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教你的孩子学会服从?社会化不足的孩子的生活将会很艰难

文 / 一个男园长
2020-02-01 16:45

为什么要教你的孩子学会服从?社会化不足的孩子的生活将会很艰难。

如果一个孩子在四岁的时候还没有学会如何恰当的行事,那么他可能永远都很难交到朋友。社会化不足的孩子的生活将会很艰难,所以保证孩子的充分社会化很重要。

让孩子学会服从,首先从明确界限开始。从统计数据来看,两岁的孩子最具暴力倾向。他们会通过踢打、撕咬和偷窃来表达自己的愤怒与挫败,满足自己的冲动愿望。更重要的是,他们会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探索恰当行为的边界,不然他们要怎么弄清楚什么行为是被允许的呢?

小孩子就像寻找墙面的盲人一样,需要不断地前进和尝试,然后才能发现边界在哪里,况且这些边界往往和人们声称的位置不一样。缺乏界限会让他们更好奇,所以如果一个孩子具有攻击性和控制欲,他会一直踢打撕咬,直到碰到界限为止。我能用多大力气打妈妈?直到她反对为止。因此,如果父母希望孩子不对自己动手,那就ni应该尽早纠正。同时,这也能帮助孩子明白打人是一种次优的社交策略。如不纠正,小孩子便不会努力管理自己的冲动行为,也就无法控制自己内心不同的冲动并更好的融入外部环境。

要整理好内心并非易事。如果我可以伤害和制服你,那么我就可以在你面前随心所欲。儿童之所以会打人,一方面是因为攻击性是天生的,尽管强度因人而异,另一方面是因为攻击性会增强欲望。

管教孩子的两个方面,激发积极情绪还是消极情绪。

不论是积极情绪还是消极情绪,最后都会以两种很有价值的形式表现出来:一种是满足感,它告诉人们过去的行为是好的;另一种是希望,它告诉人们令人愉悦的事物即将到来。

激发积极情绪,比如,你希望孩子学会帮忙布置餐桌。这可以让孩子变得更自信。你可以把目标分解成不同部分。一步一步完成让孩子体验掌控感。比如,你的孩子进入青春期后变得很保守,你希望她可以和你多说话,于是让孩子更健谈就是你的目标。有一天早上吃早餐的时候,孩子与你分享了一则学校里的佚事,这是关注和奖励的好时机,所以此时你要放下手机认真聆听,除非你希望她不再告诉你任何事情。让孩子感到快乐的干预行为可以用来塑造行为,这种奖励方法实施起来是非常困难的。父母需要耐心的等待孩子自发地做出所需要的行为,然后再予以强化,而等待会消耗父母大量的时间和耐心。

如何从消极情绪中学习和成长。其实消极情绪和积极情绪一样也能帮助我们学习成长。我们必须通过学习来克服自己的愚蠢和脆弱,通过害怕死亡来防止自己主动寻死。所以,虽然消极情绪令人不适,但感到受伤、恐惧、羞耻和恶心却可以保护我们免受伤害。人们很容易产生消极情绪,事实上,一个人从损失中体验到的消极情绪比从同等的收获中体验到积极情绪要更强烈。痛苦和焦虑比快乐和希望更有力量。

拒绝承担管教责任的父母以为他们可以避免子女教育中的必然冲突,因为他们不想当坏人,但是这并不能让自己的孩子免受痛苦。恰恰相反,社会的无情和冷漠只会给孩子施加更严厉的惩罚。你可以选择管教你的孩子,也可以选择把责任转交给严酷、冷漠的社会,而后者的行为动机绝不能与爱混淆。

为什么孩子需要服从?很简单。每个孩子都必须得到不完美的大人们的照顾,他们需要听大人的话,因为这样的行为更有可能换来大人真心的喜爱和善意。更好的情况是,儿童服从能够确保他们得到成年人最优的关注度,从而让他们当下和未来的发展都受益。虽然这样做要求很高,但是对孩子来说这是最有利的选择,所以服从行为非常值得倡导。

每一个孩子也应该学会娴熟地遵循文明社会的期待。这并不是说要盲目的服从,而是说父母必须奖励孩子的那些能够换来成功的态度与行为,并通过威胁和惩罚去消除会招致痛苦与失败的行为。父母要及时抓住每一个实施奖惩的机会,因为这方面的机会着实有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