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随便把东西送人怎么办?也许是进入了人际关系敏感期!
在峰峰四周岁生日的时候,奶奶专门送给他一款很贵重的手镯,据说这款手镯还是被大师开过光的,可以保人平安,所以这款手镯就一直戴在峰峰的手上。
有一天妈妈正准备给峰峰洗澡的时候突然发现峰峰手上的手镯不见了,于是妈妈非常紧张的问峰峰:“奶奶送给你的手镯怎么不见了,你是不是贪玩弄丢了!”峰峰则表示:“妈妈,手镯被我送给丽丽了!”

妈妈一听瞬间着急了,大声的问峰峰:“那个手镯是奶奶送给你的生日礼物非常的贵重,你怎么可以随随便便的送人!妈妈也不是不讲道理的人,你乐于分享喜欢送朋友东西这很好,但是那个手镯真的不行!明天妈妈陪你去把那个手镯要回来!”
峰峰一天瞬间不乐意了,哭着闹着对妈妈说:“妈妈,我已经答应送给丽丽了,丽丽也答应做我一辈子的好朋友,把手镯要回来她肯定就不理我了!”
妈妈一天更加生气的对峰峰说:“你有没有想过,如果奶奶知道她送你的东西被你随随便便的送了人,奶奶会不会很伤心”!听了妈妈的话峰峰疑惑的表示:“奶奶最疼我了,不会生我气的,送给我的东西不就是我的吗,我为什么不能送给我的朋友”?妈妈只感到一阵心累,不知道怎么跟峰峰沟通这个问题。

孩子乐于分享确实是一件好事,乐于分享的孩子也更容易拥有好人缘儿,也更容易收获快乐,但是家长也必须要合理引导孩子正确分享东西。否则很可能会导致孩子养成错误的分享观。
孩子在4到6岁会进入人际关系敏感期,这个时候孩子会特别喜欢交朋友,也比较乐于参与群体活动。最容易出现跟朋友交换玩具,或直接赠送玩具的行为,这些行为背后的潜意思就是:我送给你东西,咱们两个就是好朋友。这个时候孩子交朋友也是比较直接单纯的。
有研究表明:人际交往的敏感期,是儿童成长和发展过程中一个很重要的需求。我们生活在关系中,我们的各种问题就是关系导致的,所以这个敏感期的发展,将为儿童成人以后奠定非常重要的基础
所以孩子进入人际交往敏感期,喜欢赠送别人东西的时候,家长一定要合理的引导,千万不要按照自己的思维去盲目责罚孩子。

孩子乱送别人东西家长应该怎么办?
1.培养孩子的物权意识
物权意识简单来说就是物品归属权,就是这个东西是属于谁的。
如果家长不想让孩子随便把贵重东西送人,那就必须给孩子明确物权意识,明确告知孩子哪些东西可以分享,哪些东西不可以分享。
在开头讲述的事例中,峰峰为了让丽丽做自己的好朋友,把奶奶送给他的手镯送给了丽丽,按照物品归属权来说,这个手镯确实是峰峰的,他可以送人,但是这个手镯也包含着奶奶对峰峰的爱,贸然送人确实不太妥。
家长完全可以提前告知峰峰:这个手镯是奶奶送给你的生日礼物,它包含着奶奶对你的爱,所以你必须要好好的保管这个手镯,不可以随便送人。孩子在知道这个东西不可以送人的时候,自然就不会贸然把东西送给别人。

2.培养孩子树立正确的友谊观
前面也提到过,孩子在四到六岁会进入人际交往敏感期,这个时候孩子喜欢送别人东西,潜意思就是为了巩固友谊,说白了就是为了获得朋友。
送东西并不代表就能获得真正的朋友,这种友谊观是一种不太正确的友谊观,所以家长有必要给孩子树立正确的友谊观,让孩子明白友谊是建立在平等尊重的基础上才可以获得的一种情谊,别妄想随便送别人几件东西就可以获得真正的友谊。
3.保护孩子的自尊心
当孩子随随便便把东西送人的时候,尤其是把贵重东西送人的时候,家长往往会怒不可遏的训斥孩子太傻,把贵重东西白白送人简直是一个大笨蛋!
其实在孩子的思想中,他们是完全没有金钱概念的,贵重物品在他们眼里也只是一件普通的东西,一件可以用来巩固友谊的东西。
家长在责骂孩子是笨蛋的时候,也是在践踏孩子的自尊心,这种教育不可取。
著名儿童教育专家尹建莉说过:我们可以批评孩子,但一定要选择合适的方式批评,以保护孩子自尊心、树立自信心、培养他们某种能力为目的。凡对孩子自尊心、自信心和能力有损害的批评方式都是不好的,都是家长要彻底戒除掉的。

4.让孩子懂得赠送的概念
有些孩子一时性起随随便便就会把东西送人,但是过一段时间之后自己又会忍不住后悔,这个时候他很可能会出尔反尔把东西要回来。
家长必须要让孩子明白契约精神的重要性,既然把东西送给了别人,那这个东西就是别人的了,就没有道理再向别人讨回,这是一种没有诚信的表现,也是在破坏契约精神。
所以要让孩子明白赠送之后就不可以在后悔了,这样有助于孩子在赠送别人东西的时候会更加的慎重,不会出现随便把东西送人的情况。

5.培养孩子正确的分享观
孩子喜欢把东西送给别人,确实是一种用于分享的表现,但如果不考虑父母的感受,无论任何东西能随随便便送给别人,这就有点过了。
家长要给孩子树立正确的分享观,比如分享是为了获得快乐,如果为了讨好他人才去分享,这就是一种不健康的分享观。

总结:孩子在小时候通常会比较自私,只会考虑自己的感受,当孩子主动愿意把东西送给别人的时候,这也是孩子长大的一种信号,也意味着孩子进入了人际关系敏感期。
这个时候家长最好尽早培养孩子的物权意识,友谊观以及正确的分享观,防止孩子随便乱送别人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