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它是朋友”,妈妈把女儿养的鱼红烧了,女儿边哭边说:真香

文 / 甜橘妈妈
2020-03-18 17:04

孩子非常单纯,经常会把玩具当成是自己的小伙伴,还会对着小动物讲话,而且还会和小动物成为朋友,如果小动物去世了,孩子会难过很久,有时候就连家里的花死了,孩子也会哭一场。

孩子这样的举动十分可爱,也很有爱心,其实当孩子做出了这样的举动时,说明孩子已经有了“泛灵心理”,孩子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在这个阶段会大大提升,在生活当中,孩子会有一些天马行空的想法,有时候会把现实与幻想搞混了,所以孩子就会把一些小动物当做是自己的朋友,认为小动物能够听懂自己说的话。

妈妈把女儿养的鱼红烧了,女儿边哭边说:真香

玲玲有一个特别可爱的女儿,今年五岁了,女儿平时古灵精怪的,经常说出一些让人哭笑不得的话语,也会做出一些让人感到很有趣的举动。

一天,玲玲去市场买了一条活鱼,打算晚上做一道“红烧鱼”,当她把鱼带回家之后,被女儿看到了,女儿赶紧跑了过来,并且开始仔细研究起了这条活鱼。

就在玲玲打算做鱼的时候,却被女儿拦住了,女儿说这条鱼很可怜,自己要把它养活,不让妈妈杀鱼。

不管玲玲怎么说,女儿就是捧着鱼不撒手,无奈之下,玲玲只好同意女儿养这条鱼,并且还给女儿找了一个盆,专门用来养鱼。

玲玲以为女儿过几天就会把这件事给忘了,但是让她意外的是,女儿对这条鱼很用心,每天都会去看鱼。

玲玲觉得如果再不做这条鱼的话,鱼就死了,到时候就不好吃了,于是她趁着女儿不注意的时候,把这条鱼给红烧了。

当女儿发现的时候,妈妈已经把这条鱼做好了,女儿忍不住大哭了起来,而且一边哭一边说:“我和它是朋友,你怎么能这样对待它。”

女儿的话一出,玲玲感到很意外,没想到女儿已经把鱼当成了朋友,她感到有点愧疚,突然觉得自己不应该把鱼杀掉。看到女儿大哭的模样,玲玲很心疼,可是鱼已经做熟了,无法重新活过来。

玲玲夹起了一块鱼肉,然后递给女儿,没想到女儿吃了一口之后,突然停止了哭泣,玲玲问道:“好吃吗?”女儿边哭边说:“真香。”

有了这道美味的红烧鱼,女儿不一会就吃掉了一碗大米饭,然后把饭碗递给妈妈,说道:“妈妈,真好吃,我还想再吃一碗。”玲玲突然感到哭笑不得,刚刚还在哭着说鱼是自己的朋友,现在却吃得这么香。

很多孩子到了2-7岁的时候,都会产生“泛灵心理”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幼儿期的孩子,特别是三四岁的孩子普遍存在一种独特的心理现象———泛灵心理。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家长完全不需要过度惊慌。

孩子具有“泛灵心理”会有哪些表现?

1、会把玩具或者小动物当做是自己的朋友

如果家长发现孩子经常和玩具说话,或者拉着家里的小狗一起跳舞,那么孩子可能已经具有了泛灵心理。孩子会觉得玩具或者小动物和自己一样有思想,也能够听得懂自己所说的话。

2、喜欢自言自语

小孩子的想象力特别丰富,如果孩子突然变得喜欢自言自语,一会把自己想象成动画片里的人物,一会又模仿电视剧里的台词,那么就说明孩子具有了泛灵心理。孩子有了这种心理之后,想象力会变得特别丰富。

3、变得“玻璃心”

当布娃娃掉在了地上,孩子会马上把布娃娃抱起来,然后不断“安慰”着布娃娃,还会给布娃娃“揉揉”。孩子具有了泛灵心理之后,会变得“玻璃心”,孩子会认为自己的这些朋友很脆弱,和自己一样怕疼,经常会安慰它们。

孩子有了这种心理之后,家长应该怎样做?

1、通过拟人化的方式去与孩子对话

孩子的好奇心很强,当孩子有了泛灵心理之后,会对很多东西都感兴趣,当孩子提出“为什么”的时候,家长可以通过拟人化的方式去与孩子对话。比如孩子问:“鱼身上为什么会有鳞?”家长可以这样回答:“鱼鳞就是鱼的泳衣,它生活在水里,需要泳衣的保护。”

2、培养孩子的爱心和同情心

孩子把玩具或者小动物当做是自己的好朋友,其实是一件好事,家长可以趁着这个机会去培养孩子的爱心和同情心,告诉孩子要保护小动物、爱护花草树木,因为它们和我们一样也有生命。

孩子有了泛灵心理之后,家长需要注意什么?

1、不要教会孩子推卸责任

当孩子摔倒了之后,有些家长会去用手打“地面”,孩子撞到门上,会去使劲打门,其实这样的做法是错误的,具有泛灵心理的孩子,会认为家长的这种做法是在替自己“报仇”,孩子慢慢会变得喜欢推卸责任。

家长应该让孩子从自身找原因,是自己摔倒的,责任在于自己,不应该把责任推给对方。

2、不要给孩子讲恐怖故事

如果孩子有了泛灵心理,会很难区分现实与虚构,如果家长给孩子讲恐怖故事,或者是故事的情节当中有一些恐怖元素,会让孩子感到很害怕,甚至会出现幻觉,对孩子的成长很不利。

家长应该对给孩子讲一些积极向上的故事,让孩子在脑海中形成美好的画面,这样做可以锻炼孩子的想象力,对孩子的大脑发育也会起到一定的帮助。

基本上所有的孩子都会经历这样的阶段,家长不要担心,但也不要太大意,如果在这个阶段能够引导孩子,可以让孩子变得有爱心、有同情心,对以后的成长会产生一定的好处。

我是甜橘妈妈,是一名两岁宝宝的妈妈,每天都会和大家分享实用的育儿知识,如果您有育儿方面不懂的问题,可以与我交流。本文由甜橘妈妈原创,欢迎分享与转载。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