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犯错时,别再拿“孩子还小”当借口了,小心毁了孩子!

文 / 南哥说小宝
2020-03-09 17:23

有句话说惯子如杀子,溺爱出逆子,强调的就是父母不能因为孩子年纪小就一味地顺从,这样孩子就会从家中嚣张神气的"小老虎"变为社会上的"猛虎",对孩子的成长带来诸多的不良影响。所以,别拿"孩子年纪小"当借口,过度关爱孩子。为了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父母一定要了解溺爱会给孩子带来什么样的危害。

案例:

表妹家的小孩今年3岁了,表妹觉得孩子的教育要从小抓起,比如在孩子发脾气摔东西的时候,她不会惯着孩子,而会告诉孩子这样是不对的,并要求孩子把扔掉的东西的放回原位。这样的要求其实并不过分,但她的丈夫和婆婆总是觉得她大题小做了,没等孩子开始行动,他们就先三两下把东西收拾干净了。不仅如此,婆婆还常常说道她:"孩子现在还小呢,不懂事,对孩子管这么严干什么?"表妹觉得很委屈,又因为丈夫和婆婆的态度开始质疑是不是自己做错了。

近些年来,因父母对孩子疏于管教或是过度管教造成的悲剧层出不穷,前有北大弑母案,后有湖南阮江12岁少年残忍杀母……这些案件的发生,让公众寒心又不解,但只要稍稍深入调查,就会发现,这些孩子,他们匮乏的家庭教育以及他们前半生的人生经历,确实令人扼腕叹息。

有很多人都曾经有这样的想法,孩子犯错之后,总是以“孩子还小”为他们开脱,可要知道正是因为孩子这时年纪还小,才是他们性格成型最关键的时期。如果家长在这个时期对于孩子放任自流不进行管教,不约束他们的行为,那么家长的这种失职,只会害了孩子。

身为家长的你,还在拿"孩子年纪小"当借口而忽视对孩子的正确教育吗?

1、 没有拘束的孩子会变得无法无天

如果家长总是认为孩子还小,就不对孩子进行应有的管教,那么自然也不能为孩子建立起应有的行为模范,对孩子的一味放纵,只会使他们变得越来越无法无天。这样的孩子因为没有拘束,所以他们在做事的时候,也没有界限感,只会“野蛮生长”。

2、 影响孩子的性格,伤害人际关系

相比于那些听父母话的孩子来说,在家长这种观念下长大的孩子,因为做什么事情都没有拘束,所以性格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很容易养成自私自利的性格,这样的孩子无论走到哪里,都是不受欢迎的。

3、 孩子变得离经叛道

如果家长从小就对孩子一昧的纵容,那么有朝一日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时,就会发现原来已经为时已晚了。因为这个时候孩子的性格已经养成,他们自由自在惯了,已经无法再接受别人的管束,也厌倦管束,家长要是过于强硬,甚至可能引发出一些严重的后果。

在教育孩子时,家长们应该学会使用“漏斗法则”,儿童教育不像日常漏斗的使用。它应该遵循从小到大的过程,就是在教育上选择先紧后松的方式,从最初的约束教育到后来给孩子自由发展的空间。只有从小就为他们树立好行为规范,孩子在长大后,才会少走弯路。只有从小就抓起孩子的教育,才能避免养出一个熊孩子。

家长们在使用"漏斗法则"的时候,有哪些要注意的点呢?

1、帮助孩子建立规则感

很多家长都认为孩子还小,听不懂大人的道理,家长们都希望孩子能够活得自由自在。其实不然,如果孩子从小就养成了好的习惯,建立一套属于自己的规则,为孩子立规矩,这并不是为了控制他们,而是为了帮助还能够更好的成长。

既然已经为孩子制定了规矩,那么就一定要制定处罚的规则,并且告诉孩子,在犯错误之后,就要接受惩罚。这样可以让孩子知道破坏规矩的后果,更好的帮助他们培养界限感,并且也不要因为孩子的哭泣而妥协。

惩罚孩子并不是让他们感到害怕,所以,以后不敢再犯,而是让他们真正知道自己错在哪里。所以当他们受到教育之后,家长们千万不要忘记关爱孩子,要让他们知道,家长在管教的同时也是爱他们。

2、鼓励和批评要相结合。

当孩子们犯错时,家长要懂得"狠下心来",对孩子进行教育和提点。这里提到的教育当然不是单纯地责罚,而是耐心跟孩子解说错在哪,更重要的是告诉孩子以后怎么规避错误。就算是"紧",也要适当,家长们要在鼓励和批评当中寻找平衡感。另外,当孩子需要鼓励时,父母的肯定也会是最大动力。满足孩子的情感需求,孩子才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永远要记得,一定不能对孩子放任自流,他们犯了错误就要接受惩罚,不要用任何理由为他们去找借口,不然这只会是害了自己的孩子。当孩子逐渐长大之后,父母再慢慢的放手给他们自由,先紧后松远比先松后紧要好的多。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