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家办公,娃每天要喊800遍妈妈?让他自己玩一会的方法来了
孩子几岁开始能自己玩?
这种能力又该怎么培养?
——来自年糕妈妈编辑部叉姐的分享
前几天编辑部开线上会议,瓜姐读大班的孩子突然开始大吼:
我太孤独了!你们再不来陪我,我要掀桌子了!

(忍住偷笑的)我们纷纷报以理解和同情的关怀,而如何在家跟孩子和平共处,还能不被频繁打扰地干点自己的事儿,又成了大家讨论的一个重要议题。
当我表示我儿子刚刚自己画画一个小时、又搭乐高半个小时,正好够我写完一个稿子时,她们都非常羡慕我写稿子快……
喔,不对,是羡慕我儿子能够自己玩。

说真的,也许一个月前,还没人觉得这是一项多么了不起的能力,反正孩子的时间已经差不多被幼儿园、兴趣班、户外活动填满了。
而现在,当这一切都被叫停,当你不得不在家工作,或者,即使不用工作,也还要投入不少时间做饭、清扫屋子、刷刷疫情消息的时候,孩子的这项能力就实在太珍贵了。

说到底,哪怕没有这些现实需求,“能够自己玩”也是孩子协调能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经典教养书《你的 5 岁孩子》告诉我们,到了 5 岁,一个孩子想做的是和他能做的事达到了一个平衡。
也就是说,他想玩什么,完全就可以自己去找材料、协调资源、实现想法。
这次因为疫情,平时帮忙带娃的外婆来不了、爸爸要出门上班,大部分时候,我和5岁半的孩子完全处在同一个空间里,他玩耍,我工作、做饭。
当我渐渐找到共处、平衡的方式之后,也越来越相信,对孩子来说,自己玩的这项能力其实并不需要刻意培养。
家长需要做的,无非是给他充分的条件和自由,以及一点恰当的推波助澜。我是这样做的 ——
先把孩子陪爽了再说
游戏力创始人科恩博士讲过一个例子,有个需要在家工作的妈妈向他咨询“怎么才能不会一直被孩子打扰”,他的建议是:先和孩子玩。
那个妈妈和孩子玩了“怪物游戏”,然后说:你现在把妈妈变成工作的怪物好吗?孩子就大笑着送妈妈去工作了。
孩子关注当下的感受,他要妈妈陪就像渴了要喝水一样直接,实际的“我先陪你玩5分钟”,比“等我忙完工作再来陪你”管用。
这就是我们强调过很多遍的原则,你先满足他、然后才有可能请他满足你,这是一种相互尊重的默契。

对孩子来说,妈妈的这种态度很重要:我关注你、重视你,胜过其它事。
只有在这一点上得到确认,他才能够安心去玩点别的。
其实孩子大了,玩个乐高、做个手工什么的都能自己完成(玩得还比我好),对我来说,体现陪伴价值的方式,也在变得“精神化”。
孩子不上学、大人不通勤的特殊阶段,有一个最珍贵的副产品,是可以悠闲地一起吃早饭。⬇️

我会跟他聊很多现在发生的事,当然,是用他可感知的方式。
比如我告诉他,浙江有个年龄最小的感染者,才3个多月大的小妹妹,住在儿保的隔离病房里。
省儿保离我们家两个街口,是他每次生病会去的地方。
我跟他说:隔离病房爸爸妈妈都不能进去、护士要穿上隔离服去给小宝宝喂奶粉……最后你猜发生了什么事?嗯,这个小宝宝太能吃了,胖了好几斤!
小孩本来是在很担心的追问,听到这一下子笑了。
这个话题我们就聊了挺久,一直聊到他长大要当医生。因为长大要当医生,他又去画自己的病毒漫画,这够他早饭后忙活一阵了。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爱好,对家长来说,不管陪孩子干什么,有没有把他“陪爽了”的标准很简单:你有没有放下手机心无旁骛?你有没和孩子一起哈哈大笑?
如果有的话,这一天总不会过得太糟。
解释清楚你在做什么,让孩子有参与感
一开始在家工作,我儿子总是跑过来动我的电脑。
这种时候,越是吼“别动我电脑”,他就会越来劲是不是?
因为你被激怒的可笑样子,对孩子来说简直就是一种奖赏。
后来,我干脆先把“工位”让给他,开一个空白文档让他瞎打一气键盘、煞有介事地把他写的东西读出来。

很快我发现,花5分钟让他玩一会儿电脑,就能免去一遍遍跟他说“别动我电脑”的缠斗,甚至他还有了“我在帮妈妈写稿”的参与感。
同理,“妈妈不工作就没有钱,不能给你买玩具了”,这种话也没什么用,我宁愿选择坦白“我有个稿子没写完,很焦虑,还需要半小时左右的时间”。
比起笼统的“妈妈在工作你不能打扰”,更实际的还是解释清楚你在做什么、要多少时间,把他的等待也变成“给妈妈帮忙”。
如果“稿子急着要”没有用,我就再升级一下,“编辑已经提着大刀赶来了!你快找出最坚硬的材料做个盾牌,看能不能在门口挡一挡。”
这下他总有事忙了吧。
不要抗拒被打扰,用游戏的方式保持联结
就像你在办公室时,总有同事来喊你点奶茶炸鸡一样,在家工作,孩子也总会来找你的。
专注写稿的我,键盘上会突然出现一只僵尸:
“你是大僵尸,你的小僵尸被我打死了!”⬇️

我大概花了一分钟处理这件事:
“木乃伊僵尸复活!”⬇️

面对他的需求,我的办法就是保持在同一个频道,然后“能拖则拖”。
比如他想玩僵尸游戏,我建议他先更新一下地图。(这又花了半小时)⬇️

地图更新完了,我建议他先升级一下武器。(这又花了半个小时)
最后他肩上背着小僵尸、举着火把来了,我正要敲下最后一行字,于是我用超级遥控器喊了个暂停!⬇️

这下他被我定住了……大概 2 分钟。
他特别无聊的时候,我就让他玩藏宝游戏,先找到要藏什么、藏起来、画个藏宝图,这个过程他总也能折腾个半小时吧?
我只要间或喊一句,“我看到了!”“你暴露了!”最后花2分钟拿着藏宝图去找就行。
只要你在他游戏的频道里,就能营造“妈妈一直在陪我玩”的错觉。
他需要我的时候,就做一个“控制弹”发射到我的脖子上,然后我就成了听他指挥的傀儡。⬇️

“帮我找一块红色的乐高!”
“帮我拿一个酸奶!”
等控制弹“一不小心”从我脖子上掉下去了,我又变回工作怪物了。
切记,要智取,能用脑子就别用嗓子。这年头,保护好自己的呼吸道很重要。

最后,以上这些话看起来都很有道理,但有可能完全搞不定你的孩子,因为我也有很多搞不定的时候。
毕竟,一个小孩子最大的特点,就是要攫取你的注意力。
但经此一役,我们也许会明白,当你想做一件事却不断被人打扰时,是有多么烦躁无奈。
这么一想,平时你的孩子在自己玩的时候,你是不是那个不断喊停的人呢?
“来喝个水”、“小心点,别搞脏了”、“那边危险别过去”……这些话我们没少说过吧?
还有,我们的孩子平时的生活是不是被塞满了太多“应该做”的事,他们甚至都没有机会自己找点乐子对抗无聊呢?
事实上,如果你抱怨孩子不能自己玩,也许应该好好想想,你对孩子的干预,到底有没有边界?

给孩子充足的陪伴,有安全感的孩子才自由;不过度干预,自由的孩子才自主。
你有没有让娃自己玩一会儿的办法,评论区一起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