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出来的问题:认识婴儿摇晃综合征

文 / 小步在家早教北京
2020-02-22 01:20
"

宝宝哭闹时,忍不住抱起 TA 边摇边哄,这是很多宝爸宝妈的本能反应,也是我们最常见的哄娃方式。但是晃动的时候力度跟频率往往很难拿捏,稍不注意,宝宝就可能被“晃”出问题,比如婴儿摇晃综合征。

抱出来的问题:认识婴儿摇晃综合征


抱出来的问题:认识婴儿摇晃综合征

什么是婴儿摇晃综合征?


“婴儿摇晃综合征”,顾名思义,是摇晃出来的毛病,常见于小婴儿特别是6个月及以下的婴儿,指因婴儿受到持续大力摇晃而对脑部产生的损害,常在没有外伤迹象的情况下造成脑部损伤、出血、神经损伤等,可能会导致癫痫、学习障碍、精神发育障碍,个别的严重的摇晃可能会威胁生命或致死。

这里要强调的是,孩子的头并没有撞到门上或者别的什么东西上,外面看不到外伤,但脑组织却受到损害。大家可以想想一个瓶子里装上豆腐脑,然后用力摇晃瓶子,瓶子还毫发无伤而里面的豆腐脑早已七零八落了,你可以想象孩子的脑组织就像这脆弱的豆腐脑一样,大力的摇晃可以让孩子的脑组织受损伤。

抱出来的问题:认识婴儿摇晃综合征


在国际上,婴儿摇晃综合征经常是和虐童放在一起讲的,因为很多这种情况的孩子是大人在生气愤怒失去耐心的时候大力摇晃引起的,我们可以想象下那个场景,人的耐心都是有限度的,即便是对自己的孩子,情绪崩溃的时候有的家长会抱着孩子的肩膀大力摇晃,边摇边吼:别哭了!为什么不听话!不自觉地将怨气通过剧烈的摇晃孩子来发泄,悲剧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


抱出来的问题:认识婴儿摇晃综合征

减少伤害,从正确地抱孩子开始


家长在抱小婴儿的时候也要特别注意。孩子刚出生的那几天里,面对这么一个娇小可爱的新生命,你是怎么抱起他的呢?是不是有点笨拙,不知如何下手能把这个小宝贝从床上抱进自己的怀里?

抱出来的问题:认识婴儿摇晃综合征


家长有所忌惮是对的,刚出生和几个月内的小婴儿颈部肌肉力量还很弱,韧带弹性较差,颈椎也未完全骨化,对头部的控制能力尚未发育健全,因此在抱小婴儿的时候,一定要给予一定支撑,避免他的头部左右或前后摇晃。如果是横抱的姿势,要用手轻托住他的头部;如果竖抱,要用手托住他的头部和颈部,防止孩子摇头晃脑。

抱出来的问题:认识婴儿摇晃综合征

其他注意事项

了解了孩子的脑组织的生理特点和摇晃综合征的风险,除了在孩子哭闹时不要通过大力摇晃来哄宝贝,也不要在情绪失控时大力摇晃孩子,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不要让孩子头部大力震荡。

另外,给宝宝拍嗝的时候也要注意,一是三四个月以下的孩子注意保护好头颈部,给予一定的支撑,二是拍打时不要太用力,不要让孩子的头跟着一震一震, 建议妈妈在拍打宝宝背部的时候要把手弓起成空心状,轻轻拍。

抱出来的问题:认识婴儿摇晃综合征


有种情况,咱们可能忽视了,那就是宝宝在婴儿车里的时候,这时我们没有用手摇晃孩子,就容易忽视婴儿摇晃综合征,但如果让宝贝躺在婴儿车里走在特别颠簸的路上,也会让孩子的头部猛烈震动,可能造成损伤。所以,要注意尽量避免走在颠簸的路上,婴儿推车应有防震性能,安装有防震轮子或者缓冲装置。

总之,小婴儿特别是 3、4 个月以下的孩子,颈部力量弱,还不能很好支撑头部,脑组织脆弱,抱宝宝时要注意支撑好头颈部,不要摇头晃脑,哄睡时、哭闹安抚时、玩游戏时及其他生活场景中都要轻柔些,不要大力摇晃,以防引起看不见的损伤。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