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教孩子这3种“中国式礼貌”,孩子看似很听话,其实伤透了心

文 / 小歆妈妈
2020-02-15 00:35

文章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教育孩子在中国来说可谓是一传承已久的学问了,许多中国父母有了自己孩子之后,教育要求也是变得比较严格的。毕竟“望子成龙,盼女成凤”真的可不是说说那样简单,他们也是有行动的。

在中国来说,普遍家长都喜欢懂事有礼貌的孩子,比如说孩子会问人呀,学习好呀,爸妈叫做的事情都能出色完成,这样的话孩子会让父母很有面子。但你知道吗?有些中国式的礼貌教育,其实对孩子也是会造成是伤害的,他们看似很有礼貌很懂事,但其实也是伤透了心的。

小生是一个可爱聪明的孩子,跟妈妈日常关系比较好,逛街买东西妈妈都喜欢带他去。有一天,恰巧是周末,他们去超市买货。在购买过程中,恰好妈妈晓兰遇见了自己多年未见的同学,是一个男的叔叔。晓兰很高兴跟对方打招呼了,于是也叫孩子叫人,“叫李叔叔”晓兰妈妈如是说。

可小生到底是孩子,跟这个李叔叔也是初次见面,看见李叔叔整个胡须邋里邋遢的模样有点害怕,并且李叔叔还是一个扎头发的男人,这让小生对他印象更不好了,晓兰在叫他打招呼的时候,他也不情愿。

晓兰多次叫小生叫人发现他依旧不叫之后,就火大了,情急之下就给了孩子一巴掌,说道“怎么这样没礼貌”。脸蛋很痛,小生哭了,但妈妈威胁到敢哭就不带他回家,最后迫于压力就叫了“李叔叔”。最后晓兰妈妈跟这位同学客气寒暄小会就离开了。

这个事情后,晓兰妈妈也没跟孩子道歉,这让他感觉很委屈,内心很受伤。去学校也总是有心事,也不喜欢跟陪朋友老师玩了,变得比以前更内向。

对于孩子来说,他们世界比较单纯,喜欢随心所欲。但对于大人来说,世界是有礼貌有顾虑的,如果孩子不照做,出于好面子就喜欢威胁孩子。但这样的方式真的不对,也请家长把一些中国式礼貌教育从孩子教育礼貌剔除,让孩子可以健康成长。

第一: 打招呼

父母是应该要教育孩子要懂事,懂得跟别人打招呼,这是礼貌标准没错,但不应该逼迫孩子打招呼。孩子虽小,但对于一些比较具有恐惧印象的会害怕,这时候逼迫他们,容易留下心理阴影,未来更害怕跟人打交道。针对这一情况,父母采取鼓励的方式会更好。

第二:大让小

在我们以前生活那一辈,小孩子中大的是需要让小的,但其实这个在现代社会来说真的不大好。这一的话会影响孩子的自信心,会变得不敢追求自己想要的。其实人人平等,男女老少都一样,针对大让小情况不存在,鼓励他们公平竞争,或者按照他们的方式来获得,不允许反悔。

第三:逼迫表演

大人似乎都比较喜欢孩子表演,这样看着小小身体表演节目确实是挺可爱的。孩子喜欢表演,喜欢在众人面前表演是好事。但若是孩子不喜欢,父母不要强迫,这样会让他内心抗拒。并孩子也是需要尊重的,过于逼迫会让他们心灵扭曲,长大之后也会变得不自信,不敢拒绝说不。

孩子是天使,不是家长炫耀的工具,我们需要教育孩子懂礼貌讲道德没错,但不要过于逼迫,委屈会让人心灵受伤的,效果也不尽然。

今日互动话题:你教育孩子的方式是遵从孩子还是逼迫?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交流!

————————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