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你在家要听话啊!”父母的这种教育方式正在毁了孩子
“在家要听爷爷奶奶的话”,“在学校要乖啊!要听老师的话”,这些耳熟能详的叮嘱,父母总是和孩子再三强调,都知道是为了孩子好,但从小给孩子灌输这样的思想,真的好吗?等到孩子真的变成一个任人摆布,特别听话的孩子,你会开心吗?其实,听话的孩子不一定都是好孩子,适当尊重孩子的想法,才是对孩子最好的。

小何家的孩子很老实,爸爸妈妈说的话,他听,老师说的话,他也听,就连比自己小五岁的妹妹说的话,他都听,一天,妹妹让他去把妈妈的手机藏起来,他就藏起来了,之后被妈妈训斥才知道自己错了。太过“听话”的孩子处理事情只会越来越没主见,所以家长们要注意,让孩子听话也要把握个度。

孩子听话的原因有很多,但大多数都来自于父母一直在给孩子灌输“要听话”的思想:你一定要听话啊!爷爷奶奶带你那么辛苦,爸爸妈妈工作那么辛苦,只有听话的孩子才是好孩子,不听话的孩子会没有糖吃的。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如果家长一直灌输给孩子这样的思想,会让孩子的世界观发生很大的改变。
那么,太过于“听话”的孩子有哪些缺点呢?
1、压制孩子的天性

现在的孩子,已经不再是给他吃饱穿暖就可以了,学习成绩也不是让他自打自爬就能好的,是需要父母花心思去教育的。孩子的天性就是爱玩,要孩子听话,顺从父母长辈,抛弃爱玩的天性,从而会压抑他们自己内心的想法,这样的孩子,特别容易失去自我。例如:孩子想出去玩,而妹妹却想呆在家里,孩子就只能顺从妹妹呆在家里,也不敢发表自己的想法,长此以往,长大后也不能成为勇于挑战自己,敢于打破常规的人,如果有一天被别人欺负了,那他还会反抗吗?小时候特别听话的孩子,长大后往往会比较懦弱和没有出息。
2、孩子过于普通

大多数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与众不同,且在学习和生活中都能够比较出色,但是“太听话”的孩子肯定是很难做到,因为他们太过于普通,守规矩是他们该有的样子。这个社会瞬息万变,敢于创新的人往往会走在最前面,而那些过于普通的人,注定是要在后面。孩子太“听话”,表面上看孩子是样样不用父母操心,也非常懂事乖巧,可如果一个孩子只是处处顺从,如同木偶一般,那么家长可要警惕了。
3、“太听话”的孩子没有主见

每个人的思想观念都会不一样,太听话的孩子,经常会顾虑别人的想法而放弃自己的真实想法,处处为别人着想,处处让着别人,自己完全不用思考,长此以往,孩子这种舍己为人的观念会让思维固定化,从而缺乏主见。没有主见的孩子就像是虚无飘渺的尘埃,很容易迷失方向,所以父母在教育孩子时,要给孩子一个表达想法的机会,不要剥夺了孩子的话语权。
太过于“听话”的孩子未必就是好孩子,而作为父母,我们应该怎样做呢?
1、接受孩子的错误

对于孩子犯错,如果家长总是一种不耐烦的态度,那么孩子今后就会害怕犯错,做什么事情都会前怕狼后怕虎,畏畏缩缩。例如:孩子不小心将父母的手机掉进了水里,消极心态的家长就会数落孩子,你是怎么拿的?都这么大的人了连这么简单的事情都做不好,你还能做什么?而积极心态的家长会说,赶紧捡起来,看看进水了没?以后拿手机一定要小心点。我们要允许孩子犯错,犯错的时候也要帮孩子分析原因,下次孩子就不会犯同样的错误了,而如果只是一昧的责怪,那孩子下次还是会重蹈覆辙。
2、勇敢的说出“不”

让孩子表达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勇敢的说出“不”,才是父母对孩子该有的尊重。不想写作业,那就出去活动一下吧;不想学跳舞,那就换一样吧,孩子若是能够在家长面前勇敢说出“不”,才有可能在别人面前勇敢地说出“不”,才能保护自己不受欺负,捍卫自己的尊严。现代社会,竞争越来越大,对孩子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给孩子说“不”的权利,就是给孩子生活的勇气,孩子有了勇气,在遇到困难时,才不会害怕,才不会退缩,才会懂得捍卫属于自己的东西。
3、鼓励孩子

作为父母,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有能力,超越父辈,那么,我们就要充分尊重孩子,让孩子有“说话”的权利,而不是一味的只让孩子“听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