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被“宠坏”的4个表现,不及时纠正后果严重,看看你家娃有吗
文章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现在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部分父母对孩子是有求必应,即便他们要星星,父母都会想办法将星星、月亮都摘给他们,使得孩子可以说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
美美是家里的“小霸王”,在她的认知中,父母必须时刻围着她转,满足她的任何要求。这天,她跟爸爸一起出去玩,在路上看到了一个可爱的洋娃娃,当时她就说:“爸爸,我要这个,给我买好不好?”爸爸以“前天刚买了一个”为由拒绝了。

这下美美可就不干了,“不行!我就要这个!”,“下次再买好不好?不然妈妈可能会生气的。”“不好!我现在就要这个!”话音刚落,她就在原地撒泼哭闹,还用手打爸爸。无论爸爸怎么说,她都没有妥协,最后,爸爸只能将洋娃娃买下。
最后,美美带着得意的笑容走了,没有半点之前的委屈模样。

孩子被“宠坏”的4个表现,不及时纠正后果严重,你家娃有吗
1.强迫父母为自己做事可能会有家长认为“孩子让我给他做点或买点什么,这有什么不对?难道要让他跟别人提要求吗?”其实,孩子当然可以让父母帮忙实现自己的小心愿,只是,要看他们所使用的方式。
当孩子撒娇的时候,父母可以根据情况决定要不要帮他们;若他们用强迫、撒泼耍赖的方式来达到自己的目的,父母就要注意了。要是孩子无理取闹,家长尽量不要妥协,不然他们可能会变本加厉,认为用这种方式是管用的,下次遇到类似的事情就会故伎重施。

做父母的都担心孩子离开家后会被欺负,因此,有的父母就会刻意纵容孩子按他们自己的脾气行事。这么做是利弊并存的,一方面,孩子会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相对来说会比较自信;
另一方面,他们可能会受此影响,不懂得尊重理解别人、不会将心比心。同时,一旦父母没有如往常一样惯着他们的脾气,他们就有可能变得更为激动,试图反抗父母,直到自己的诉求得到满足。

这样的孩子认为父母所做的一切都是理所应当的,他们不认为自己要做出什么回应,更不会感谢父母。打个比方,父母将他们心心念念的玩具送到他们手上的时候,他们会高兴,唯独不会说“谢谢爸爸妈妈”。

通常表现为孩子以自我为中心,不允许别人接触他们的玩具、零食,也不会在乎别人的感受,还会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侵犯他人利益。

孩子是被父母捧在手心宠爱的宝贝,只是,父母也应该把握好一个度,不能时刻将他们放在手心呵护,也要适当地放手,让他们成长、自我进步。孩子在未来变成什么样,父母没有办法决定,只能努力让他们往好的方向发展,但求无愧于心。
今日话题:你身边有孩子被“宠坏”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交流!
————————
我是雅雅妈妈,高级育儿师,每天为大家带来新鲜有趣的育儿小故事,科普育儿小知识。
如果文章给您带来了帮助,欢迎转发给更多宝妈哦!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