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童言无忌”让别人难堪?父母用4点正确引导,娃长大更出息
昨天晚上,我带着四岁多的女儿去超市,突然她指着旁边一位体态比较圆润的女人,大声地问我:“妈妈,为什么这个阿姨这么肥,好像个大肥猪!”这时,正在选购这位女人向我们投来不满的眼光,我尴尬极了,连忙向她说:“不好意思啊,我家孩子年龄小,童言无忌,说的话都是无心的,您多包涵啊。”听了我这么一说,这位女人也开心地笑笑说:“宝贝真可爱,阿姨最近吃多了!”

出超市之后,我蹲下来,轻声地对女儿说:“当众议论别人的长相是不礼貌的行为,那样别人会很伤心的。就如刚才那位阿姨,听到别人说自己是大肥猪,心里肯定很难受。”我还告诉她,如果以后她再有关于别人的问题的话,可以小声地问妈妈,妈妈会告诉她答案。女儿听了,似懂非懂地点点头说:“那以后我就跟妈妈说悄悄话!”

到了四五岁,孩子们可以和大人真正对话了,这当然是个可喜的飞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验证着孩子与人相处的能力,同时也验证着孩子能否获得大家的认可与喜欢,表达方式的好坏直接决定着孩子的生活状态,同时也反映着一个人的素质。一个被众人接纳程度高的孩子,必须有良好的文明社交礼仪。孩子的成长就是从一张白纸蜕化成色彩斑斓巨作的过程,很大程度来源于父母的悉心教导。

那么,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去教孩子学习社交礼仪呢?可以通过以下四方面去引导孩子学习:
父母以身作则
父母应该明白,孩子小的时候往往分不清什么话当讲、什么话不当讲。所 以,在家里父母要给孩子做个好榜样,运用礼貌用语与孩子交流,这样孩子自然而然会养成貌的习惯。
教育孩子最好的办法,就是父母以身作则。父母良好的行为举止,是对孩子最生动、最有效的教育。我们经常对自己身边的人说“请”、“谢谢”等礼貌用语,孩子在身边耳濡目染,也会照着去做。孩子最喜欢模仿,如果我们能尊重、感恩身边的人,那么他们也会学着去尊重别人。

让孩子学会赞美别人
在日常生活中,教会孩子去发掘、寻找别人值得称赞的优点,然后真诚地告诉别人,这样不但能给别人带来快乐,对于孩子本身,也会给自己营造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环境。
一定要真诚地赞美别人,假如别人正在恼火做考试不及格了,孩子却跑去赞美别人:“你做得很好,我都不一定能做得比你好呢。”这样的赞美往往会适得其反。只有诚恳、发自内心地赞美,才能让别人真正喜欢自己。

培养孩子社交规则
如孩子在公众场所玩滑滑梯、荡秋千等,让孩子要排队,不要推撞其他小朋友。只有一起守规矩,游戏才能继续玩下去。在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不能抢别人玩具。确实很想玩别人的玩具,先跟小朋友沟通,得到别人同意才能拿来玩。
有些家长认为,小孩子天真无邪,长大了就会懂得文明礼仪的,现在那么小,不用灌输那么多条条框框给他。其实,这都是家庭教育的误区,孩子的文明礼仪需要从小培养,否则,一旦形成了坏的习惯就很难再改变。

父母要尊重孩子
有自尊的孩子会明白别人尊重对自身的重要,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那么,他就会懂得尊重他人,在说话时往往也会顾及他人的感受,因此,父母在生活中要做到尊重孩子。
在家庭中父母也要互相尊重,因为父母之间的尊重,亦会在潜移默化中给孩子以良好的影响。最好的老师就是父母。

礼仪大师艾米丽·波斯特:“礼仪是对他人感受的敏锐感知,如果你有这种意识,不管你出身贫穷或富贵,你都是一个精神可贵的文明人。”越是懂礼仪的孩子,越能获得发展的广阔天地,因为他们会受到他人的尊重和欢迎,长大后也会更出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