匹诺曹不一定是坏孩子,孩子越早说谎,证明这两方面越出色

文 / 芽甜宝贝
2020-02-06 16:13

有很多父母发现,当自家宝宝长到三四岁后,孩子会开始编些瞎话了,那么恭喜,这其实是自家孩子长大的表现之一,大家只要做好正确的引导就行,而并不需要过度担忧。

大家都知道,诚实是一个人良好的品德,那么,说谎的孩子就是不招人喜欢的孩子,所以有些父母急于改正孩子的这个“恶习”,采取了激进粗暴的方法,其实大可不必,首先,我们应该要明白一件事,那就是无论是谁家的孩子,都会撒谎,而为什么会这样,我们就要了解孩子这么做出于什么原因了,下面给大家讲几个孩子撒谎种类的例子:

1,无意的撒谎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过,三四岁这个阶段的孩子经常说话语焉不详,说些让人摸不着头脑的事,给人在撒谎的印象,其实这可能是孩子分不清虚拟和现实,把梦中经历的事和现实混合在一起然后告诉了大人,让大人以为孩子在撒谎瞎编故事,然而孩子却都不知道自己说了“假话”。

其实这个阶段的孩子,由于其感受器官发展的不协调,导致其对客观事物反应的精确性不高,就拿小编邻居家一个小孩说说,这位小朋友一起经常爱看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有次在烧烤店碰到他父母刚好带着他出来玩,小朋友就指着烤架上的烤全羊问我,这是什么,我逗他说,这是喜羊羊,已经被叔叔抓起来烤掉了,孩子开始不信,后来在我不断的语言挑逗下,孩子哇地一声哭了,说不要看不到喜羊羊,要我不要吃喜羊羊。这就是孩子还幼小,一些反应器官没发育完善的表现。

除此之外,孩子缺乏概括表达能力也会造成“撒谎”,比如很常见的分不清左右,明明知道妈妈在左边,孩子说在右边,这其实是很大的孩子还会存在的问题,所以说这时候的孩子还非常单纯,大人不应该轻易给孩子贴上“撒谎坏孩子”的标签。家长们只要知道从此以后要加强引导孩子增强孩子对事物正确表达的能力就行,并不需要过分担心。

2,逃避惩罚,或出于恐慌的说谎

其实有些三四岁的孩子在和大人沟通中确实没说实话,但是大人完全没必要将这个当作洪水猛兽,据科学研究显示,孩子长到2岁会撒谎的以及达到20%,长到3岁会说谎的达到了50%,到四岁以后,包括我们几乎所有的孩子都会撒谎了,所以这是孩子常见现象,在育儿专家眼里,就跟我们孩子口腔敏感期时,孩子经常啃拳头是一样的。所以,大人们首先不要对孩子发脾气。

其次,我们要弄明白孩子撒谎的原因,还得从我们家长自身原因开始找,是否是我们的教育方式过于严苛啦?比如曾经在新闻上看过这么一篇报道,说有天下雨有个孩子在幼儿园里摔了一跤,弄湿了衣裤,结果回家告诉妈妈说是被老师叫出去罚站弄湿的,妈妈很气愤,以为真是老师不顾下雨天也要体罚孩子,就在家长群里面和老师吵了起来,后面幼儿园方面为了证明老师没有这样做掉监控视频给家长看, 这位家长才知道是孩子撒了谎,问他为什么要那样说,原来,是这位妈妈平时太洁癖,孩子弄脏衣服就会很生气,于是宝宝为了不被骂才那样说的。很多时候,孩子都是出于恐慌或者逃避惩罚的目的说了谎,这不代表是有道德问题,但是家长如果不希望孩子从此变得严重,也应该对症下药,自己的教育方式也要做出相应改变。

3,有意的撒谎,出于获得关注,或者模仿

据统计,孩子说谎,有67%是害怕他人嘲笑,有10%与儿童的想象和夸张有关,只有20%的孩子才是故意说谎。孩子通常在三岁以后会开始有自我意识,开始模仿大人们的言行举止,包括会观察大人的眼色行事,于是孩子说谎也就开始了,有时候甚至是无意间从大人们身上学来的,比如大人们经常说的一些善意的“谎言”,或者推脱某个邀请是的敷衍之辞,可能都会被孩子们学到,还有就是孩子想爸爸妈妈啦,装不舒服不去学校等等

其实,科学界对孩子们撒谎的现象也有进行过深入的研究,发现,孩子在撒谎的时,有显现出两个重要的相关因素:

第一,是情商方,孩子在撒谎前,一定对大人的情绪状态事先有过察言观色,掌握了一定信息后,孩子才会自觉有了底气而撒谎。

二,是自我控制能力方面,要编造一个很好的谎言其实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要求需要有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先要控制好自己的表情,还要对语言经过“精加工”。从一个人成长程度来看,孩子早说谎,反映了他的认知能力的提高,是孩子大脑高度发展的表现。这是说我们就要鼓励孩子说谎吗?不,说谎当然还是要我们加以调整的,这需要我们家长对孩子说谎的原因有了解,然后再加以引导,让孩子撒谎渐渐变少,最终朝好的方面发展。

如果说家长是园丁,孩子就是小嫩芽,嫩芽在成长过程中会长出坏的枝丫,这时候家长也不要吝惜出去枝丫。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