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闹情绪时,用这4种方法“对付”的父母全错了,却大有人在

文 / 宝妈解忧站
2020-01-30 19:11

处理孩子情绪,你会采取下面哪一种方法?

*交换型:娃一哭,家长就会转移孩子注意力,或者告诉孩子:别哭了,我可以给你买糖吃!于是,孩子止住哭泣,家长兑现承诺;

*惩罚型:孩子开始哭了啊,家长要发威了。停!你再哭,再哭我就不要你了,就把你关小黑屋了!采用恐吓的方法震住孩子。

*冷漠型:你哭吧,哭累了就不哭了。我就不搭理你。等你不哭了我再搭理你。

*说教型:老子有的是道理。光说也能说死你!孩子一哭,我就开始说,上天入地,博古通今,各种举例,最后还真能把孩子说动,憋住哭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你属于哪一种家长呢?

来看分析,那种家长能中奖。

答案是,这几种都不行。如果你不属于其中任何一种,恭喜你,还有救。

交换型家长只是转移了注意力,并没有真正解决孩子的情绪问题,将来孩子还是学不会如何处理自己的负面情绪。

惩罚型家长把孩子吓坏了,孩子会意识到自己的哭闹不好,对自己的负面情绪产生羞耻感,但终究没有学会如何处理。

冷漠型的家长依旧没有教会孩子处理情绪。

说教型家长的方法看似有效,但是说一堆道理,孩子真能记住吗?可能当时被你的道理感召,但过不了多久这招就不管用了,反而会让给孩子很不耐烦。产生逆反心理。

这些方法都不管用,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孩子的情绪问题。那到底该如何做呢?

情商教育,从这里开始

人为什么要有情绪?情绪是我们进化出来保护自身的。

惊惧、害怕,能在危险来临时帮人们做出自保决策;忧伤、愤怒有助于排解负面情感,表明态度。情绪本身是没有错的。

就像诗人鲁米的诗《客栈》说的那样:人生好比客栈,情绪是客人,每天都要认真地接待每一位客人,因为每位客人都是上天赐给你,促使自我进步的向导。(非原文,原文更有诗意,这里只是说个大概意思)

处处皆教育,孩子哭闹时,正好是情商教育的好时机。情商无非是管理自己情绪的能力,处理人际交往情绪表现的能力。

家长不要看孩子哭闹就来气,先从接受孩子情绪开始,然后再引导孩子合理表达。

同理心是这里面的关键,很多家长在面对孩子时,都丧失了这种能力

很多家长看到孩子生气觉得不可思议:这点儿小事儿也值得生气!承受能力太差了吧?不就是跟别人分享个玩具的事儿!

可不要这样想,孩子的玩具就是他们的世界——心爱之物。让他们共享玩具跟你共享爱车是一样的,总是止不住要担心。

孩子小,很多“小事”的承受能力不如大人。家长要有“同理心”,多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一下问题,允许孩子正常表达情绪——抱着宝宝哭一会儿。

等孩子平静后,坚持这四步走,帮孩子疏导情绪,做出正确示范。

*析孩子是何种情绪:失望、悲伤、生气?

*定了之后,帮孩子分析情绪:宝宝你这是生气了,他无缘无故枪了你的东西,让你很生气是不是?

*后表示理解:宝宝,要是我,我也会生气的。这很正常。我理解你。

*后和宝宝一起想办法,看看如何处理。比较小的孩子可以帮他们出主意,大一些的让他们自己决定,然后商议出最终方案,和孩子一起执行。

这几条虽然简单,要做到真不容易。因为看到娃娃撒泼,我们首先被激起的是无名的怒火。

这需要家长的修炼。育儿路上,和你一起“打怪升级”!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