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孩子而言,坚强不是从来不哭,勇敢更不是从来不怕

文 / 稚慧斯感统
2020-04-08 09:02
对孩子而言,坚强不是从来不哭,勇敢更不是从来不怕。
——稚慧斯感统训练中心


“我们是勇敢的宝贝,勇敢的宝贝打针不会哭。”

“打针不痛,我们不哭。”

“你看,那个小弟弟打针都没哭。”

“你都几岁了,打个针还哭,丢人不?”

“你不哭”,打完针妈妈带你去买玩具。”

……

一提起打防疫针,相信不少家长都会感到头疼,因为大多数孩子在打防疫针的时候,都会哭闹不止。

也有些孩子不哭,这些孩子打完针,妈妈们都特别高兴,会表扬孩子说“你很勇敢,打针都没哭。”

这一幕幕的场景,相信家有小宝的爸爸妈妈一定都不陌生。

在不少家长的潜意识里,孩子打针不哭就是勇敢,坚强的表现。

但,真的是这样吗?打针不哭的孩子就是勇敢吗?

又又麻麻最骄傲的事情,就是小又又从生下来就表现的非常“勇敢”。

我家又又真的很勇敢,别家娃去打预防针时哭得稀里哗啦,但小又又几乎没哭过,最严重也就是哼哼几声。

但是直到最近,小又又一周岁去检查发育情况的时候,却被医生告知孩子出现感统系统失调。

● 不知疼痛 触觉感统失调 ●

“打针不哭,受伤不哭”原本被家长们引以为豪的“勇敢”其实是孩子对于外界的疼痛不敏感,换句话说就是感触系统对于外界的刺激缺少正常的“反应”,打针时别的孩子因为疼痛的哭闹就是一种正常的感触,而对打针没有任何反应的小又又,并不是足够勇敢,而是对于疼痛感觉不敏感。

触觉系统运作失调

人体对触觉的反应有两种,一种是防御性的反应,就是单纯地保护自己免受伤害的自然反应。另一种就是识别性反应,是大脑进行的精密触觉辨识的反应。

不要忽视触觉系统运作失调,它会直接影响人体大脑对环境的认知和应变能力。这通常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触觉刺激反应过度(触觉敏感)的孩子
可能会出现如下的特征
  • 非常讨厌那些会把自己弄得脏兮兮的活动,例如玩沙子、烹饪、画画、用粉笔、用胶带等。
  • 对出乎意料、轻微的接触太过敏感的孩子会表现出触觉防御,会躲避亲吻或一般的碰触,经常把别人推开,不让别人靠近。
  • 遇到无害的碰触,也会快速又强烈地表现一副“想打架或非常害怕”或是“要逃走或僵住不动”的行为方式。
  • 讨厌游泳、洗澡、刷牙或剪头发。
  • 即使是大热天,也喜欢穿着长袖、长裤,或者即使是冬天也穿得很少。风大的日子(会吹乱头发)而显得焦躁不安或有攻击性。
触觉反应不足(触觉迟钝)的孩子
可能会出现如下的特征
  • 总是在碰触别人或物体。
  • 除非用力碰触他,否则他会浑然不知;对疼痛的反应不大,不晓得自己已经受伤。
  • 对身体的察觉能力不足。需要持续地用力,才能让他知道身体什么地方被碰触了。
  • 对室温不敏感,冷暖不敏感。
  • 吃东西时囫囵吞咽,脸上、嘴上、鼻子上弄得脏兮兮的,也没察觉到。
  • 会伤害他人的身体或宠物,无法体会他人的疼痛。
  • 爱咬不能吃的东西,例如指甲、头发、衬衫袖口、衣领、玩具和铅笔。

触觉感统失调,可以从这些方面入手↓

1.皮肤是触觉训练的第一大要点。

针对皮肤的触觉刺激游戏应以温度、质感、轻重、速度等为主,重点要留意头部、颈部、身体两侧及四肢的内侧。比如,在洗澡时不断变化水温,吃不同温度的时候,进行大量的户外活动、群体游戏等。

2.肌肉骨骼中的触觉神经细胞是触觉训练重点。

肌肉(维持姿势)和骨骼(变化姿势)当中也存在大量触觉神经细胞,也是触觉训练的重点,针对它们的触觉训练应围绕挤压、拍打、拉伸、弹动等进行。比如,翻滚、爬行、打闹、悬吊都可以为肌肉带来大量触觉训练。

3.关节之间是触觉训练的第三要点。

关节之间也存在丰富的触觉接收器,属于触觉训练的第三大要点,在训练中应以挤压、拉伸、碰撞、震动等为主。比如,可以让孩子多多进行攀爬滚蹦跳等活动。

在家就能做的触觉感统小游戏

01.沙土游戏

将淘洗干净的细沙放进大盆,让孩子在里面玩耍。公园沙坑或者海边沙滩,让孩子在沙土中建立自己理想中的世界。

02.冷热水刺激

在安全的温度范围内,让孩子感受不同温度的水所带来的刺激,主要用手感受,条件允许可以全身刺激。

03.梳子梳头

用梳子的尖端去刺激孩子的头皮,让孩子自己梳头也可以对孩子手部的精细动作和了解自身形象都有帮助。

04.抓痒游戏

让孩子躺在床上,抓挠他的腋下、胸口,依照孩子的反应来控制力道。抓痒游戏不是把孩子抓挠舒服了,而是要让孩子感受到刺激,强化这种感觉刺激的学习。

05.麻布刷身游戏

也可以用毛巾、海绵、妈妈化妆用的软刷子代替。用中等力道刷孩子的手臂、前胸、后背、手心、足部,可以边唱歌或者讲故事,保持轻松的氛围,以免孩子过度紧张。

06.大毛巾卷游戏

找一条略微粗糙的大毛巾,将孩子整个卷起来,再轻轻滚动或者下压,也可以用双手轻轻抱紧孩子身体的各个部位,强化各个部位的触觉感受。

07.小刺球游戏

用带突起的小刺球在孩子身上进行滚动、摩擦、轻压,主要刺激孩子的后背、脚心、手心、腋下、脖子,四肢与前胸可以让孩子自己完成。

感统是一切学习能力的基础,针对孩子某些感觉的失调,家长是完全可以通过给孩子进行特定训练帮助他们弥补先天不足的。

有很多家庭小游戏或者运动也能对宝宝的感统能力的改善起到很好的效果,在这个特别的时期,稚慧斯每周会以公众号的形式向大家推送家庭感统小游戏!让家长可以在这个"特殊的时期"陪着孩子在开心玩乐中学习。

1000+家长推荐

——稚慧斯儿童潜能发展中心

武汉稚慧斯教育咨询有限公司是一家致力于儿童早期教育的教研与开发机构,以专业的感统训练为核心竞争力,授课形式始终紧扣1岁10个月—12岁儿童的成长发育特征,注重课程的互动性和趣味性,引导宝宝更积极的探索创新,从而规划宝宝的学习及生活习惯,促进宝宝潜能的开发和人格的塑造,让宝宝达到情商和智商的全面发展。

稚慧斯是一群由儿童心理学、儿童教育学、儿童语言学、感统训练等专业人士组成的专业教育团队;在成立多年来,不仅培养了一批专业素质过硬、道德品质高尚的教师服务团队;而且还沉淀了一支有优良的职业素养、实战经验丰富的管理团队。

自成立以来获得了家长和社会的一致好评,并迅速在儿童培训市场跻身同行业前列,特别是感觉统合训练项目的规模和口碑在湖北地区、甚至在国内都位居前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