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被妈妈批评,躲在角落面壁思过,走近一看宝妈哭笑不得

文 / 秀宝妈咪
2019-12-15 16:31

本文由秀宝妈咪原创,欢迎读者们转发分享

有时候孩子做错事情,家长们都是如何惩罚自己的孩子的?有没有发生什么趣事呢?

宝宝有时候总是不乖,不听话的样子总会被我们所惩罚。但是我们在小的时候也被自己的爸爸妈妈这样子罚过。

因此,我们教宝宝会更有自己的一套办法。但是如果遇上调皮的,家长们也束手无策,下面来看看这位家长。

前段时间,无意中知道了这么一个事件,晓丽是一个刚刚毕业就结婚生子的年轻妈妈,她有一个3岁的儿子。

小男孩通常比较调皮,自己在教育孩子方面没有经验,所以令她比较头疼,她每次在家里都不知道怎样去教育自己的孩子

有一次晓丽在厨房做饭,突然听见“哐”的一声,好像是什么东西摔掉了,晓丽赶紧跑过去,只见3岁的儿子拿着他爸爸最喜欢的花瓶用力的往地上砸去。

晓丽赶紧上前去阻止儿子,儿子这才停了下来,晓丽教育批评他 “你这样的话不仅是破坏东西,而且打碎了玻璃会伤到其他人”。

晓丽说了很多,孩子可能也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就默默的躲到了阳台的一个角落“面壁思过了”。晓丽还以为儿子真的知道错了,自己就去厨房准备午餐了。

过了一会儿,晓丽也做完饭了,准备叫儿子过来一起吃饭,但是他还是站在那一动也不动,晓丽心疼了,打算把他抱过来。

结果走近一看才发现,他只是在看楼下的小朋友踢足球。看的出了神。所以才一直不动,晓丽顿时也是哭笑不得了。

她原本以为自己的孩子已经反省错误了,知错就改了,谁知原来自己的孩子正被别的东西所吸引住了,根本就没有认真地反省,这可真是白心疼了。

孩子犯错误,家长们或多或少需要让他们长长记性,进行一些小小的惩罚。

那么应该如何合理惩罚孩子呢?

1、让孩子明白为何而罚

家长每次惩罚孩子,是根据错误的性质或所犯事情的大小而选择惩罚方法,目的是让孩子不再犯错误。

其实这样盲目的惩罚不能解决根本,其有效的时间较短,不能持久。反而还会起到反作用,很多时候,受罚的孩子改正了错误却没有明白事理,所以今后还有再犯的可能。

因此,让孩子明白自己受罚的原因才是根除错误的关键。在惩罚孩子前,要跟孩子讲清楚为什么惩罚他。

惩罚后,最好强化一次,确认一下孩子是否记住了自己错在哪里,那孩子下次也就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了。

2、要有规可依

家长最好事先给孩子制定规矩,这是为了让惩罚“有规可依”,跟孩子协商制定一个奖惩规则,让孩子知道犯错后将受到什么惩罚。

这样,孩子平日就会有所注意,从而减少犯错误的概率。当孩子犯错后,爸爸妈妈一定要控制好自己,不要因一时冲动而随意惩罚孩子。

如果孩子再次犯了相同的错误,也应该按规则进行相应的惩罚,让孩子记得以后不能够再犯了,这样爸爸妈妈才能在孩子心中树立威信,孩子才会惧怕爸爸妈妈的威严。

3、适当剥夺福利

在孩子犯错时,如果还是用多次方式劝阻孩子没有起色,孩子依然还是犯错误,不改正的话,那么这个时候家长就可以告诉孩子这个周规定他可以看的几个小时的动画片取消了。

或者说本来周末要带她去哪儿玩的活动也取消了,这全是因为你的不听话也不去了。要让他知道他的犯错是需要后果承担的。

4.指明出路

最后,家长在批评孩子错误的同时,还要给孩子指明“出路”。因为孩子小经验少,当孩子做错事情时,家长要告诉孩子修正错误的具体方法。

给孩子指明出路,让孩子改错有明确的目标,家长要跟孩子讲清楚他应该怎么做、达到什么要求或标准,否则有什么样的后果。

孩子经历对自己不当行为的反思之后,意识到自己做了后悔的事情,他就会想办法把过失弥补回来。

总之,惩罚作为一种教育手段,而不是目的,在孩子长长的成长道路上,却又实实在在难以避免。

作为一个家长,我们适当惩罚孩子,这是爱的表现,我们在惩罚孩子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以上几点,这样才可以帮助孩子学会正确处事,帮助孩子养成孩子良好习惯。

我是作者秀宝妈咪,也是一位宝妈,我将会持续和大家分享更多优质的育儿母婴知识和经验,如果各位读者喜欢我的内容,欢迎点赞、评论、转发和分享。愿我的内容能够提升您的阅读体验,丰富您的育儿知识,愿每位宝宝能够健康成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