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学博士:语言暴力会影响到孩子的大脑!妈妈别骂孩子了
住在我们楼下的小韩,性格比较暴躁,一言不合就火冒三丈,经常听到小韩一边扯着孩子上楼梯,一边敞开大嗓门的训斥孩子,考试又不及格,你说说你像谁,怎么这么笨,脑袋跟个木头疙瘩似的,不开窍。然而,回到家后,等小韩的火气消下去后,又觉得自己训斥孩子有些过火了,说出那么不堪入耳的话。
小韩就心软了,问孩子想吃什么,赶紧的给孩子做饭,给孩子榨爱喝的橙汁。小韩就是这样一个刀子嘴,豆腐心的妈妈。而小韩的刀子嘴背后其实隐藏着对孩子的语言暴力,很多时候语言暴力对一个人能够带来很大的伤害,万不可小觑语言暴力的杀伤力。
语言暴力,就是使用谩骂、诋毁、蔑视、嘲笑等侮辱歧视性的语言,致使他人的精神上和心理上遭到侵犯和损害,属精神伤害的范畴。
有些家长都是说自己的孩子像猪一样笨,或者是你怎么这么傻等等这类属于歧视性的语言。

有句老话是这样说的: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言一句六月寒,能够很充分地体现出语言的力量感。如我们敬爱的周总理不仅是一位近乎完人的伟人,更是靠着自己的个人魅力和超越常人的语言天分自由穿梭在国际社会上,为刚刚成立的新中国挣得了国际发言权。
不少网友也纷纷表示父母或者是老师对自己的语言暴力,成了自己一辈子都抹不去的伤痕,而他为什么不打别人,只打你?相信这句话是很多人心里的永远的痛。

菁妈之前有一个朋友的上初中的孩子被一群孩子围着打了,原因是开的电车太好了。听说现在的学生还有一些是看不顺眼的人就打,或者是他们自己的成绩不好,而看到有人学习成绩好的就打。所以这个为什么就打你,就打别人,还真的是一个千古难题。
如今很多的妈妈都偏向“虎妈” 的风格,说话很直接,不考虑孩子的感受和承受能力,更不顾及是否有旁人在场。只管自己畅所欲言的抒发自己的暴脾气和对孩子的种种不满。

妈妈们的语言暴力自己说得很爽,却极有可能带给孩子永久的伤害
1、打击孩子自尊心,更让孩子怨恨妈妈
前两天好友跟我倾诉心中的苦闷,说自己在家办公,利用空余时间给孩子辅导作业。结果孩子三心二意不认真,总是做错题,而这些数学题,已经是上学期学过的。这时好友很不耐烦就生气地训斥孩子说,你这种学习态度,就不用上学了,就在家玩吧,还省钱,长大后骑个脚蹬三轮车,扛上一把大扫帚去扫大街吧。
这时,好友家的孩子就用愤怒的眼神直勾勾的瞪着好友,不说话。顿时,好友火冒三丈,问孩子你什么眼神,你这种眼神是什么意思。孩子说,我恨你,你说的话太伤我自尊心了。

2、影响孩子身心和性格方面的正常发育
哈佛大学医学院马丁泰彻博士团队对多语言攻击带来的长期影响进行了大量研究。结果发现,当环境中充满了压力之后,大脑中胼胝体、海马回以及前额叶等区域,为了适应这种环境,就会转换成一种所谓的"生存模式"。
家长经常对孩子实行语言暴力,当时家长很爽,孩子也没明显的伤害,但是事实上孩子的伤口在心里,看不见的伤才是最伤,这样伤会造成孩子一辈子的伤害,导致孩子 出现胆小、拘谨、讨好他人等表现。
孩子心思单纯,对于语言都是直接的感受,家长鼓励的话可以让孩子信心高涨,而批评的话会让孩子觉得自己不行,这样的心理就直接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
著名的导演和演员姜文,就曾在讲述过自己从未得到过母亲任何的夸奖和鼓励,姜文说在自己满心欢喜地捧回奖杯时,母亲甚至连一眼都没看,更没有半句的夸奖。
等自己给母亲买了房子后,母亲从未去看过更未住过。母亲的态度让姜文很是不解,姜文自爆自己内心其实很有自卑感,因为从未得到过母亲的夸奖,一辈子都没有。

3、导致孩子不思进取,破罐子破摔
刀子嘴,豆腐心的妈妈们可能希望通过一些不堪入耳的话语来激起孩子内心的上进心,去努力的学习,提高自己,改掉坏习惯。但是,可能有时不太尽如人意,还会起到反作用。原因是,没有一个孩子喜欢听到无休止的批评和训斥的,孩子们都希望得到妈妈的夸奖和鼓励。
经常听到妈妈们说,每天告诉孩子写作业的时候要认真,笔顺要正确。但是,孩子每天都写错别字,妈妈开始每天训斥一通孩子。然而,并未起到任何的效果,更可气的是,错别字还变多了。

孩子们都很在乎妈妈对自己说过的每一句话,批评的还是夸奖的,可能孩子不爱听。但是,孩子都会在脑海里留下印象,有些话可能会一辈子。妈妈生气时不经意间脱口而出的一句话,可能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妈妈掌握说话技巧和良好的沟通方式更利于孩子成长
1、就事论事,不牵扯以往的过错
很多的妈妈们在训斥孩子的时候,都会不由自主地将孩子以前犯的错误一件一件地拎出来,不厌其烦地进行无数次的回放。这样只会延长对孩子的训斥时间,让孩子烦躁,愤怒。这就需要妈妈们在训斥孩子时注意,点到为止,不翻旧账。否则只会让孩子觉得妈妈很小气,只记得自己犯过的错,而不记得自己的优点。

2、注意说话的方式和语气
孩子考试不及格,不爱洗澡,爱吃零食等等,妈妈们看到孩子的这些行为后就会瞬间被点燃暴脾气,很容易说出伤害孩子的话。你属什么的呀,只记吃,不长记性,考这点分。整天只知道吃零食,不吃饭,看看体重都超标多少了,又坏掉了好几颗牙。
面对孩子的这些情况,我们先肯定孩子的努力(有些孩子自己是很努力,只是找不到方法)之后和孩子一起想想办法,怎么可以做得更好。
比如孩子考试考得不好,我们可以说,妈妈看到你确实很努力了,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次考试哪里还可以改进。一起检查试卷,鼓励孩子下次考试努力,取得进步。
孩子老是吃零食,可以让孩子观看一些长期吃零食引起的肥胖,长蛀牙的视频。

3、学会换位思考,体谅孩子的处境
我们都是从小时候一步步走到现在的,我们小时候也是经常犯错,也会受到妈妈的批评。也会有考试不理想的时候,也会因为不认真经常写错别字,不爱洗头,爱玩泥巴等等。
可能只是,我们长大成人后,已经忘记了自己的童年时光,忘记了自己也曾小错不断,大错偶犯,被老师罚站,被妈妈大声呵斥。当我们学会换位思考,体谅孩子的处境后,就会理解孩子的小心思,并学会收敛自己脾气,改变与孩子的说话方式。
由此妈妈可以收起刀子嘴,将刀子嘴变成口吐兰花的引导和鼓励,让自己循循善诱的温暖话语时刻回响在孩子的耳畔。一直鼓励和激励着孩子成长,让孩子拥有无穷的去面对困难和挫折的力量和勇气。

今日互动话题讨论:你对孩子说过不堪入耳的话吗?你认为语言暴力对孩子带来哪些伤害呢?欢迎妈妈们积极地参与讨论,并写下留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