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环境,成就不同的未来。教育孩子得环境很重要

文 / 杏妈育儿
2020-04-05 16:41

此为原创文章,欢迎个人转发,未经许可请勿抄袭。

常常听到有些家长“爆料”自家孩子,各种抱怨和不满意,不绝于耳。其实,这些父母也不是不爱自己生的孩子,只可能是出自对孩子的“成材心切”,也可能是想宣泄一下自己内心的焦虑。

尽管对这种解释,笔者表示理解,可说句真心话,一个孩子的性格形成,未来对于生活的幸福感知度,真是和他成长的环境关系重大。

比如下文中的小苏寒。

苏寒是个七岁的小男孩,刚上小学一年级的他被同学和老师普遍评价为太过老实。

七岁,这样的评价,早在孩子上幼儿园的时候,家长就已经有所耳闻,只不过,从未放在心上,因为孩子在家里有父母保护,在幼儿园还有幼儿园老师保护。现在不同了,小学一个班,52人,只有一个老师,这就将苏寒的问题暴露得清清楚楚。

别说当妈的当爸的不着急,苏寒妈妈偷偷哭过好多次呢。

寒假要到了,乡下的奶奶突然打电话来,邀请苏寒来乡下玩。

爸爸也表示同意,妈妈自然不好反对,嘱咐爸爸给苏寒的作业带好,亲自将孩子送去了奶奶家。

奶奶家虽然地处偏僻但是环境优雅宜人,周围有山有水,民风淳厚。

本来妈妈也想借此机会好好享受一下“桃园”清净。可单位一个个电话催过来,妈妈只能告别儿子和奶奶,独自往家里赶。

话说,苏寒在奶奶家的生活是惬意的。

奶奶可不像妈妈那么严格,她总是很慈祥很和蔼。

爷爷也仿佛是一尊乐佛,总是笑呵呵的毫无脾气。

起先,苏寒还待在奶奶家的院子里,可很快,就有邻居家的孩子找上门来,再以后......

妈妈来接苏寒的时候,已经有奶奶的邻居来告状了:“你家这苏寒也太厉害了,现在都成了村子里的小霸王了,昨天带着一群孩子,把我儿子堵在院子里都不敢出去。”

什么?这让苏寒妈妈大吃一惊。儿子可是老师眼中的“懦弱”者啊,胆子小的像蚂蚁,面子矮的还没有手掌大,他这样的性格怎么可能会成为“霸”呢?

带着这样的疑问,妈妈来到奶奶家的院子前,不过,她可不是在院子里看到儿子的,而是在邻居家的房顶上。苏寒在内的几个孩子正在人家屋顶上偷偷的掀瓦片,直到这家人有了察觉,出来看见孩子们,破口大骂。

不是亲人所见,苏寒妈妈怎么会相信,这还是自己的儿子苏寒吗?其实,孩子的性格形成,生活习惯的形成,不仅仅有赖于父母的基因和孩子与生俱来的特点,更和家庭的教育和环境影响息息相关。

1.城里的孩子之所以胆子小,这和一家一个孩子,缺乏和其他小朋友的交流有些关系。另外,独生子女往往是父母宠爱的对象,由于各种各样的过分保护,导致孩子不能经受挫折,同时,他们也恐惧于独立面对问题,更无法独立面对困难。

2.乡下的孩子,父母多半进了城打工,有老人带大的孩子往往缺乏应有的教育和管理,所以他们更自主也更自由,更随心所欲。这时,孩子与生俱来的性格和特点就暴露出来了。

看来一个孩子能从“老实”到“村霸”,还真不是什么神奇的力量,而是取决于“教育”二字。你也同意这种看法吗?

如果觉得文章对你有帮助,请点赞转发一下吧。在育儿的路上,我们都是新手,如何更好照顾孩子,可以关注我,和我一起探讨育儿路上的那些事吧。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