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30小时新生儿感染:除了教孩子保护自己,还有这些一定要知道

文 / 择学堂
2020-02-07 01:29

“妈妈,我不会吃小动物的,因为我还想看到它们。”我念完这个故事之后,朵朵看着我的眼睛,认真的说。

成年人在指责、在谩骂,孩子却从自己的视角,给出了纯真的解释——善待生命。

我又一次感觉到,我的女儿长大了。

昨天,我看到这样一则新闻,武汉儿童医院确诊了两例新生儿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

其中最小的确诊宝宝,出生只有30小时,宝宝的妈妈是新冠肺炎的确诊患者。

看到这样的消息,实在是心疼。当妈之后,我似乎变得脆弱了起来,看到这一类消息,心里就好像有把刀子在割我的心,割得生疼。

疫情之下,人人自危。

目前我们待在家中,不再增加患病人数,就是对这场战疫最大的帮助。

同时,我们也要学会反思,这次的疫情,能让我们从中吸取什么教训?我们又能教给孩子什么呢?

疫情期间,

我和朵朵是怎么过的?

到现在,离疫情公开已经十多天了。

我们一家人,除了朵爸会在食物不充足的情况下,去超市采购,其他人都保持着足不出户的状态。

在很早之前,我就和朵朵解说了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科普了什么是新型冠状病毒,以及它是怎样传播的,我们为什么到现在还不能出门玩耍。

朵朵意外的懂事,答应我会好好待在家里,还从视频里学会了戴口罩的方法,从此就把教其他人戴口罩,作为自己的责任,一遍一遍的教家里人戴口罩。

“爸爸妈妈,你们要这样做,鼻子这里要捏紧,不然就挂不住。”

“弟弟,你看我戴口罩,你看!”

朵朵很厉害的追着我们,要教我们戴口罩。

洗手的方法,也是她先学会了教我的,还很积极的帮我洗手。在朵朵的小手覆盖上我的手时,我从来没有这么强烈的意识到,我的女儿长大了。

她现在6岁了。

有独立的意识,有自己的想法和主张,能够适应周围的环境,还拥有了很棒的学习能力。朵朵之所以每天都缠着我们,教我们戴口罩、洗手,也许正是她缓解自己焦虑的一种方法。

朵朵嘴上没有说想出去,但是我知道她心里其实很渴望“自由”。

她总是会待在窗户边,默默的向外看。

我心里在想,幸好这些日子长沙有阳光,我们隔着窗户还能看到光明。

除了科普知识,

我们还要教孩子些什么?

这次疫情来势汹汹,我知道很多宝妈,都已经科普了相关的知识给自家孩子。不管怎么说,我们总得告诉他们,为什么这么久不能出门呀

但是除了科普病毒的知识、应对的方法,我们能教孩子的,不止这些。

01

不要因为一己私欲挑战自然

整个事件的起因,是有人吃野味,野生动物身上的病毒进入人体造成疾病,之后引起了大范围的传播。这个已经基本清楚了。

吃野味这件事,说实在的,很让人哭笑不得。有的人为了所谓的“营养价值”“壮阳”"高级身份",就盲目地追捧野味,以吃到野味而沾沾自喜。

但是,要知道,03年造成无数人死亡的SARS病毒,正是来源于野生动物。它的源头是云南的一种蝙蝠,中间宿主是野味市场中的果子狸,最终感染了接触和食用它们的人类。

我希望宝妈们,能够告诉孩子们,不要因为一己私欲,破坏大自然的平衡。

自然中的每种生物、每种植物,都处在一种精巧又微妙的平衡之中,牵一发而动全身,原本相安无事的生活,就因为人类的猎奇心理而被打破了,造成了这场确凿的”人祸“。

世间万物都是环环相扣,尊重大自然的循环规律,敬畏生命,也是为自己留下生存空间。

02

任何生物,都不应该有”恶心“这么一说

最近很多声音在批评吃野味这件事,可让我担心的是,大家把蝙蝠和”长得丑陋“、”看起来就恶心“”一看到这些动物就讨厌“联系了起来。

我知道大家批评的是吃野味的人,对野生动物没有恶意。

但孩子们不懂这些,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最亲密的老师。也许我们不经意间的一句“蝙蝠这么恶心,他们怎么吃得下去”,“那些野味那么脏,居然还吃”,就会影响孩子们对这些生物的印象。

这些话,可能会让孩子们有“生物是分美丑、生物是有恶心和不恶心这种区别的”这样的观念。

我更不希望孩子们,把这样的观念带入到生活中的人身上去。

长得”美“或”丑“,是从人类文化中产生的偏见,我不希望朵朵这么小就有这些观念。

所以在和朵朵解说的过程中,我都很小心的,没使用带有歧视意味的词语。

我希望那么喜欢看小动物绘本的朵朵,能成为对生命一视同仁的孩子。

03

人类并非无所不能,珍惜眼前的生活

这次的病毒事件,暴露了人类社会是如此的不堪一击。

我们引以为豪的社会制度,颇为自傲的经济发展,还有理所应当享受着的各种福利,现在都因为疫病,受到了相当大的影响。

很多餐饮企业都暂停营业,积压的食材要么是卖掉、要么是自行处理;还有很多养殖户迫不得已,只能看着精心饲养的家禽活活饿死;

很多旅游相关的服务,也全部都暂停了。以前人山人海的上海迪士尼,也早早的从1月底就开始闭园;

影视娱乐方面更不用说,各大商场都闭门谢客,电影全部撤档...

大型企业都是这样,个体户更不知道是什么情况。我家附近有一条小小的商业街,里面很多私人开设服装店、杂货店。

我突然想到,因为这场危机,它们不能开张营业,这些损失怎么办呢?它们的租金,又该怎样缴呢?它们在这场病毒危机过去后,还能再撑下去吗?

我告诉朵朵,我们是幸运的,还可以安然待在家里,静待危机过去。

还有更多的人,他们没有办法享受这样的”假期“,还有更多的人在这样特殊的时期,还要为了生活奔波,无从选择。

比起这些,我们现在的无聊,又算得了什么呢?最重要的,是珍惜眼前的日子。

04

人都有善恶两面,孩子也需要知道这些

这个“假期”,暴露出很多问题,其中的人性之丑恶可能让我们震惊。

武汉封城,处在疫区中心的武汉人被污名化,提起新型冠状病毒,大家都会条件反射的想起武汉。只要提一句”我是武汉人“,马上就会闻之色变,直接举报。

汽车牌照上的”鄂“,来电显示的武汉号码,甚至是淘宝显示的发货地”武汉“,都能引起一阵恐慌。

不仅是国内,在国外的朋友告诉我,新型肺炎在国外也引起了恐慌。海外华人的日子也不太好过,有的外国人对亚洲面孔,开始抱有些许敌意。

更别提,还有普通人家听信谣言,把宠物活活扔下楼,惨不忍睹。

负能量确实有,但是,正能量也是满满当当:

有忍耐着悲痛,为需要的人提供床位信息的家属;

一位88岁的老人,捐出了自己的所有积蓄,3万块;

武汉一名平凡的外卖小哥,在路边抽烟,听到楼上的小姐姐大喊了一声”武汉加油!“

这些事情还有很多很多,好的坏的都有。

我在和朵朵说的时候,没有刻意隐瞒负面的事实(当然语言上还是美化了不少),也没有夸张正面的信息。

我想让她知道,社会中的人形形色色,有好有坏,任何事物都不能一概而论。

写给孩子的

冠状病毒绘本

我给孩子们写了一册关于新型冠状病毒的绘本。

我希望孩子们能够从中得到启发,让善待生命的种子,从小就埋在他们的心里。

宝妈们可以在睡前念一念,也和孩子们讲讲,自己对这次疫情的看法。深入的交流,也是高质量陪伴的一种表现。

不要以为孩子还小,什么都不懂,说不定他们也有自己的想法,我们都听听看吧。


“妈妈,我不会吃小动物的,因为我还想看到它们。”我念完这个故事之后,朵朵看着我的眼睛,认真的说。

成年人在指责、在谩骂,孩子却从自己的视角,给出了纯真的解释——善待生命。

我又一次感觉到,我的女儿长大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