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买名牌鞋,我就不上学了”,面对孩子攀比,家长该怎么做
本文由妈咪是大王原创,欢迎读者朋友们转发分享
平时很多人都喜欢攀比,特别是一些孩子,人格发育不是很完善。如果长此以往有这种心理,很可能会让生活失衡。
适当的攀比对没什么坏处,还会激发人的斗志,但如果非常强烈或长时间处于在这种情绪中,对孩子的身心会有很大的影响。

“不买名牌鞋,我就不上学了”, 一天,马小军这样对妈妈说。他有这个想法已经很久了,今天终于发泄出来了,心里舒畅了很多。
马小军,是个12岁的男孩。妈妈是个普通人,工资挣得不多,但总是想给他最好的教育,好不容易托关系,花光了积蓄让他去上了一所贵族学校,里面的孩子非富即贵。
想给孩子建立一些好的人脉,为他以后的生活、就业打下基础。但她没想到有一天孩子居然跟说不想去上学了,她被气疯了。
之前孩子要求她给自己买一双名牌鞋,但她给小军交了学费后,就所剩无几,平时还要定期给他生活费,已经没有多余的钱他买一双名牌鞋了。

而且小军本来穿的那些鞋就已经是很好的了,比她的都贵。但孩子并不满足,还要变本加厉要求,想买一些更贵的耐克鞋。刚开始的时候她没有答应,觉得孩子耍耍脾气就过去了,没有满足他。
几天后孩子居然不想去上学了,这时她才意识到问题的重要性。但无论怎么问,儿子就是不回答,也不说不想去的原因。
她以为小军在学校被人欺负,就想打电话咨询一下老师,儿子看到这种情况,马上抢过了电话。告诉她自己的鞋子是全班最差的。

其他人都是名牌,觉得没面子,怕被其他同学嘲笑,所以不想再穿那么土的鞋子去上学了。
妈妈非常吃惊,她没想到孩子的攀比心理已经这么严重了。他年龄还这么小,如果满足他,下次还会不会变本加厉,要求更多呢?妈妈思绪万千,一直想不通到底要不要给他买。
面对孩子攀比,家长应该怎么做?
1.不要粗暴地制止
如果孩子有这种行为,不要一味去拒绝、阻止他,或大声指责他,会加大沟通的难度,走入一个死胡同。
当孩子下次再遇到这种情况、烦恼的时候,就不会打开心扉,向家长倾诉了,很多问题都会很难解决。最好站在朋友的角度平等、温柔和孩子对话,会让沟通更顺畅。

2.弄清原因
遇到这种情况,不要一味去骂孩子,要弄清楚背后的原因,有针对性去处理。如果是一些比较小的要求,可以适当满足他。
如果孩子要求非常大,很无理,没有能力满足他,可以通过一些科学的方法去引导、纠正他。但态度不要太激烈,也不要太着急。

3.平常心看待
如果孩子经常无理取闹,喜欢攀比,不要觉得是一件很大的事情,那么容易生气,要用平常心去对待。
有时攀比是一种很正常的现象,相对于大人,小孩的心智还不成熟,人格发展也不是很完善,认知水平比较低。经常会通过外界,一些伙伴或朋友的评价去认识自己,肯定自己的价值。
我们要适当理解他,接纳他,用科学的方法去引导。

4.转移注意力
平时可以引导孩子去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比如照顾小动物等,转移他的注意力。
这样,他就不会那么喜欢物质上的攀比。如果孩子在学习上有了进步,非常出色,得到老师和其它的人夸奖,他慢慢就会变得自信,有成就感。
他会更快乐,也不再需要靠外界一些物质上的攀比去肯定自己的价值。所以平时在他学习的时候,当他取得一点小进步,都要夸奖,建立他的自信心。
这样他学习会更有动力,也不会把多余的精力花费在一些乱七八糟的事情上。

5.促使孩子通过努力进步
要身体力行,给他做一个榜样。或说清楚攀比的危害,幸福和快乐并不是比谁更富有,还是要比谁更努力吧。
让他把攀比的方向引到学业上。但一味的说教是非常无力的,要潜移默化影响他。只要努力,以后一切都会有的。
可能他刚开始的时候不明白,也没听懂,但用正确的方法去说,久了,他还是会想通的。
没有人是完美的,大人如此,小孩亦然。平时很多成年人都有一些攀比心理,而孩子有这种情况,再正常不过了。
家长要用正确的态度去对待它,淡化孩子在物质上的欲望。跟别人比较永远会有挫败感,更重要的是让孩子找到生活的乐趣和自我价值,才能改善这种情况。
我是作者妈咪是大王,也是一位3岁宝宝的妈妈,我将持续和大家分享更多优质的育儿母婴知识和经验,如果各位读者朋友们喜欢我发布的内容,欢迎点赞、评论、转发和分享,希望我们在育儿的道路上,能够共同成长,携手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