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从小被打骂的孩子,长大后都怎么样了
在《超级育儿师》里,有一个8岁的小男孩,名字叫辰辰。
据辰辰妈妈说,孩子越来越不听话,也不好好学习。更令人伤心的是,有时候发起脾气来,还会动手打妈妈。

于是,节目中育儿师跟着辰辰妈妈一起来到了家里,正好目睹了母子二人因写作业引发的一场“大战”:
显示辰辰一直在玩电脑,任妈妈怎么说都不听,之后竟然发展成了妈妈和晨晨之间对打,相互辱骂。到最后,没有力气的妈妈只能坐在床头对辰辰说:“去玩去吧”。

结果辰辰还是不解气,推了妈妈,并说:“告诉你,我在学校就不舒服。今天别惹我,不听,不听你就试试。”
看到这里,相信大家都会很心寒:自己辛辛苦苦养大的孩子,竟然成了“白眼狼”!
随后,育儿师和辰辰沟通:“你知道你刚才做了什么吗?”
辰辰小声的指着妈妈说:“她老打我,在我四五岁的时候就开始打我,我就是等到现在再反击她”

很多父母认定棍棒底下出孝子,所以对于孩子的教育方式不是打就是骂。更有甚者,对孩子拳打脚踢的。但是你知道吗?那些从小被打骂长大的孩子,最后会变成什么样?
看过一张图,很令人触动。

图片中的父亲面目狰狞,扬手要打孩子,幼小的孩子惊恐的坐在椅子上,举起双手防卫。可悲的是,被“暴力”养大的的孩子,慢慢的也长成了父亲的模样,举起双手面向自己的孩子……
这张照片用了一种浓缩的方式表达了“打骂”教育对孩子性格、人生的塑造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
说谎
有的家长一旦发现孩子做错事就打。孩子为了避免皮肉之苦,瞒得过就瞒,骗得过就骗,骗过一次,就可减少一次“灾难”。为了逃避挨打,孩子一做错事就要说谎,这样就构成了恶性循环。
冷酷而缺乏同理心
那些从小被打骂长大的孩子,在他们的心里感受不到父母的爱,没有爱的滋养,长大后他们对别人也比价冷漠,没有爱心,缺乏同理心。

自卑而敏感
那些从小被打骂长大的孩子,从小就不能被家人平等的对待,总感觉低人一等,长大后他们没有自信,同时由于小时候被经常打骂,对别人的负面的评价非常敏感。
暴力倾向
经常被打骂的孩子,也会选择同样的方式,去对待身边的人。一般爱打人的孩子,一定是被打了,知道这样的方式,可以让别人屈服,才会去动手打人!
都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孩子的模仿力是很强的。

在真人秀真人秀《旋风孝子》中,陈乔恩在首期便表达:“从来没有和母亲一起相处过六天五夜,就这样关在一起,自己也不知道会怎样”。
当说起自己的童年往事依然是满脸的恐慌,甚至还下意识的回头再张望,生怕妈妈就出现在身后。

隔着屏幕,我们依然能看到童年的阴影依然停留在陈乔恩的心里。

美国心理学家肯特说 :" 保持家庭气氛和谐 , 使孩子能无拘无束地与你交流 , 这是十分重要的 , 切不可嘲弄、吓唬孩子 , 而应鼓励、支持孩子 "。
父母要学会控制住自己的情绪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要在说话前多思考一下自己的话是不是恰当,而且最好放低音调,尽量跟孩子讲道理。因为家长的言行对孩子日后性格的形成影响非常大。一般情况下,经常对孩子打骂的父母,都不太会控制情绪,孩子长大后也会这样,特别喜欢乱发脾气。所以,千万不要对孩子乱发脾气。

孩子做错事可以有适当的惩罚
著名学者林格曾说:在孩子犯错的情况下,对其进行适当的惩罚是有必要的,但一定要在尊重孩子人格、维护孩子自尊心的前提下进行。
之前有一个新闻是一名熊孩子在电梯里撒尿,妈妈知晓后,做了这么几件事:
批评孩子,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手写检讨书向大家道歉;
妈妈同时也向业主们道歉:为自己的教育失职道歉,再替自家熊孩子的不文明行为道歉;
最后,由爸爸陪着,让孩子每天打扫电梯,让他为自己的不当行为承担后果。
孩子犯错误不可怕,父母看到孩子犯错误就用粗暴打骂代替教育才是可怕的。

教育专家陈鹤琴说,“任何粗暴武断的教育方式都是不合时宜的,只有用温和的方式,才能走进孩子的心灵。”
真正的好教育,是从心开始的,是心与心彼此的交流,而绝不是靠武力、暴力的训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