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玩高兴了,3年后宝爸傻眼:厌学成“学渣”的孩子谁能接受

文 / 宝妈日常二三事
2019-12-24 00:49

俗话说:知识改变命运,可学习知识就像盖高楼,什么时候给孩子打地基才最恰当呢?

专家们标榜,还给孩子快乐的童年,上幼儿园的孩子们应该以玩为主,过早的读书写字,只会让他们反感抵触,还会让孩子们的手指变形。

但当下社会竞争压力不止体现在成年人身上,还体现在孩子身上,证明孩子能力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学习成绩,学习的好坏虽然不能保证孩子将来一定优秀,但学习不好的孩子,将来一定不会靠知识来改变命运。

案例

邻居王先生从小受母亲眼里管教,童年过得并不快乐,如今自己当了爸爸,不想让孩子有这种遗憾。孩子上幼儿园后,王先生决定还给孩子快乐的童年,学习则随缘。每当妻子为孩子的学习而焦虑时,王先生总会拿双生子爬梯实验结论去安慰,认为幼儿园学的知识太简单,孩子上小学在学也不迟。

幼儿园三年转眼过去了,孩子上一年级后,每次都是倒数第一的考试成绩让王先生心里拔凉拔凉的,孩子甚至有了不想上学的念头。为此王先生还愤愤不平地找老师评理,认为老师区别对待孩子们。

当老师反馈孩子的状况后,王先生才知道自己让孩子学习随缘的想法有多么离谱。老师表示,现在的孩子可不比以前,现在小学课本知识都比较深奥,如果孩子在幼儿园没打好基础,上小学后就会跟不上,可老师并不能因为个别孩子影响学习进度。如果幼儿园打好基础,孩子们才能适应学习的节奏。

老师一番话,王先生傻眼了,毕竟责任不在老师,只怨当初自己的决定太无知,无奈之下,只能给孩子报补习班,希望孩子能跟上学习进度。

分析

孩子是父母的心头肉,父母都想孩子快乐的成长,希望孩子长大后,回忆起童年时,会自豪地说:“我是快乐的”。可每个人都有一段吃苦的经历,小时候贪图享乐不上进,长大后将有吃不进的苦。

并且孩子是希望更是未来,当下口号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种大环境下,还让孩子独善其身的去享受,那只能说父母的不作为会让孩子自食苦果。

现如今的孩子上小学时竞争激烈程度,大家很难想象。孩子们幼儿园毕业,想要拥有好的教育资源,上好的小学就要面试,面试时会问孩子一些简单的拼音、数学等问题。看似荒唐的筛选生源方式,却是实实在在存在的。

也许有人会反驳这种教育方式存在缺陷,会让孩子厌学,扼杀了他们天马行空的思维,但没有知识储备作为支持的想法,终究不能付诸以行动,最后只能称之为胡思乱想。所以父母们既然改变不了大环境,不妨去适应环境,想办法让孩子如何在大环境中出类拔萃。

幼儿园这些知识孩子可以提前学习

1:拼音

拼音是孩子识字的基础,父母可以刻意地去引导孩子去学习,孩子有所接触后,上一年级后接受知识的效率才会更高。

2:写字

书写能力是小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有些家长可能会觉得实在难为孩子,其实可能这只是父母的一厢情愿,站在大人的角度去看待孩子面临问题的结果。培养孩子书写能力不是让他们能写出多少字,而是培养他们写字时的好习惯,比如工整、整洁等方面。

3:读书

家长可以给孩子买些有拼音标注的儿童读物,让孩子早些接触书本,这对孩子阅读理解能力,奠定了基础。

教育孩子何其容易

当然,教育孩子何其容易,网络上家长辅导孩子写作业时,鸡飞狗跳的例子比比皆是。可即便是再难,家长们也只能挺着,毕竟希望孩子将来成才是每个父母的愿景,抚养孩子的义务不仅仅是吃饱穿暖,还有培养和教育。

与其说培养、教育孩子,倒不如是在培养他们好的学习习惯,在这个过程中,父母应该和孩子多交流沟通,给予支持和理解,并给他们营造好的家庭学习氛围,父母以身作则,孩子必定会有所影响。

总之,懒惰、爱享受是人的本性,培养、教育孩子又是个反人类劣根的过程,两者相撞之下,势必矛盾四起,家长只有和孩子多沟通交流,狠下心来和孩子一起砥砺前行,将来学习时,家长和孩子才能更轻松。那么大家是怎么培养孩子学习习惯的呢?欢迎留言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