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不信,家长踩了这些雷,孩子想优秀都难

文 / 加油呀妈妈
2020-03-12 00:39

随着社会不断地发展和科技飞速地进步,人与人之间的竞争也变得越来越强烈,为了孩子将来能够在社会上拥有一个立足之地,每一位做爸爸妈妈的都希望能够把孩子培养得十分优秀。现在很多爸爸妈妈为了不让孩子落后于同龄人,特别舍得在孩子身上花钱,争先恐后地把孩子送进名校。

其实,优秀的孩子从来不是比较出来的,而是爸爸妈妈用心培养出来的。家长的这些行为千万不要有:

1、过分看重孩子能力而缺乏素养教育

当自己的孩子在某一方面表现尤其突出,得到他人高度赞赏,甚至取得一定程度的成就之后,很多父母便会沉溺于发扬孩子的技能优点,从而缺乏了对素养的培养和教育。这也是育儿课题上的“偏科”。当孩子用能力换得父母对其他方面的包容后,他会觉得只要我做好,拿到成绩,其他方面是可有可无的。

2、没有注重孩子规则感培养

规则感不只是教会孩子要懂得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更要让孩子明白,自己在违反规则后是要付出代价承担责任的。

3、缺乏情商培养

情商的重要性在成人世界里不言而喻。可是很多父母没有也不懂如何培养孩子的情商。于是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缺乏了这一课。

有时候父母自己也缺乏情商,甚至会给孩子的道路制造出人为的障碍。

4、对孩子占有欲过强

对孩子占有欲过强是造成巨婴的首要原因。有些孩子都上大学了,妈妈还是这么操心,生怕孩子吃不饱穿不暖的。

5、父母过于强势

父母过于强势使得孩子唯唯诺诺,不敢表达自己的意见,只能龟缩在自己擅长的领域里,而使人生失去平衡。

作为父母,仔细分析会发现许多平日教育孩子里不小心会踩到地雷。那么到底父母应该如何避免踩到这些雷呢?

育儿中一定要把握住的几个底线

1、承认孩子是自己人生的主人

父母们要明白孩子才是自己人生的主人,父母不可能陪孩子走到最后,不可能帮助他们做完每一件事。越早教会孩子把握自己的人生,越早让孩子学着去面对这个世界,他们就会更加独立自主。所以父母一定要承认,孩子才是自己人生的主人,谁都不能越俎代庖,最好要收起自己的占有欲和控制欲,否则最后孩子可能还会恨你。

2、不但要让孩子学知识更要学为人

千万不能只关注孩子的能力和知识学习。许多父母很爱说:“你只负责好好学习,你的唯一任务就是学习,只要学习好了,别的事情都不用管。”结果导致很多孩子要么一心只读圣贤书,什么人情世故都不懂。有的孩子则因此觉得自己对家庭的贡献只有学习,从而缺乏对家庭和他人的责任心。所以,父母一定要教孩子为人。只有能力没有情商,成年之后反而无法适应这个社会的要求。

3、培养孩子的好性格

父母要明白孩子的性格有时候直接决定了他的道路。因此,一些好的性格一定要在孩子年幼时就加以培养,比如坚强果敢、大方自信。好性格是孩子日后面对风浪最大的内助力。

4、因材施教

父母一定要虚心地接受不同的育儿理念。虽然现在的育儿书籍汗牛充栋,但是没有哪一种可以通用于所有孩子。父母从心出发,了解认识自己的孩子,明白自己孩子的优缺点。然后因材施教,选择最适合孩子的那一种或者几种方式才行。

从孙杨的故事里,我们不妨看出,一个孩子再有才华,但是父母除了技能之外没有给予其他方面的培养,他的人生道路也总会遇见不小的波折。这也给广大父母们提出了警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