人内心强大的程度,而不仅仅是成绩。
父母和孩子一起,一起面对失败的时候,其实也是对父母“挫折商”的考验,更是对孩子“输得起”品质的最佳培养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