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每个人都爱自己的孩子,但是我们爱孩子的方式却不一定是对的

文 / 一个男园长
2020-03-04 08:44

父母对孩子的爱是本能的,真正会爱孩子的父母,会鼓励孩子的独立,舍得孩子的离开,并且在孩子独立或离开之后依然爱他。因为孩子也是生命的个体,生命需要尊重。我们应该顺应孩子自然发展的规律,父母给予孩子爱的环境和自由的空间,不要管理孩子,让孩子能够自我成长。

虽然我们每个人都爱自己的孩子,但是我们爱孩子的方式却不一定是对的,当爱孩子的方式错了,或者爱过火了,给孩子带来的往往就是伤害而不是爱。有的父母把孩子当作自己的延伸,总想让孩子完成自己的心愿。总是想以自己的意志代替孩子的愿望。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们如何给予孩子良好的爱的环境?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很多父母给予孩子的爱可能并不正确。不正确的爱的方式通常主要有两种。

第一种爱叫做父母没有长大。很多父母本身就是不会付出爱的个体,他们自己都没有长大,所以没有耐心去关爱孩子。比如我们有的爸爸,下班回家,依旧只顾玩游戏,对家务不管不顾,还抱怨妻子有了孩子就不关心自己了。不但没有担当起爸爸的角色,自己还像个大男孩。

第二种叫情绪化的爱,也称为不正常的爱。就是老一辈常说的,亲开亲死,打开打死。这主要表现为父母开心的时候对孩子很好,不开心的时候就爱搭不理,甚至把孩子当成出气筒。

这两种不正确的爱的方式,都会在家中形成一种不健康的爱的环境。如果有一个长不大的爸爸,妈妈也许就会经常抱怨,于是孩子对爸爸就会不认同。如果父母给予孩子的爱是不稳定的,时有时无,这就会让孩子陷入焦虑和恐惧中,孩子很害怕失去你的关心,所以就会表现出一种特别依赖父母的状态。

如果爱孩子的方式是正确的,那么孩子就知道这份爱是稳定的,孩子知道他不需要刻意去讨好父母来获得关注,那么,他就会把精力放在发现和认识这个世界上。当父母的应该怎么做,才能够给孩子正确的爱呢?

两个养育孩子需要父母注意的事项。

第一个,要给予孩子充分的成长的机会,并让他感知到你的爱。当孩子想要尝试一件事情的时候,不要急着去制止,你只需要在旁边引导他安全地去操作就可以了。要让他时刻能够感受到你的关爱和鼓励。

第二个是控制好自己的情绪,让自己回归理性。这点是很多父母需要学习的。千万别拿自己的孩子比来比去。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们小时候最讨厌父母和别人比。所以不要再把这些情绪传达给自己的孩子了。我们要清楚这一点,这些你认为是对他好的话,其实很多是你自己的希望和你自己未能实现的愿望,而不是孩子真正想要的。把自己的意愿强加在孩子头上,是不是有点自私呢?

最后,我们需要做的是理解孩子并给他足够的耐心。成人习惯了使用权威,而孩子需要通过漫长的实践去自己建立规则。我们应该尊重成长的自然规律和法则,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孩子身上。尽量不要打着“为孩子好”的名义去代替孩子做事情。控制情绪,学会理解。

本文内容,是阅读中国著名的幼儿教育与心理学家孙瑞雪的著作《爱和自由》,第二章内容的思考。让孩子养成独立人格,以正确的方式面对社会,这也是我们给孩子自由的最大的意义所在。

你最终能走多远,取决于见识。始终坚信,幸福是目的,成功是手段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