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结束,娃养废了!”多少亲子教育毁在不重视这件事

文 / 小步在家早教
2020-03-18 17:03

文 | 小步在家早教

来自清华、斯坦福,全球1089万家庭的选择,每天十分钟,养出聪明宝宝

这篇文章其实想跟你们聊聊“陪伴”。

这次疫情,给大家放了一个长假,不过这样一个憋在家里的长假对家庭关系来说是好事儿还是坏事儿还真是难说。前阵子看到一个新闻,西安民政局在复工以后天天被来离婚的人挤爆,预约都排到三月底去了……看来,24小时朝夕相处在一屋檐下一个月,对一些夫妻来说并不是蜜糖,而是砒霜啊……

离婚的当然是少数,不过吐槽因为在家待久了,开始对娃累觉不爱的父母可就不是少数了。

陪伴,果然不只是时间够就行的。

快乐且高质量的陪伴在这个时候更显得弥足珍贵。

先说说快乐。

陪伴不快乐真的不行。

云宝小时候有一个一起长大的好朋友叶子,就住在同一个院子里,两家人经常串门,她家是爷爷奶奶带孩子,叶子从小胃口不好,所以我每次去她家,都会发现她爷爷奶奶整天地在愁她吃饭这件事儿,愁完了早饭愁午饭,愁完了午饭愁晚饭……

她奶奶皱着眉头死盯着孩子一口一口往下吞的眼神啊,简直让我在旁边都吃不下去了。天天围着吃喝拉撒睡的事儿烦心,家里的氛围越来越压抑。

有一次,看不下去的我跟叶子奶奶说,我们来带着两个娃做游戏吧。

我带来了家里的小道具,教他们一起扮演收集果子过冬的小松鼠,带着小朋友们蹦蹦跳跳,翻遍了他们家,到处藏果子找果子,两个两岁多的娃娃笑得嘻嘻哈哈的,追着我使劲跑,爷爷奶奶在旁边也难得的露出了笑容。

我跟叶子奶奶说:“您看,让孩子动起来,多消耗一点,孩子就能多吃多睡,孩子开心,您也少操心。”

她奶奶握着我的手,眼泪都快掉下来了……

是的,我们真的应该让陪伴快乐起来。

再聊聊高质量。

高质量的陪伴一定是快乐的,但高质量的陪伴不仅仅是快乐的。

高质量陪伴,在我看来,有基础和高级两个版本。

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常调侃云宝爸爸之前的陪娃方式是“逗狗式带娃”,因为他实在不知道怎么陪娃,他就把陪娃当做很有压力的一件事情,亲亲抱抱举高高,陪上两分钟,最多读一本书,然后就实在不知道该干嘛了。

所以基础版本的高质量是你得知道孩子在各个年龄阶段都需要你怎么陪伴。

每一个孩子都生活在一个奇妙的世界里,想走进他们的世界,一方面要放下我们的身段、放慢我们的节奏,去观察他们、去试着从他们的角度一起观察世界;另一方面又需要我们提前储备知识,把一个个他们可能感兴趣、可能会需要的新鲜事儿放在他们面前,带着他们一起去探索和尝试。

那高质量陪伴的高阶版是什么呢?

是你知道你的陪伴会为他们漫长的人生道路点燃哪一盏灯。

举个例子吧:

你今天打算带孩子认识兔子,如果你只是拿出一张卡片教他认识了那只兔子,告诉他兔子跳着走路、喜欢吃胡萝卜,你可能只是给了他一些知识。

但是如果你带着他像小兔子一样蹦蹦跳跳地玩耍,像小兔子一样拿出一只胡萝卜认真观察,甚至还啃上一口,或者把胡萝卜切成条,让孩子从蒸屉的洞洞里拔出来……

在这个过程中,你让他亲身体验了什么是跳着走路,并且在和你开心的笑闹中联结得更紧密,收获了更多的安全感;

你让他去探索了胡萝卜的特点,用了一种方法以后再试试别的,第二种、第三种、第四种……在穷尽这些方法的时候,他收获了用灵活多角度的方法看待世界的思维方式;

你让他把胡萝卜条拔下来再插进去,他很可能一开始会拔得很费劲,或者拔下来了就插不进去了,懊丧地冲你发脾气,你温柔地安抚他的情绪,坚定地鼓励他继续尝试 ,这时候,他收获了抗击挫折的体验和能力。

来自亲密亲子关系的安全感、灵活的思维方式、抗击挫折的能力……这些,是你要为他的未来点燃的灯。当我们能够理解并有意识地为孩子们点燃这些灯,而不仅仅是看着脚下在走的路,我们的陪伴就可以被称为更高的高质量陪伴了。

让所有家长都能快乐且高质量的陪伴自己的孩子,是我创立小步的原因。

我到现在还记得,当我第一次提出这个方向的时候,很多企业家朋友批判我这太违背人性了,因为的确我们看到了大量的数据证明“互联网最容易赚钱的地方就是养懒人的地方”,爸爸妈妈想解放双手,想找别人帮他们带娃。

在家早教这件事,就算在教育理论上再怎么正确,也很可能是不成立的,或者说是一个很小的需求。

但我真的不这样认为,只因为一点——我坚信不会有一个家长不想好好陪自己的孩子。

我认为家长们虽然都有想偷懒的时候,但是更多的时候他们愿意为自己的孩子无私奉献,当我们给大家正确的陪伴方法,帮大家简化其中学习和探索的难度,一定会有人愿意去这样做的。

而事实,也真的就是这样,有一千万的家长们加入我们,一起在小步探索高质量陪伴的道路。

我相信,每一个在这里的家长都理解这样一个道理,有爱的家庭还需要会爱,而爱是需要练习的,陪伴是需要方法的。成长这条路上,真诚地希望小步能帮助大家每天成长一小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