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敏感度的孩子有敏锐的头脑,好好引导能成为一种财富

文 / 婷妈alan
2020-03-10 17:12

文/婷妈alan

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疑惑:“从小到大都很注意跟孩子的互动,也经常找机会带他和小朋友一起玩,但稍微有人语气上严厉些,他就受不了了,甚至和人打招呼但人家没看到,被忽视了,他也会躲到我这里哭。”

是的,现在的孩子都非常聪明,同时,有些孩子的性格也会非常的敏感,比如比较在意别人说的话,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有时候一个普通的玩笑,也会觉得是别人有意针对自己……他们会闷闷不乐,会无缘无故发脾气,或者拒绝与人沟通等等。

孩子为什么会敏感?

每一个孩子的个性都会不同,其中有些孩子会表现得比其它孩子敏感,其原因可能是:

1、遗传

如果家长本身就是高敏感的人,孩子高敏感的概率会更高,直接反应在他们的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上。

2、家庭环境影响

家长的养育方式对孩子的个性形成会造成影响,许多孩子的“高敏感”、“玻璃心”都与其父母日常生活中的教养方式有关。

比如,孩子不小心磕到哭了,妈妈不断地唠叨、批评孩子,孩子在感统方面的高敏感加上妈妈的批评,两种情绪交织在一起,孩子更容易产生愤怒或其他情绪。随着时间的推移,就更加增强了孩子的敏感性。

不可否认,活泼、乐观的孩子更受欢迎,但是孩子的“高敏感度”不是性格上的缺陷。他们有敏锐的头脑,能比普通孩子捕捉更多的信息。

在家长的引导下,“高敏感度”也可以成为孩子个性特征。

1、感情细腻

高敏感度孩子的神经纤细敏感,能感受到更多细节,能更细腻地表达情感。他们严谨、体贴、善于倾听,可以成为更好的朋友。

2、想象力丰富

高敏感度的孩子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强烈的艺术灵感,拥有丰富的内心生活。

3、具有同理心

他们能敏锐地捕捉周围人的情绪,懂得为他人着想。

父母怎么对待孩子的高敏感度?

孩子的高度敏感容易被家长贴上“玻璃心”、“难带”的“麻烦”的标签,其实,孩子的敏感度没有好坏之分,取决于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态度和方式。

1、认同孩子的感受

如果孩子因为敏感而生气时,父母要了解他们的感受,不要盲目地认为孩子是在闹事,应该和孩子讨论如何解决当前的问题。

2、不过分评价孩子的行为

高敏感的孩子特别在意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会因为别人的评价陷入无限的苦恼中。

婷婷就是这样的人,她特别看重老师或同学对她的看法。当得到的评价过低,她会不断的自责,并且陷入消极情绪中久久不能恢复。

所以,我们要尽量避免对孩子的行为评价过高,应该引导孩子正确认识自己、多关注自己努力的过程,而不是简单的结果。

3、避免给孩子制造压力

很多家长喜欢拿“别人家的孩子”做比较,对于高敏感的孩子来说,这无疑是一种伤害,因为父母无心的比较,他们会觉得“爸爸妈妈不爱我”。

4、避免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

当孩子有情绪的时候 ,很多家长会强迫孩子不要哭,用自己的权威威吓孩子,这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家长要与孩子进行积极的讨论,引导他们说出自己的心理感受,给出适当的建议。

5、鼓励孩子多交友

父母要多鼓励孩子参与集体活动,或邀请同龄朋友来家里玩,培养孩子的沟通能力。

总结:

没有孩子是天生的“难搞”,孩子的高度敏感并不是性格缺陷,而是他们的个性特征。父母积极引导他们,细腻的心思、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这些也可以成长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种财富!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你的点赞、留言与转发,才是对我最大的鼓励。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婷妈alan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