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父母,懂早教
1、掌握基本早教理论
A、 什么是早教?
早期教育 是指孩子在0-6岁这个阶段,根据孩子生理和心理发展的特点以及敏感期的发展特点,而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培养,为孩子 多元智能 和 健康人格 的培养打下良好的基础,侧重开发儿童的潜能,促进儿童在语言、智力、艺术、情感、人格和社会性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B、为什么要进行早教?
大脑体积的增长:
1. 出生时,婴儿大脑的体积是成人的 50%
2. 3岁时,儿童大脑的体积是成人的80%
3. 孩子出生时的脑细胞是成人的2倍
美国临床心理学家布鲁姆,经过20多年的时间,对1523名婴幼进行跟踪观察实验,发现了儿童智力发展的规律:
0-6岁是孩子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孩子年龄越小,智力发展越迅速。
现代脑科学、心理学研究表明:0-6岁是人的大脑发育最快的时期,是人的一生中最重要的时期。
C、为什么要进行早教?
1)、因为在生命最初的几年是脑发育变化最迅速的时期,而且大脑的可塑性很强大脑处于在一个高速发展的状态;
2)、因为学习和经验的累积会促进大脑各项能力的发育;
3)、因为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存在着敏感期。
2、抓住敏感期
敏感期的定义
敏感期:一般跨度是0—12岁,最主要是指在0-6岁的成长过程中,儿童受内在生命力的驱使,在某个时间段内,专心吸收环境中某一事物的特质,并不断重复的过程。 顺利通过一个敏感期后,儿童的心智水平便上升到一个新的层面。不同幼儿敏感期出现的时间也不同。
每一个敏感期的出现都会引发下一个敏感期的出现,儿童就是依靠一个接一个的敏感期来发展自己的。
特点: 阶段性 和 关联性
A、感官敏感期(0—2岁)
儿童表现:
不停的用嘴去探索、去寻找,抓起什么东西都往嘴里放,透过口,孩子的手一刻也不停,抓、捏、摸、揪、捅、按、拧、插、撕,所有和手有关的事情都是他们最爱做的事。
影响:
口是连接儿童和世界的通道,儿童用口来认识周围的一切,捕捉事物、认识世界同时增加了手的灵活度用手来感知和接触物体并区之间的差别。
处理方法:
家长:准备一些可以让孩子咬的玩具,将玩具洗干净让孩子玩。生活中给孩子提供能动手活动的材料,如废报纸,用完的化妆品瓶子,螺丝和螺母等,让孩子自主的发展手的智能。
B、书写、绘画敏感期(3.5岁—4.5岁)
表现:主动要求画画、喜欢色彩搭配、喜欢想象、由抽象的画面开始把握到细节......
方法建议:给孩子提供画画的环境、学会观察周围的事物、提取画画素材。学会用正向的语言夸奖幼儿的画....
C、逻辑数学敏感期(3—6岁)
儿童表现:
1、对数字、数量级数字符号等数字概念的兴趣突然大增,开始问“5后面是什么呀?”“两个9相加等于多少”“不停的问这个是什么数字,那个是什么字?”
2、喜欢把符号与实物做对对比。
3.喜欢比较大小、形状、排序、找规律.
处理方法:这是一个自然出现的过程,我们只要使用实物帮助孩子建立数字逻辑,就会使孩子对数学的学习终身受益。另外,让孩子认数字时一定要注意符号与实物配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