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最棒的”不是蜜糖而是砒霜,家长要学会用鼓励代替赞美
文章纯属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常常使用赞美之词,例如:"孩子你是最优秀的!""你是妈妈一生的骄傲!""我真替你感到自豪啊!"等等。
在这样充满赞美的环境下成长,孩子可能会变成什么样呢?
他会完成任务、获得成就时总要寻求外部认可和赞赏,不然就会失去动力,不想再做下去。还可能会变得过分自信,甚至骄傲自满、目中无人,高估自己的实力。或者,他会因为害怕失败而不敢尝试新事物,常常为自己的退步、懒惰找借口……
家长要学会用激励的鼓励来代替空洞的赞美,才能激发孩子的内驱力。

"你是最棒的"不是蜜糖而是砒霜- 赞美的作用只在一时
鼓励的作用是长期的,而赞美的作用只是一时,别把两者弄混。——凯丽·巴雷特
鼓励能使孩子关注自身的行为,从而继续保持积极的心态和上进的行为,形成习惯之后会内化为孩子内在的品格,成为一个优秀的人。然而,赞美的作用是很短暂的,很多时候只是空洞的吹捧,听到了也没能给孩子留下深刻的记忆,更难以对未来有实质性的帮助。
- 赞美会给孩子带来负面影响
孩子成绩不错,父母就会带他逛商场,给他买自己想要的东西;孩子能画出一幅漂亮的画,父母就迫不及待地向邻居炫耀,称"这是我见过最优美的画作";无论是饭前洗了洗手,还是饭后帮父母洗了一次碗,父母都会热情地赞美他:"做得好!""你真棒!""你真是个聪明的孩子!"。
在孩子取得成绩时,父母给予赞美无可厚非,但是在很多时候,我们会对孩子的要求过于宽松。哪怕是孩子比上一次考试多得了5分,家长也要给予溢美之词,也不管这次进步的原因是不是真正在于孩子的努力,有可能是因为孩子试卷难度降低了、老师改分松了等等。
我们希望培养孩子的自信心,但是过度的赞美会使孩子不能真切地看待生活,只会助长孩子骄傲自满的虚荣心。这就是阻碍了孩子成长和成功。
此外,赞美往往是家长在用自己的想法其替代孩子的想法,让孩子去遵循我们的标准和规则,会使得他难以自我判断,过分依赖他人,不能做出独立的决定。
常常赞美孩子,告诉孩子"你是最棒的"不是一个好的教育方法,而错误的、过度的赞美往往是砒霜,结果只能是适得其反。

实践篇:用鼓励代替赞美- 尝试将赞美的话改成鼓励的话

- 告诉孩子应该独立,没有赞美和鼓励也要培养良好行为
赞美不是万能的,而且家长也不能时时刻刻陪伴在孩子身边给予赞美和鼓励,所以,家长要教育孩子学会独立,没有他人赞美和鼓励的时候也要坚守初心、永不言弃,培养良好的行为。
要避免孩子对他人的鼓励过于依赖,就要灵活运用鼓励的方式。家长不仅要再孩子成功的时候鼓励鼓励,也要再失败的时候给予鼓励。
家长要鼓励积极的行为而非孩子本身,要将重点放在你希望他继续保持的良好行为上,孩子才能分清轻重。
- 指出积极行为的意义,促使孩子保持下去
直接鼓励孩子,难以让他明白积极行为的意义。要使孩子无论是一路顺风还是遇到挫折的时候都能保持积极良好的灵位,就要向他指出积极行为的意义。
不要说:"你是个好孩子",要尝试说:"不用我们提醒,你每天都能叠被子,这就是自律的好行为啊!"家长利用这些机会来帮助孩子为以后更大的挑战做好准备,帮助孩子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孩子成长。

鼓励孩子的技巧指南:家长可以这样做:
1)关注点放在孩子的美好品质上
将关注点放在孩子的努力、勤奋、坚持、勇敢等美好品质上。
比如孩子在体育比赛中获得了胜利,与其赞美孩子说:"你是最棒的!",不如多多鼓励孩子:"妈妈知道你坚持训练了好多天,你运球的技术明显进步了,赢得比赛是你努力的结果。"
2)强调孩子自身情感,调动孩子的积极性
少强调家长自己,多强调孩子自身的情感,能更容易调动孩子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当家长要鼓励孩子的时候,少用"我真替你感到高兴""爸爸感到很骄傲"等自我表达的话语,应该用"你肯定很自豪吧""你那时候肯定觉得很幸福"等让孩子为自己高兴骄傲的语句。
3)避免关注结果,重视过程
在组织鼓励话语时,要注意避免只关注结果、忽视过程。要知道,在学习和成长的过程中结果不是最重要的,也要珍视过程带给孩子的收获。具体做法是把结果与孩子促成这种结果的行为联系起来,让孩子知道良好的做事方式会成就一个优秀的结果。
比如当孩子只在钢琴比赛中获得了第二名,家长可以鼓励他说:"你的加倍联系为你赢得了这次宝贵的比赛机会,而且你也取得了高名次。"

4)尝试以问问题的方式代替直接表扬
直接表扬只关注了事情的结果,没有给孩子机会描述过程和解释成功的经验。据此,家长可以问孩子:"你的作业常常得高分,你是如何做到的?"孩子会很乐意地告诉你原因,家长也能进一步了解孩子的心理。
此外,向孩子问问题也是为了让孩子表达自己的感受,这比让他倾听你的意见和说教更有助于调动孩子的积极性。例如,家长可以这样问孩子的感受:"你对自己测验获得全班第一名有什么感受?"这样,孩子不仅能体会到家长对自己的关心,而且能够认真思考自己的成绩和学会勤奋谦虚。
疑虑解答:
Q:我总是不知道对孩子说什么,该怎么办?
A: 对孩子的鼓励一开始会显得有些别扭,始终找不到合适的词汇来表达对孩子的鼓励之意。其实,要做到"完美鼓励"是不可能的,只有通过大量的练习和实践,你的技巧才会更加纯熟,对孩子的鼓励会变得更加自然。
初学鼓励的家长可以从鼓励孩子的某一行为开始,或者及时地说一个"谢谢你""你真的很努力"也能激励孩子独立承担责任、为实现目标而奋斗。即使用鼓励代替半数的表扬,孩子也会因此受益匪浅。

Q:如果我事事都鼓励孩子,会不会让孩子认为自己不努力奋斗也没关系?
A: 如果家长只在孩子表现良好、获得成绩的时候才鼓励他、认可他,孩子难免会背负很大的压力,容易感到气馁。家长不是裁判,不能只在孩子完全达到期望的时候,才对孩子给予鼓励,否则孩子会觉得永远都得不到认同。
教育专家薇薇安·包霍特曾说:"这就好比是对品种优良的蔷薇说:'你能开出美丽的花朵,我才会给你施肥。'"。
其实,哪怕孩子取得再微笑的进步都值得鼓励,坚持鼓励孩子能使孩子更加努力上进、更积极地发挥自己的潜能。

我是尼莫妈妈育儿师,也是4岁宝宝的妈妈,在养育和教育孩子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可以来问我,希望我的一点建议能有助你解决带娃过程中的困惑与烦恼,让我们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长!
更多育儿母婴知识请关注我们,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