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早教,哪些是父母必做的?

文 / 博士妈妈研究所
2020-01-25 00:18

小婴儿需要提前开始早教吗?

答:早教是个很宽泛的概念,出生后在家就可以做。

很多父母有这样的误解:出去花钱上早教班,有老师教孩子、带着孩子做各种活动才是给孩子早教。

事实上,早教这个概念很宽泛,从宝宝出生开始,你给他看的东西,听的声音,触摸的东西,接触的环境,就是给他的早教。

越是小的宝宝,父母陪伴的时间就越多,父母其实是孩子最好的早教老师。因此,小婴儿在家就可以做旱教。

父母可以做些什么呢?
  • 首先,让家中有丰富的、适合婴儿感知的生活用品和玩具,让孩子有机会多看、多摸、多玩;
  • 其次,多跟宝宝有身体上的接触,例如温柔的抚摸、拥抱,这样做不仅可以提供良好的触觉刺激,促进大脑发育,还能跟宝宝建立亲密的亲子关系;
  • 最后,还可以多带孩子外出,做他感兴趣的事情,去认识大自然、认识家庭以外的人群。

2.不识字的孩子,有必要看书吗?

答:早期亲子共读对孩子日后的学习成就,尤其是书面语言能力有很大帮助。

有研究发现,早期亲子共读对孩子日后的学习成就,尤其是书面语言能力有很大帮助。而且亲子共读给父母和孩子提供一个高质量的陪伴时间,能够促进积极的亲子依恋关系。

不识字的孩子也可以和父母一起亲子共读。这个阶段培养的是孩子对书这个东西的认识和兴趣,以及阅读习惯的萌芽,比如书是由文字和图画组成的,是从左往右翻的,是有连贯的情节的等等。

在亲子共读的过程中,不论是逐字逐句读书里的文字,还是以书为引子和孩子聊天。都是为孩子提供高质量的语言输入,对口头语言的发展是非常有帮助的。

3.孩子必须先爬再走才聪明吗?

答:爬行增加了婴儿与环境互动的机会,有利于空间知觉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但是,爬行的早晚和日后是否聪明,性格是否积极向上没有关系。

爬行是个体发展过程中获得的第一个自主位移动作。爬行增加了婴儿与环境互动的机会,有利于空间知觉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

多数婴儿在7-9个月时从匍匐前进逐渐发展到腹部离地的手膝爬。然而,随着家长对爬行动作重要性认识的提高,爬行日渐成为了新手爸妈的主要焦虑源。

“我的孩子不会爬怎么办?”“我的孩子爬行姿势同手同脚怎么办?”“宝宝只会匍匐前进,说明他不够聪明吗?”

需要注意的是,婴儿爬行动作的获得时间和姿势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性,不仅仅受到大脑发育的影响,还受到婴儿体重、手臂力量和动机的影响。

不同宝宝的爬行姿势和爬行时间会有差异,有的宝宝只会腹地爬,有的宝宝只会手膝爬,有的宝宝甚至在行走前都不会表现出爬行动作。

4.让孩子多画画,有助于培养创造力吗?

答:画画、涂鸦这类活动对于孩子的创造力发展非常有益。

绘画是我们常见的艺术表达形式,画画、涂鸦这类活动对于孩子的创造力发展非常有益,所以我鼓励孩子们拿起画笔去描绘他们头脑中的事物和想法。

在孩子画画的时候,家长可以跟孩子聊他所画的内容,再通过启发式的问题,让孩子对图画赋予意义并联想更多相关的话题,促进思考和进一步创造。

值得注意的,是,家长要做的是引导思考,而非用大人的眼光或单一的标准去评判孩子的作品,以免限制了孩子的想象,损害创造的热情。

例如,孩子画了一个扁扁的三角说他画的是一辆车,家长可以先予以肯定,然后提出问题让孩子进一步思考。也许他是想设计高科技汽车,那么以后他会关注相关的知识信息,拓宽自己创造的空间。

除了绘画之外,手工制作、语言活动等都可以锻炼孩子的创造力,让孩子有机会多接触新的材料和信息,慢慢酝酿、加工,创造属于他自己的成果。

5.磨耳朵可以帮孩子学英语吗?

答:父母可以通过唱英文歌谣,读英文绘本等方式绐孩子提供英文的语言环境和高质量的语言输入。
在进化的过程中,语言习得能力就像随着新电脑一起来的软件包一样,预先装入了我们的大脑,这使得每一个人都有先天的语言习得能力,而环境则是起到一个触发器的作用,人在不同的语言环境里就学会不同的语言。

我们还知道语言习得,包括第二语言习得,最有效的方法是对话聊天而不是看视频,所以要想孩子从小学英语,父母提供的早期语言环境就至关重要了。

父母可以通过唱英文歌谣,读英文绘本等方式给孩子提供英文的语言环境和高质量的语言输入。而且读英文绘本不仅仅是读书上的文字,亲子共读也能够提供聊天的机会。

跟孩子聊书的内容,可以多向孩子提开放式的问题;还可以针对孩子说过的话进行重复(repeat)、复述(recast)和拓展(expand)。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