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超市孩子偷吃车厘子:过年了,这些规矩最好和孩子提前讲清楚

文 / 松达妈妈
2020-03-24 19:33

“妈妈妈妈,我想吃那个黑黑的水果!”

昨天开心爸爸和开心逛超市,经过车厘子展台的时候,正好有一个小男孩,指着一盒盒的车厘子,和妈妈说。说实话,每到过年的时候,都是车厘子大批上市的时候,饱满的果肉诱人的色泽扑鼻的香气,不管买不买,经过的人都会驻足看上几眼。

但是车厘子着实不便宜,之前在水果摊问的时候都已经48元一斤了,超市经过了包装就更加贵了,要60块一斤,简简单单的一小盒子就要50块。虽然说没多少钱,但是仅仅只是买回这一点点车厘子的话,性价比着实不高。

这位妈妈呢,看了看价钱,然后耐心的和孩子说“宝贝,这个车厘子太贵了,而且50块只能买一小盒,都不够宝贝吃的呢,要不我们过去看看香蕉?”说完就自己往前走了,完全没看到孩子还停留在车厘子前面,并且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拿起了一颗,放到了自己嘴里面。

结果这一幕被旁边的售货员看到了,一把抓住这个小男孩,大声的喊着“这是谁家的孩子!大过年的跑超市来偷吃了?“声音很大,一会就聚集了一大堆顾客,大家都看着这个售货员和她抓着的小男孩。

这时小男孩的妈妈也过来了,看到这一幕她就明白了事情的原委,二话不说走到孩子前面,护住孩子然后和售货员说,”谁说我们是偷吃了,我们要买车厘子,孩子先尝一下味道”,说着她又伸手在展台里抓了一把,“这些再加上刚才孩子尝的那一颗,我们都买了!”

其实类似的事情经常会发生,孩子的自控能力不强,看到喜欢的东西恨不得马上就要得到。

如果爸爸妈妈没有及时买,或者说这个东西很贵不要买了的时候,得不到满足的他们很容易就会用自己的方式去“获取”,如果再碰上一个比较较真的售货员,就会发生上面那种尴尬事情了。虽然说上面那位妈妈的处理方式很科学,既维护了宝宝的尊严,又借此给宝宝了一个很好的教育,但是偷吃这个行为本身是不对的,爸爸妈妈事后还是应该对孩子进行科学的教育的。

孩子在超市要东西,爸爸妈妈该如何教育

一般来说,带孩子去超市,最有可能发生的就是两件事,孩子偷吃超市的东西以及孩子看上了某样东西,不给买的话就大哭大闹无法收场。那么,针对这两种情况,爸爸妈妈该如何教育孩子呢?

先说偷吃超市东西这件事。

实际上,很多时候所谓的偷吃,在孩子看来并不能算是偷。年纪不大的他们甚至都不知道,偷是什么意思,他们只是本能的以自我为中心,觉得什么东西都应该是自己的,只要自己想要就应该得到。一旦爸爸妈妈没能满足他们的要求,就会用自己的方式来获取,而这种方式更多情况下就是“偷”了。

所以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不能沿用以前那些教育方式,而是应该先帮助孩子建立起一种规则思想,那就是超市或者商场,是一个卖东西的地方,我们想要的时候,还是应该一手交钱一手拿货,这样才是正确的方式;另外还应该告诉孩子,并不是什么东西都要买回自己家里面。毕竟爸爸妈妈的钱是有限的,应该花在更加重要的地方上。

这样才能潜移默化的改变孩子的思想,进而改变孩子的行为。

再说去超市,不给买东西就大哭大闹这件事。

这种情况也是经常发生,特别是在开放式的超市内,很多做工精美的玩具孩子都是爱不释手,拿起来就不舍得放下了。如果爸爸妈妈不给买的话,很多孩子直接就是大哭大闹,甚至躺在地上不走了。

遇到这种情况,爸爸妈妈一般来说有这几种解决方式:

耐心细致的和孩子讲道理,直至其平静下来,乖乖的跟着爸爸妈妈走;

直接简单粗暴的把孩子拉走,告诉他越是哭越不可能买;

和孩子投降,乖乖给孩子买了玩具了事。

其实这几种解决方式都不是很好,比如第一种的话,孩子情绪激动起来的话,一时半会很难平静下来,而且就算是孩子平静下来了,也很难马上接受爸爸妈妈的道理;第二种的话,存粹是以暴制暴,既没有告诉孩子为什么不能买,又给孩子做了一个不好的示范,对孩子的成长影响是很大的;第三种就更加不可取了,开始不买爸爸妈妈肯定是有自己道理的,而之后又投降买了的话,无异于在告诉孩子,爸爸妈妈并不是不给你买,而是在等你哭闹呢,只要你一哭闹就能够得到玩具了。

是不是,这几种方式都不是很好呢?那么如何解决才算是正确的方式呢?

其实也很简单,爸爸妈妈只要做好这3步就好了。

第1步,要求孩子好好说话。

这一点也是开心爸爸对开心的要求,不管是什么想法,都要好好说出来,如果仅仅是用哭闹的方式的话,再应该买的东西也是不会妥协的。只有当孩子明白“哭闹并不能解决问题,想要玩具还是要说服爸爸妈妈”这个道理之后,才能够更好的交流。

而只有能够很好的交流时,才能平静的说服孩子。

第2步,去超市前做好规划。

一般来说,在去超市之前开心爸爸会和开心做好规划,比如我们这次出去是专门买肉的,你可以去看看玩具,但是玩具不在我们的采购范围内,就算是再好玩再合适的玩具,这次都不能买。

当然做规划的时候也可以考虑到孩子的想法,比如隔几次就给孩子一个买玩具或者买零食的机会,可以按照他们的想法来选择其中之一。这样的话,就算是孩子有哭闹的意思,只要爸爸妈妈说出之前的规划,就能够很容易的说服他们。

第3步,合理奖励。

这一点其实也很重要,孩子如果能够遵守之前的规划,并且能够做到好好说话的话,爸爸妈妈还是应该适当的给予孩子一些奖励的。毕竟做到这两件事情,是需要很强大的自控能力的,孩子能够做到,说明他们还是下了不少功夫的,孩子这种积极主动的精神,就值得爸爸妈妈们鼓励表扬的。

一般来说做好这三步,再带孩子去超市的话,大哭大闹的情况就会很少见了。

这几件事,去超市前最好告诉孩子

当然,带孩子去超市还有不少的意外事情出现,所以需要提前告诉孩子的事情还有不少,比如:

跟紧爸爸妈妈

不管什么时候超市都是人满为患的,在这种场所中,只要爸爸妈妈一个不注意,再加上孩子调皮很容易出现走丢的情况。而在这么多人的场合之中,想要准确无误的找到一个孩子,真的是太难了。开心爸爸带开心逛超市的时候,就经常听到谁谁谁的爸爸妈妈请到广播室认领孩子之类的广播,说明孩子再超市走丢还是一件很常见的事情。

至于如何防范这一点,提前告诫孩子跟紧自己是一方面,另外的话可以选择比较合适的方式来做到这一点。比如开心爸爸经常把开心放在超市手推车的孩子座位上,这样的话,开心就不能够四下奔跑,出现走丢的情况了。

带小一些孩子去超市的爸爸妈妈们,不妨试试这个方法。

和孩子说清楚消费的内容

其实这一点开心爸爸在上面也提及到了。

每一次去超市之前,都应该和孩子约定好,我们这一次去超市主要是采购一些什么东西,估计花销是多少。这就要求我们更多的聚焦在我们想要的东西身上,而不是看到什么就要什么,否则的话很容易出现,想要的东西没买到不想要的东西却买了很多的情况。

这种教育还能够让孩子养成理性消费的好习惯。

告诉孩子遵守规则

超市本身就是一个公众场合,一些公众场合需要遵守的规则还是应该告诉孩子的。

比如不要四下乱跑大喊大叫,四下乱跑的话会和其他的顾客发生碰撞,或者会碰到货架上的东西;大喊大叫的话则是会影响到别人的购物体验,都是不好的。

比如结账的时候要排队,每次超市结账的地方总是人山人海人满为患,但我们也应该教育孩子要遵守规则,排队一个个的结账,这样才能做到效率最大化。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