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因儿子不爱吃米饭,妈妈要求幼儿园开小灶,最后导致孩子被孤立
“本文由亲爸爸育儿原创,欢迎个人转发收藏”
都说怀孕辛苦,实际上,怀孕只是一个开端,育儿路漫漫,困难还在后面。
孩子三岁之前会经历走路、说话等各种成长过程,渐渐孩子也长大了,开始调皮了。
家长以为送去幼儿园家里就清净了。实际上只是另外一种生活的开始。
整天担心孩子在幼儿园能不能吃好、有没有被同学打,总之老母亲的心没有一刻能够安静。
儿子不爱吃米饭,妈妈要求幼儿园单独开小灶,结果导致孩子被孤立
小米在一家幼儿园内当幼师,已经工作了三年,形形色色的家长都见过,让其记忆犹新的还是这一位家长。

不遵守学校规定,非要给让幼儿园自家孩子开小灶。最后只因执行较晚,当场撒泼。
近期小米的班级收了一名学生,今年三岁半叫小石头,孩子妈妈很疼爱小石头,把小石头送进幼儿园的第一天就拉着小米的手,千叮咛、万嘱咐,要把儿子照顾好。
并把儿子的日常的生活习惯各种事情都告诉了小米。由于时间有限,小米不得不阻断了这位妈妈的讲述,并告诉妈妈会好好照顾孩子。
后来妈妈又补充了一句:“一定得注意,小石头不爱吃米饭,需要单独给小石头准备一碗面条,要荤素搭配。”
这个要求可难住了小米,毕竟幼儿园的食材都是统一供应的,中午就是米饭,并没有单独做面条的案例。
因为当天园长并不在,所以这个情况不好反应,但是为了履行自己对小石头妈妈的承诺,当天小米就带小石头去外面吃了一顿面条,小石头吃了几口就不吃了。
到第二天的时候,小米就和园长反应了这个情况,没想到园长竟然同意了,并说昨天已经接到了小石头妈妈的电话。就单独为他做碗面条吧。

既然园长都这么说了,小米也不好有任何的意见。当天因为没有及时和做饭阿姨沟通好,所以就给小石头点了外卖。
晚上孩子妈妈来接小石头时,和孩子说了几句话后,就开始大骂:“你们幼儿园怎么说话不算数,不是说好给我儿子做面条的吗?”
因为正是放学的高峰期,很多家长都在,因为这场闹剧,小石头就被班级的同学孤立了。
毕竟没有哪个妈妈愿意孩子跟小石头在一起玩,万一碰到了必然是世纪大战。对此小米也觉得无奈。
家长把孩子送去幼儿园之前,这三点必须提前明确
家长把孩子送去幼儿园,就是为了孩子能够学会和他人相处,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虽然家长交钱了,但也不能肆意妄为,尤其是在做事情时,要考虑存在的负面影响。以下三点,家长把孩子送去幼儿园之前必须要明确。
1) 明确把孩子送去幼儿园的目的
每个家长都是爱孩子的,其对于孩子的爱是其他任何人都无法比拟的。

但是在把孩子送去幼儿园之前,家长必须要搞清楚一点,老师并不是为个别孩子而服务的,其不是保姆,更不是佣人,老师需要为所有的同学负责。
既然送到幼儿园,就应该遵守幼儿园的规定。幼儿园看似不起眼的一系列课程以及活动,其培养的是学生的团队意识、社交能力、表达能力。
是在日常带孩子的过程中,家长所不能普及的一些知识,也是为后期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 明确自己的孩子在幼儿园中不该特殊
每个孩子都是家长的宝贝,但是到了幼儿园,对于老师而言都是一样的,没有谁应该被过分关注的。
其次在幼儿园孩子和孩子之间发生矛盾是正常的,别因为发生了一点事情,就在幼儿园大呼小叫,感觉自己家的孩子像受了天大的委屈似的。要站在公平的角度合理的去解决。
3) 可以向幼儿园提出要求,但必须合理

像上面小石头的妈妈这种做法可以理解,毕竟谁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幼儿园能够吃好,喝好、玩好,可是也要注重所提的要求是否合乎常理。
如果小石头属于少数民族或者是或者是因为自身的体质问题不能吃米饭,那么提出特殊的要求也合理。
但是只是因为小石头不爱吃米饭,就要求学校单独给小石头开小灶,这种做法明显有欠妥当。
幼儿园是孩子独立成长的第一步,家长该放手时还应该放手。
在出现问题时,可以先安慰孩子,但也不能无理取闹,要站在公正的角度看待问题,合理的去解决,这对于孩子的成长而言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是亲爸爸育儿,带娃不只是妈妈的任务,希望爸爸的力量可以让孩子更好的成长。分享出您的育儿故事,交流带娃经验,老爸育儿更有一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