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有没有好教养,日常这些行为就暴露了,根本藏不住,含方法
前段时间,朋友组织聚会,约在一个轰趴馆,遇到了一个奇葩孩子,至今印象深刻。
朋友在厨房切切炒炒,做了好多道菜,其他人也在自觉的打下手,帮忙端菜等等,实在不会做饭的几个人吃点干果聊聊天,气氛欢乐热闹。
但是这期间一直有个嘈杂的声音出现,朋友家4岁的东东,因为妈妈在做饭没空管他,就一直拿筷子到处敲敲打打,跑来跑去,不停的大声抱怨怎么还不开饭,这里不好玩等等等,让忙碌的大家要时不时的抽空去哄他。
朋友拿手的烤鸡翅做好了,刚端上桌,东东就直接大喊着“我饿死了,我要吃烤鸡翅!”
东东妈也不顾其他人还在忙,直接就让孩子自己拿了两个鸡翅,还回头跟大家开玩笑说:孩子小,让大家见笑了!

其他人也不方便多说什么,只能打圆场:“让孩子多吃点,长身体要紧”
终于菜上齐了,东东又闹着要看电视,东东妈拗不过孩子,夹了一碗菜端过去。这样大家才恢复了片刻宁静,有说有笑的开始吃饭聊天。
直到大家吃完饭想到游戏区消消食,才发现东东把沙发椅子弄得乱七八糟,地上散落着饭菜,电视机的遥控器也是油光发亮。
东东妈叫住孩子,赶紧拿来抹布,又笑呵呵的解释说孩子太小不懂事,大家不要介意。

组织聚会原本是好意,
带孩子来聚会也没有错,
甚至有可能东东妈妈不觉得,
为孩子擦屁股、打圆场有什么问题,
但是整个过程参与下来,让人感觉非常不舒服。
是的,孩子确实小,但孩子再小,总要长大的。
那顿饭, 吃了就过去了,不会有人会告诉你,你家孩子真没礼貌。
但所有人都会讨厌你家孩子。

孩子的行为,是家庭的一面镜子,种下什么样的因,就会结什么样的果,孩子身上藏着父母最真实的品行,就像一个等待修剪的盆栽,最后向人们展现出来的样貌,多半不能由他自己决定,而是由修剪他的人来决定。
放到现实意义上来说,就是孩子的教养如何,是由父母来决定的。孩子有没有好的教养,看日常行为一目了然,根本藏不住。
古希腊哲人赫拉克利特所说:“教养是人的第二个太阳”。
第二个太阳,到底什么样?

礼貌礼仪
高速运行的高铁上
一个小姑娘不小心把零食弄洒
却坚持要自己清理
见她用小手认真清理的时候
一车厢的人都被小家伙暖到了

教养体现在一个人最基本的礼貌、礼仪上。
教育家傅雷,就十分注重儿子傅聪的餐桌礼仪。
就餐时,傅雷会时刻注意着傅聪的坐姿,
手肘摆在桌边的位置是不是妨碍了同桌的人,
饭菜咀嚼是否发出了丧失礼貌的咀嚼声等;
小时候,傅聪只爱吃肉,不爱吃菜,父亲曾为此罚他只能吃白饭。
家长有原则,建立基本的规矩,让孩子形成良好的礼貌礼仪。
别人家时,也要教给孩子做客的礼貌。
- 碰别人的东西前,先经过主人的同意;
- 不贪小便宜,看到喜欢的东西就想带回家。
懂礼貌的孩子,到哪里都会受人欢迎,也常常会收获一些意外的“小幸运”。

尊重他人,有规则意识
古代社会,尤其注重人的品行教育,从大家族到普通人家,都有家训家规来约束人的言行。
到了现代,人们倡导自由、解放天性,但是该有的规则仍然需要坚守。

带孩子出来玩的爸爸
发现广场上的围栏被撞倒了
于是他一根根地将围栏立起
这一幕被旁边的孩子看在眼里
她迅速起身
帮爸爸立起了最后两根围栏
“爸爸,你看我力气大不大?”
在公共场所,最容易暴露出一个孩子是否有教养。
规则意识,从小就要植入到孩子心中,不要只顾自己,也要考虑到他人的感受。这是对他人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尊重。
遵守规则,是踏入社会的第一步。

同理心
寒冷的冬天,零下好几度
两个孩子遇到了一位环卫阿姨
他们把自己的巧克力送给了她
要知道那可是孩子自己
都舍不得吃的零食

懂得为他人着想的善良,就是一份珍贵的同理心,在力所能及的时候,给予别人帮助或提醒,让人暖心。
有同理心的孩子,都保有一份简单的善良,这样的善良让人和他相处起来觉得舒服。
- 不会随便嘲笑别人、落井下石;
- 对待任何岗位的服务人员,都充满尊重;
- 在别人需要的时候,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教养是一个人的风度气质,道德修养以及文化品格。一个人的教养怎么样,是从小时候就已经决定了的,当然和家庭教育也脱不了关系。

网上有句话说:“养出一个有教养的孩子,才是最高级的炫富。”
是的,有教养的孩子,他们身上的分寸感、善良、同理心,一定会让他在人生之路上更顺利、走得更高更远。
我是早教云课堂,用更专业的,靠谱的知识,
用更温柔的心态,更强大的毅力,
帮助孩子塑造独一无二的自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