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在用恐吓的方法教育孩子?你吓得住孩子一时,却吓不了孩子一世

文 / 妈妈力育儿
2019-12-16 17:00

“本文由妈妈力育儿原创,欢迎大家评论、分享”

小孩子总有调皮捣蛋的时候,父母为了让孩子听话也是费尽了心思。

有很多父母急于让孩子听话,会经常威胁孩子、吓唬孩子,被很多家长视作一个高效方法。

这可能一时间会起作用,但其实这并不是一个长久之计。

我们小时候也有过这样的经历。

自己不好好吃饭睡觉的时候父母是不是也常对我们说:“叫大灰狼把你抓走。”也许起初我们也曾被这样的谎言吓到过,但是当我们稍微懂事了一点之后,很快就明白这并不可能,反而会对这样的威胁感到鄙视。

现在的小孩也是一样。我朋友小柳有时候会带孩子逛街,孩子在街上容易被零食和玩具吸引,经常跟小柳要这要那。

有一次小柳实在烦了,吓唬孩子要把他卖了才能买零食,孩子吓得不敢再提要求了。

小柳满心以为自己的方法奏效了,后来孩子再要买其他东西的时候小柳也故技重施,也确实奏效了几次,可再后来就不管用了。有一次在街上孩子喊:“我才不信你要把我卖了呢,你刚刚买衣服明明都有钱!”小柳一时间极为尴尬。

很多家长以为自己的威胁一直都能吓唬住孩子,其实不然。孩子的小脑瓜一旦转动起来,可是随时会给形势带来反转。

那么为什么很多家长明明知道自己吓唬孩子的话是假的,还要乐此不疲的反复使用这一招呢?

家长吓唬孩子的出发点是什么?

1)想改正孩子的坏习惯

当孩子犯了一些错误,或是养成了一些坏习惯时,家长总是急于让孩子改正。

但想要给孩子扳正坏毛病,其实不只有这一种方法。

有的家长觉得,让孩子把错误习惯联想到可怕的事情上,是让孩子最快远离坏习惯的方法。

2)急于让孩子离开

有时候家长急于让孩子离开某种场合,也会对孩子使用吓唬、威胁的手段。

小丽就做过这样一件事:送孩子上学的路上有一家酒吧,有一次孩子看到酒吧门口的装修很好看,就说自己能不能进去玩。

小丽一时间不知道如何向孩子解释未成年人不能进酒吧这件事,情急之下竟然吓唬孩子说:那家店好看的外表是骗人的,店内其实很恐怖,是妖魔鬼怪聚会的地方。

孩子果然受到了惊吓,后来上学路上都绕着那家店走了。

3)只是为了图省事

以上这些情况,家长恐吓孩子的出发点都是善意的,但也有时候,家长吓唬孩子只是为了省事方便。有些家长一旦第一次吓唬孩子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就会觉得这是一种可以屡试不爽的好方法。

家长第一次恐吓孩子,往往确实能高效地制约住孩子的调皮捣蛋。

所以有的家长为了自己能在管孩子这件事上省点心力,会一而再再而三地恐吓孩子。

但这其实很容易给孩子带来伤害,也容易让自己陷入窘境。

恐吓会给孩子带来怎样的伤害

1)对心理的影响

家长的恐吓每一次成功时,可能都会为自己的“小聪明”沾沾自喜,可家长朋友们想过吗,咱们取得的成功可都是用孩子受到的惊吓换来的呀!

我们自以为管住了孩子,事实上我们只是吓唬住了孩子,只是用伤害控制住了孩子。

孩子承受的惊吓不是能轻易消化掉的,即使是在家长的一次次恐吓中,孩子逐渐发现家长的话并非真实,也会不断被恐吓的话语所困扰,持续对这件事保持恐惧,这无疑会对孩子的心理造成伤害。

2.对性格的影响

家长的恐吓会对孩子心理造成很大影响,会加重孩子对生活环境的恐惧,会加深孩子对人际关系的猜疑。

而这些心理成分也必将反应在孩子的性格上,内心充满了恐惧与猜疑的孩子,性格往往会变得阴郁胆小,对孩子今后的社会认知和人际交往都有很大影响。

更可怕的是,当孩子意识到父母只是在吓唬他之后,就会滋生出对家长的不信任。有的孩子能像小柳孩子一样当众反驳父母,但有的孩子是不敢反驳的,就只会暗自委屈。

甚至有的孩子反驳了父母后,父母会由于下不来台反而去责骂孩子,会说:“我还不是为你好!”这会给孩子的行为带来进一步影响。

3)对行为的影响

一旦孩子意识到自己遭受了不公平的对待,他们就难免会有一种被背叛的失落感,这会直接促使孩子在今后交友时也无法信任他人,甚至会经常做出欺骗他人的事情。

不仅仅是朋友,就连对待父母也无法拿出真心,毕竟他们从小就是被父母骗大的啊~

想要引导孩子可以这样说

1)和孩子讲道理

给孩子改正坏毛病最正常的方式是给孩子讲明白道理,告诉孩子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有些家长会认为孩子年纪那么小,能听懂什么道理呢?其实这是一个错误的想法。

孩子的逻辑思维是需要从小培养的,从小就不给孩子讲道理,孩子怎么能去学会听懂道理、遵守道理呢?要相信孩子的理解能力,从小培养孩子判断对错的能力,这样孩子才能真正变得懂事。

2)建立奖励机制

如果孩子不听话,家长可以通过控制孩子喜欢的东西,让孩子去进行选择。

比如,家长可以告诉孩子:“再不快来吃饭晚上就不可以听睡前故事了。”或者“这个玩具家里有了,如果你现在不任性,妈妈可以过一阵买另一个不一样的玩具给你。”这样的方法往往会很奏效。

这两种方法都比威胁、恐吓、欺骗孩子要好,其实还有很多其他优秀的教育方法,家长朋友们可以慢慢自行总结。

看到这里,相信大家都不愿再去恐吓孩子了吧?但有时候,家长朋友们甚至没意识到自己在恐吓孩子,觉得自己只是在逗孩子玩,但却会对孩子造成不可估量的影响。关注教育方法,才能更好地关爱孩子成长。

我是妈妈力育儿,如果您在带娃中遇到有趣的、难忘的、感动的事情都可以分享给我。

我会用最真实的经历给大家带来帮助~育儿任务重,我们一同努力。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