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男孩不许哭”?这样的教育,养不成男子汉只会养出窝囊废!
文章纯属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周末的时候,我带着孩子一起去购物逛街。正当我们高高兴兴地从玩具店里走出来的时候,发现有一个男孩坐在门口嚎啕大哭,而他的母亲在一边大声吼叫着说:"男孩子哭什么哭?不许哭!"孩子在一边委屈着抽泣,一边用那双小手擦眼泪。在他的母亲看来,男孩子不能因为一点小事就哭泣,更何况只是不给他买玩具这样的事情。
相信生活中也有很多父母会认为男孩子就是刚强的样子,有情绪也不能用哭来表达。总是对男孩子说:"你是男孩子,不许哭!"但其实,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遇到伤心委屈的事情是都会用"哭"来表达,这是很正常的。反而父母越是制止,对孩子的伤害会越大,不但养不成男子汉还可能会养成窝囊废。

是男孩就不许哭,原因何在?
1、哭是一种没出息的表现
在中国一些传统观念:"男孩有泪不轻弹"的影响下,现代的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也常常深受影响。男孩子掉眼泪,就像是在说明他没有出息,性格懦弱。
哭是孩子表达自我需求的一种表达方式,可是有很多的父母都在教育孩子是会将男孩与女孩分开,错误地认为男孩子就应该要"男子汉"一些,是不能动不动就哭,甚至觉得男孩子没有哭的权利。然而,这样的做法是在剥夺孩子表达情绪的权利,孩子的情感得不到及时发泄,自然对孩子是不利的。

2、男孩哭是非常丢人的行为
在有些父母的眼里,总是将男孩当做是成年后的"男人",要求男孩子要承担起责任,认为男孩子必须要顶天立地,不能动不动就将自己的情绪表现出来,更不能用哭泣的方式,这是一种很丢人的行为,甚至觉得有损父母的脸面。
然而,这对于还在成长的男孩子来说是不公平的,父母无缘无故地剥夺孩子哭的权利,对孩子更长远的成长没有帮助的。

男孩子不许哭对孩子的伤害不可小觑
"男孩子不许哭"是父母教育孩子上的一个错误做法。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情绪,当发现情绪时需要有一个情绪发泄口。对于孩子而言,哭是自己情绪发泄的一种方式,然而父母要的压制是对自己情绪表达权利的剥夺,对孩子来说"不许哭"其实是一种伤害。
1、孩子变成"情绪文盲"
西班牙作家珍妮弗·德尔加多曾经提出"情绪文盲"一词,指的是那些没有能力表达和控制自己情绪的人,从而也无法理解和接受他人的情绪。不懂得表达和控制自己情绪的孩子,往往容易受到情绪所支配。当自己有情绪的时候,他们往往不会表达出来,而是一味的将情绪压制在自己的内心,任由负面情绪控制自己,最后变得沉默压抑,影响心理健康的发展。
无法理解和接受他人的情绪,会严重的影响到孩子的人际交往。他们往往不懂的当和别人发生分歧和矛盾时,别人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情绪,无法对别人产生共情,自然在人际交往更容易出现矛盾和分歧。

2、孩子压抑自我,内心恐慌没有安全感
"不许男孩哭"背后折射出来的是对孩子情绪的冷漠态度,这样的行为会导致孩子越来越压制自我。对于孩子来说,他们的自我认识不足,有时候以哭来发泄自己的情绪却被父母制止,那么他们会潜意识地认为自己"哭"的行为是不对的。由此,他们慢慢地将自己的情绪掩盖在内心深处,不会对外表达,就表现得越来越沉默。
一"哭"就遭到父母的责怪会让孩子慢慢变得失去安全感,对父母也失去了信任,害怕表达自我的情绪,导致孩子生活在恐慌中,害怕犯错误遭到责怪。

正确对待孩子的情绪,才能养成真正的男子汉
1、允许男孩子掉眼泪,不要剥夺孩子哭的权利
每位父母都要知道,哭是孩子表达情绪的一种正常表现。父母要学会包容孩子的情绪,不要对男孩子带有偏见,不允许男孩子掉眼泪。
当孩子哭泣的时候,父母要保持耐心的对待孩子,而不要总是以一句冷漠的"你是男孩子,不许哭"的话来应对孩子。当孩子哭泣的时候,父母可以选择先离开一会,等孩子情绪平复的时候再懒到孩子身边,可以抱抱孩子,温柔的询问孩子哭泣的原因的。千万不要以父母式的权威去指责孩子,要知道事情的发生都是有原因的,先了解事情的缘由在做出行为,才不会让彼此产生误会。假若父母总是责怪孩子,只会让孩子的哭声越来越大。学会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做到感同身受,是教育孩子的一个重要方式。

2、父母以身作则,纠正孩子错误的情绪表达方式
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在对待孩子情绪教育的问题上,切记不要发生"踢猫效应"。心理学上的"踢猫效应"讲的是有一位父亲白天在公司上班,遭到老板的责骂,因此心情不好。下班回家后仍不能平复心情,当面对孩子在眼前叽叽喳喳的时候,父亲没能够控制住自己的情绪,情绪激动的情况下踢了孩子一脚。孩子也感到很莫名其妙,因此心中也是一团怒火,这时候发现脚边正躺着一只猫,男孩便一脚踢向猫,用这样的方式来发泄自己的情绪。
踢猫效应严谨的告诉我们,在教育孩子上,父母要以身作则,不要给孩子树立一个错误的榜样。对于孩子来说,父母的行为就是他们行为的准则,孩子总是有样学样。如果父母不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孩子又要怎么学会找到正确的方式来发泄情绪呢?总是在暴力环境下成长的孩子,行为也会变得更加粗暴,甚至会做出一些不可思议的行为。父母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行为对孩子的影响,做好孩子的榜样。
3、培养高情商的孩子,学会包容接纳孩子的情绪
在孩子年纪还小的时候,孩子一哭父母就对孩子说:"你是男孩子,不许哭!"这样让孩子觉得,哭是不对的,是会遭到父母的反感的, 因此久而久之,孩子不敢将自己的情绪表现出来。既不敢表达自己的情绪,也不懂得去理解他人的情绪,这对孩子情商的提高是不利的。
在孩子的教育上,父母要学会培养高智商的孩子。但孩子有情绪的时候,父母不要阻止孩子发泄的途径, 而是要学会接纳和包容孩子的各种情绪。当孩子情绪平复之后,再跟孩子讲道理,并引导孩子努力的解决问题,才会让孩子更加明白如何去控制自己的情绪,也对孩子自身的成长更有帮助。
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一种改变意识的行为,有时候不仅仅是指要改变孩子的意识,在于要改变父母自身的认识。随着社会的发展,父母原本的一些教育理念并不都是正确的,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路上也要学会转变自己的想法,科学育儿才是给孩子最大的帮助。
我是奶果妈妈育儿师,也是4岁宝宝的妈妈,在养育和教育孩子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可以来问我,希望我的一点建议能有助你解决带娃过程中的困惑与烦恼,让我们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长!
更多育儿母婴知识请关注我们,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
(图片源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