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学时候哭着想学,花了钱孩子又不学了,这届宝宝怎么了?
分享亲子快乐,交流教育知识,欢迎关注“陪宝宝写日记”。
希希是一个五岁的小女孩,生性活泼,父母上班时就被爷爷奶奶带,只有晚上才能见到爸爸妈妈。
爷爷奶奶经常带她在小区玩,爷爷看管希希,奶奶跳广场舞,没想到,希希竟成功的加入了“广场舞”一族,能唱能跳,有模有样。
每晚回到家,希希就和妈妈说哪个奶奶又夸她了,并且还让一家人看她表演,惹得一家人开心的不得了。

希希妈妈的同事早就给孩子报了兴趣班,并说孩子多学点总没错。其实希希妈也一直有这样的想法,可不知道该报什么,加上工作忙和生活开支问题,夫妻俩从没认真考虑过。
现在孩子对唱歌跳舞有这么浓厚的兴趣,和爸爸商量后,又问了希希的意见,他们决定给孩子报舞蹈班,哪怕自己勒紧裤腰带也不能亏待了孩子。

然而渐渐的,妈妈发现希希对舞蹈好像没那么大兴趣了,有时一家人想看她跳舞,她总是以各种方式拒绝,跳也不是很正经的跳。奶奶跟希希妈说:“这孩子早上起不来经常迟到,起来了就跟奶奶说这疼那疼,小嘴一张,一副可怜兮兮的样子,奶奶就心软答应了她。
最近希希黏着妈妈给她买画笔,说幼儿园里的小朋友画的蜻蜓特别好看,她也想要。

为此,希希爸妈很是苦恼,打不得骂不得,但是交了那么一大笔学费又很心疼。
其实,对于每个孩子来讲,都存在着这样一个现实的问题。因为年龄小、认知不够、好奇心强,所以他们总是三分钟热度。
他们会很快的对某项事物产生兴趣,尤其是当看到她的同伴所拥有的,或是参与某些针对性引导的兴趣班的试听课阶段时,他们往往渴求,并且沉浸其中,表现出的似乎是他们所隐藏起来的一种非凡天赋。

他们喜欢什么就哭着喊着要得到,不喜欢的时候就想方设法的拒绝,同样以哭闹的方式让家长束手无策。
家长都疼爱自己的孩子,因为工作繁忙和一些琐事,顾不得孩子是经常的事,所以家长几乎会竭尽所能的满足孩子,面对成千上万的培训费眼都不眨的直接交上去,家长认为再穷也不能穷了孩子穷了教育。
然而,过不了多久父母就会发现,孩子对于兴趣班的“兴趣”也逐渐没了“兴趣”,想方设法的不去培训班,千方百计的拒绝练习……

对于孩子出现了兴趣“临界点”,家长正确做法应该是什么?
一、找出原因,陪孩子一起练习
孩子的通病就是对什么事物都有好奇心和跃跃欲试,然而家长却认为孩子没有定性、不专心、不好好学而大发雷霆。
其实,兴趣班就是让孩子保持定性、专心的一种方式,一个兴趣能持续很长时间并对孩子的一生有帮助是很幸运的一件事。
孩子出现厌倦很正常,家长要做好后勤保障工作,耐心的和孩子聊聊,为什么不愿意去兴趣班了呢?家长不要太武断,听听孩子的意见,找到原因,对症下药。
家长也要适时的陪孩子一起练习,在家里营造兴趣班的学习氛围,陪同孩子一起专注的练习。

二、给孩子创造一个表现的机会
每个人都渴望得到表扬和赞赏,孩子更不例外,一个小小的表扬和成功可以让他们高兴很久。
孩子在兴趣班学到的东西,家长要尽可能的为孩子创造表现的机会,鼓励孩子参与兴趣班的比赛,适当地增强成功感和胜负欲也是激发孩子兴趣学习潜能的方式。
家庭聚餐时、闺蜜饭局时,在他愿意的情况下鼓励孩子大胆的表演,并表扬称赞他,这同时也能增加孩子的自信和培养孩子大大方方的性格。

三、不强求,帮助孩子找到真正的兴趣
如果孩子表现出极力的抗拒或是家长发现孩子学起来非常吃力,那么就要让孩子暂时停下来,因为可能真的超出了孩子的学习范围,超过了学习能力,这时要果断的放弃。
家长不能强求,及时止损才是最明智的,不正确的引导只会让孩子更加排斥。
家长要正确的引导,帮助孩子找到他们真正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