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答应孩子的事情,能否兑现承诺,会影响孩子一生

文 / 淘妈育婴
2020-01-28 16:19

文|淘妈

很多家长在孩子哭闹、不听话的时候,都会跟孩子说“乖乖听话,下次妈妈带你去买玩具。”“你先吃饭,吃完饭带你去游乐场。”相信你对这些话也不陌生。很多时候,我们随口说的一句话,孩子却当真了。

我们总是想尽一切办法都要给孩子最好的教育,殊不知,父母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家长的一言一行都会给孩子带来很大的影响。我们经常会责怪孩子,但是反过来想一下,是不是我们自己本身没有做的很好呢?

不是孩子不懂事,是家长总失信

前段时间在知乎上看到过这样一个话题“孩子考到了约定的成绩,可是我不想兑现给他游戏充值的许诺怎么办?”原来是一位爸爸为了激励孩子考出好成绩,承诺孩子要是能考到班级前3名就给他的网游充500。结果孩子真的考到了前3,爸爸却后悔了,觉得给一个11岁的孩子充500玩游戏不合适。其实我们能够想到,孩子努力考出好成绩,最后爸爸却没有兑现承诺,孩子会有多么的生气、懊恼。很多时候,我们大人以“为你好”、“没时间”、“没精力”为理由,掩盖着自己失信的这个事实。如果孩子据理力争,就会被家长戴上“不懂事”的帽子。

其实孩子的世界很单纯,我们不要让孩子觉得自己是个喜欢找理由的“骗子”。

家长的“谎言”,影响孩子一生

相信很多人都听过“曾子杀猪”的故事,曾子的妻子和所有人一样,都认为孩子的话不能当真。但是曾子却说答应了孩子的事情,就应该做到。古人就已经意识到家长不能失信于孩子,那我们在如此重视教育的今天,更应该说到做到。

一向大大咧咧的应采儿,在教育方面却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她分享过一件事,说答应了孩子第二天出去玩,到了那天,她再累都会爬起来陪孩子玩。有一个“信守承诺”的妈妈,淘妈相信,小小春也会以此为榜样,成为一个讲信用的人。

家长如何不毁掉孩子对自己的信任?

对于孩子来讲,父母是他最信任的人,如果孩子连父母都不能相信,那也就很难再去相信他人了。如果家长不想毁掉孩子对自己的信任,就应该做到以下这几点。

1. 不轻易承诺

当家长想要承诺孩子一件事的时候,首先要想清楚自己是否真的能做到。如果不能完成的话,不妨换种更容易实现的说法。例如在送孩子去学校之后,自己不确定是否能来接孩子放学,就直接告诉孩子“妈妈是想要在你放学的时候来接你的,但是妈妈不确定能不能来,如果妈妈来不了的话,会让爸爸来接你。”这样即使你真的没有来接孩子,孩子也不会太失望,因为孩子已经做好了你不来的心理准备。我们与其失信于孩子,还不如一开始就不要轻易答应。

2. 不打折扣兑现承诺

有些家长倒不是说完全失信于孩子,他答应孩子的事情也会去做,只是对当时承诺的时期打了折扣。例如,本来说孩子考试考好了要带孩子出省旅游。当孩子真的考好的时候,却说“冬天太冷了,咱们要不去附近的游乐场玩一天好了。”家长要对自己说的话负责,既然答应了孩子,不管多难都应该努力去实现。不要因为自己的原因而伤了孩子幼小的心灵。

3. 做不到要道歉

有的时候,家长确实会有一些突发情况,不能兑现对孩子的承诺。这个时候,家长不要以为不说不提就过去了,孩子其实还很在意的。我们应该做的是,向孩子道歉,并且向孩子说明没有兑现承诺的原因,然后提出一个可以弥补孩子的方式。

淘妈说:孩子虽小,但他们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也希望能得到家人的尊重。家长也不要觉得孩子不懂事,能糊弄就糊弄。长此以往,你会给孩子的心理造成很大的伤害,甚至会影响到孩子以后的为人。我们不要一味地责怪孩子不懂事,首先看看自己做的好不好。你有做过失信于孩子的事情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