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男女同床”实施,监控中男孩的举动,让老师提心吊胆
性别教育,这在中国一直处于一个非常尴尬的境地。现代中国人重视教育,可几千年来封建的传统又使得人们对“性”讳莫如深,这种纠结也就体现在了中国性教育上:想做,又不敢做。
不仅是性教育,就连更基础的性别教育都处于缺失的状态,正常应该在孩子三岁起就展开的性别教育,很多家长直到孩子上了小学都没做好,这往往会导致孩子做出一些不恰当的行为,性格养成、自我保护意识也容易受影响。

前段时间,一段幼儿园内部的监控视频被传到网上,引发热议。
原来,这家幼儿园竟然让小朋友们“男女同床”,一起午睡,更可怕的是,有个小男孩在午睡期间居然偷偷掀起睡在旁边小女孩的裙子!
这个举动让老师提心吊胆,也让网友们对幼儿园的管理疏漏连番批判:“怎么能让男女睡在一起?这个幼儿园的管理也太不规范了吧,一点性别意识都没有。”
可别小瞧了性别意识培养的重要性,这不仅是孩子安全意识的重要前提,也是自我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孩子有了性别意识,才能更好地了解自己,定位自己,才不会出现性别错位的异常现象。
想要培养孩子的性别意识,光指望学校是不行的,家长必须负起责任来。
1、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
是男孩,那就多给他准备一些汽车、篮球等塑造阳刚之气的玩具;是女孩,那就多给她准备一些玩偶、公仔之类气质温柔的东西。
给孩子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性别上一定要分得清,最基本的,孩子房子的主色调一定要和性别匹配,不要闹出什么“粉红boy”的笑话。

2、告诉孩子男女有别
在孩子与其他孩子接触、交往的过程中,家长要多向孩子普及性别不同的相关知识,告诉孩子男性和女性的差异、相处时应有的界限。
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性别教育便可以慢慢转化为性教育,让孩子懂得如何保护自己,怎样尊重他人,有哪些动作是不被允许的,遇到问题要怎样做。

3、不要混淆孩子的性别打扮
不少家长喜欢“反向”打扮孩子,把小男孩打扮成女孩样,把小女孩打扮成男孩样,还觉得这样做很好玩。
事实上,这种做法很容易导致孩子对自己性别的认知出现错乱,女孩变成假小子,男孩变成娘娘腔。

性别教育做不好,是很有可能导致孩子一生受害的,家长一定要重视起来。
祝愿孩子们都能身心健康,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