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岁孩子趁着姥姥睡觉,想给全家“做馒头”,网友:贴心宝宝没错
文丨小熊娃妈妈(文章原创,版权本人所有,欢迎妈妈们转发分享)
孩子的好奇心都是比较重的,对于未知的事物都是比较感兴趣的,充满探究的欲望。模仿力也是孩子具备的能力,模仿大人的行为是孩子的天性,所以不少父母的不好行为也都会被孩子在潜意识中去学习,从而出现不好的影响。
当大人没有正确规范孩子行为的时候,孩子的模仿行为也会给家人带来不少的困扰,这些事情带来的麻烦也是不少的。

案例
前段时间看到网友分享了家中一件有趣的事情,惹得网友们都纷纷发表被逗乐的评论,甚至还评论网友家的宝宝是:贴心宝宝没错了。
故事是这样子的,小楠是个三岁孩子的妈妈,儿子平时生活中就比较调皮,对于外界事物也充满了好奇心,平时也经常会做出一些让父母找不到头脑的事情。这段时间,小楠因为工作繁忙的原因把孩子送到自己妈妈家里去待着,儿子也很乐意和姥姥姥爷一起生活。

有一天,两个老人带着儿子到公园中去玩耍,结束之后回到家后,姥姥就比较累,想休息一下,于是就到床上睡下了,留下姥爷一个人看管孩子,姥爷就坐在客厅中看电视,放着外孙一个人在房间里晃荡。
没想到的是,外孙一个人跑到厨房中玩起了面粉,还模仿起前几天姥姥给大家做馒头的动作,把面粉拿出来加入少量的水然后和起面来,但是小孩子哪里能够掌握正常的做馒头的技巧,很快厨房就被外孙搞得一塌糊涂,听到动静的姥爷就跑到厨房看到外孙的杰作,也是一时间哭笑不得。

外孙还模仿大人的口音,悄咪咪地和姥爷说:“姥爷别告诉姥姥,我要给她做馒头吃。”姥爷听完之后也心底一暖,虽然外孙做了坏事,但是是出于好心,也就默默地把这一刻给记录下来,并且传给小楠。
孩子模仿能力极强的原因
1、好奇心的存在
好奇心是一种比较神奇的东西,每个人对于未知的事物都存在一定的好奇心,成年人都无法控制自己的好奇心就更不要说是孩子了。
孩子看到别人去做一件事情,会觉得这件事情比较有趣,也就会去下意识的模仿,这也就是父母们不能在孩子面前说脏话、做坏事的原因,孩子会不经意间地模仿父母的行为。

2、天生存在的技能
模仿可以说是人类的本能,在模仿别人行为的同时完善自己的认知。在孩子出生的时候外界对于他来说都是空白的,孩子没有形成完整的认知,不了解事物的对或者错,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于是就只能去模仿父母的语言和行为来完善自己的认知。
那么,父母该如何保护孩子不被好奇心给伤害
1、刀具要妥善放置
刀具对于人体的伤害可想而知,孩子如果因为磕磕绊绊把刀具给碰下来砸到自己,或者拿出刀具来玩,那么后果是不可以想象的。父母要尽量把家中的刀具放在孩子不可能触碰的到地方,并且要固定要,妥善放置。

2、电源插座要保护得当
很多孩子的安全意识还不够完善,看到条状物体就想吃,看到有孔的地方就想伸手进去触碰一下,所以家中有小孩在的时候就要把电源插座保护起来,教育孩子不去触碰这类的东西。
3、家中玻璃罐子也得放置安全
玻璃罐子是比较容易被碰碎的东西,当孩子不小心撞到柜子的时候,柜子上的罐子可能就会掉落下来,这个时候就有可能伤害到孩子的安全。

育儿问题小熊娃妈妈帮,家庭教育很重要,孩子身心倍儿棒,我是@小熊娃妈妈,帮你解决育儿小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