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小孩来说,和大人打招呼有多难?

文 / 芝麻育儿
2020-03-24 19:38

天气转暖,疫情过渡平稳,

周末久违的小伙伴们又见面一起玩耍了。

彼此见面都热络的打着招呼,

可是我家的小孩却缩在家长身后

一言不发。

跟阿姨、叔叔打个招呼就那么难吗?

小孩见人不打招呼,我该怎么办?

孩子不爱打招呼 ≠ 不懂礼貌

很多人认为孩子不爱打招呼就是不懂礼貌,其实并不是这样的。5岁以下孩子的社交意愿一般都是以自我需求为中心,他们并不能完全理解“打招呼”这件事所关乎的人情和情面。如果心情好,愿意听爸妈的话跟人打招呼,那就皆大欢喜。如果还没做好准备,或者心情不好,那自然就不会打招呼了。

孩子2岁以后,开始意识到人与人之间亲疏有别。见到不熟悉的人,要打招呼问好,要亲亲抱抱,对孩子来说太难了(见人第一面就主动打招呼,自来熟的孩子真的很少很少)。想想你自己,看到不熟悉却认识的人,是心甘情愿发自肺腑地想去打招呼吗?还是被礼仪约束礼貌性地说声“你好”然后寒暄客套一番呢?

孩子不爱打招呼,不是不懂礼貌,那是不是就可以放任不管了,也不是!真叫你不管,估计你也会来找芝麻酱理论的。那面对孩子不爱打招呼这个难题,爸妈应该如何应对呢?

“在家里怎么教你的?见人要打招呼呀”


不要强迫孩子打招呼

“再不叫阿姨,妈妈不给你买玩具了啊”;

“真是没礼貌,平时妈妈怎么教你的,快叫阿姨好”;

“大家都不喜欢不打招呼的小朋友哦”;

“小孩子不可以这么没礼貌,快叫叔叔好”

……

孩子不打招呼,爸妈觉得没有面子,就会各种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或直接威逼利诱孩子,这其实都是对孩子的强迫。有些孩子可能会听爸妈的话怯怯的打个招呼,但潜意识里会更加排斥“打招呼“这件事,甚至认为与人相处是一件有压力的事情;还有些孩子,在爸妈的强迫下逆反心理出来了,不但不打招呼,还大哭大闹。

如果各位爸妈真的希望孩子建立起社交自信,那就一定不要强迫孩子打招呼。只要孩子没有做出无礼行为,那就坦然接受孩子的“打招呼”或“不打招呼”

芝麻酱想说,孩子不爱打招呼,虽然爸妈当时确实会有点面子挂不住,但真的不用太在乎,手机互联网时代,大家都是金鱼记忆,要关注的事儿太多啦,不会有人对你家孩子没给他打招呼念念不忘的!!

“小孩子不可以这么没礼貌,见到人要打招呼问好呀”


不要随意给孩子贴标签

孩子不打招呼,场面固然尴尬,但比起尴尬,更可怕的是爸爸妈妈随意加上的一句看似解释的话,“我家孩子就是内向“,“我家闺女就是胆小”,有些爸妈甚至还当场批评孩子“不懂礼貌”。

“内向”、“胆小”、“不懂礼貌”,这些随意给孩子贴的标签,从爸妈嘴里说出来的那一刻就打击到了孩子,伤害了孩子的自信心。自己不打招呼,爸妈不高兴,对此孩子心里是很清楚的,如果这时爸妈再给一个负面评价、指责,孩子只会更加胆小,并且讨厌“打招呼”这件事。

提前跟孩子沟通“打招呼”这件事

如果要出去拜访亲友,或者有人来家里做客,一定要提前跟孩子沟通好“打招呼”的事,让孩子做好心理准备,也给见面后的“友好热情”打下基础。提前沟通的越详细越充分越好~

“中午妈妈带你去见刘阿姨,她是妈妈的好朋友,待会儿你见到刘阿姨跟她打个招呼,好吗?”

“晚饭时张叔叔会来家里吃饭,他是爸爸的高中同学,也是爸爸的好朋友。你见过张叔叔一次的,记不记得?张叔叔会和你问好,你回答叔叔好就可以了,好嘛?”

沟通的同时,别忘记表明立场,“不想打招呼也没关系,爸妈理解和支持你的决定哈”。做孩子的坚强后盾,让孩子对将要发生的事情有所预期,同时也有底气去面对,“反正不管怎样,爸爸妈妈都是和我一条战线的”。

爸妈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以身作则,给孩子良好的示范

想让孩子学会跟人打招呼,最关键的是,你要尊重孩子,并且以身作则,给孩子良好的示范。

碰到认识的人,主动热情的打招呼;别人跟你打招呼,你要热情地回应。总之一句话,你希望孩子怎么做,那你就先怎么做。孩子在耳濡目染中慢慢就会学会打招呼这种行为。

通过绘本给孩子讲道理

绘本是给孩子讲道理的好工具。如果孩子不爱打招呼,可以和孩子一起看些行为习惯养成类的绘本,如《打招呼》、《我会打招呼》、《你好,小熊》等。相比于爸妈的说教,孩子更愿意模仿绘本里的可爱卡通。如果没有类似绘本,那普通的绘本也可以,如果孩子对绘本里的某个形象(如小兔子)特别感兴趣,那你就可以教孩子跟小兔子打招呼,“小兔子,你好”……

孩子不爱打招呼,爸妈要淡定,

要给孩子时间去学习社交礼仪,慢慢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