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瞧不上的孩子,都是父母自己一手造成的,不能怪别人
一个小故事,带你了解更多育儿常识,假如您喜欢这样的故事,欢迎关注转发点赞
面对凑热闹这个方式,很多家长都会有,家长喜欢听其他人家中的事情,这家长那家短的。这不,耳边又出现了邻居教训孩子的声音。
这天吃完晚饭,妈妈开始对小佑吼道:“快点把饭吃完了,不要浪费粮食,每一粒米都要吃了,吃完要把碗筷收拾到厨房里,你看你整天就知道让我生气,也不懂事一点,真是气死我了。”隔壁小佑是个男孩子,小佑的妈妈对小佑教导很严厉,凡事都要让小佑保持第一或是事事做得很完善,否则妈妈就会对小佑进行大吼大骂。

从邻居的眼里看小佑是一个乖巧安静的孩子,平常中并不爱说话,也不喜欢闹事,总是自己静静的做着事,倒是小佑的妈妈十分的脾气火爆。
小佑在妈妈的教育下,到了学校中,而是一副不爱惹事的样子,平常也很少跟其他孩子玩耍,因为小佑知道,妈妈会不开心,妈妈一不开心,自己免不了一顿吼骂。渐渐的小佑形成了习惯一个人的状态,不喜欢和别人玩耍,觉得只要自己一个人就行。
这时候的小佑迷上了网络游戏,经常一玩就是好久,孩子躲在自己房间里家假装学习,其实是在打游戏,当妈妈发现了小佑打游戏的情况,气不打一处来,继续对小佑进行吼骂,并且没收了小佑的游戏机。

但是小佑却开始学会了去网吧上网,从平日中妈妈给的零花钱里省下来,不吃饭去上网,孩子觉得只有在网络上,才能找到不被家长支配的恐惧,逃离现实。
其实,家长的这种“暴力教育”,会让孩子长期处在压力之下,很少有孩子能有足够强大的内心,去面对家长的吼骂,大部分都会产生心里阴影,最终成为了家长瞧不上的孩子。这一切都是家长亲手造成的,不能怪别人,家长应该警惕。

第一种孩子:经常面对家长的吼骂,孩子会变得胆小如鼠
有的孩子经常要面对来自家长的吼骂,孩子处在这样的环境之下,心中会缺少安全感,因为就怕自己做的事情不对,引起了家长的批评,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会被吼骂,孩子会变得胆小,懦弱,甚至不信任他人,认为连自己的家长都不疼爱自己了,那么根本没有人会去真的疼爱自己。
小佑在长期被妈妈吼骂的过程中,就形成了这样的性格特点。这样的孩子,根本没有办法去应对家长,在一开始时候凡事都会看家长的眼色做事,当孩子有了自己的能力之后,就会开始出现反抗的情况,会被家长认为十分的叛逆。

第二种孩子:经常面对家长的吼骂,孩子也会变得脾气火爆
孩子就是家长的镜子,孩子的一言一行都受到了来自家长的影响。正所谓,“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孩子会打洞”。孩子在长期受到来自家长的吼骂之后,会变得跟家长一样,喜欢吼骂。
喜欢吼骂的孩子,脾气都会相对比较暴躁,孩子会学着家长的语气,家长的行为,家长吼骂自己的方式,去对待别人。很有可能孩子在长大之后,也会出现吼骂自己孩子的现象,这就是原生家庭带来的不好影响。
一个脾气暴躁的人,在与人相处之中,不会受人欢迎,招人烦。这样暴躁的性格带来的只有害处,不利于情商,人们都喜欢和温和、情商高的人来往。

第三种孩子:经常面对家长的吼骂,孩子会变得不孝顺
有时候家长出于对孩子的关心和急切的期盼,所以对孩子吼骂,有一种恨铁不成钢的心情。但是孩子还小,不懂得家长背后的心情和意思,很容易就表面意思进行自己的理解。只是理解了家长对自己粗暴的态度,孩子会觉得自己的家长并不喜爱自己,自己只是多余的,会出现叛逆的心理。
上面的小佑,已经出现了叛逆的现象,认为家长并不爱自己,家长应该警惕,不让孩子未来变得不孝顺。
家长应该采取非暴力沟通的方式,用温和的语气和孩子进行交流,不用辱骂的形式和孩子说话,可以改变沟通方式。要知道语言上的暴力,也是一种暴力,不是只有人体身上的暴力,才会让人感受到疼痛。

语言上的暴力,就像是一把无形的刀子,对着自己的内心使劲的刮,长期被刮的内心,也会受伤,也会“流血”,更何况这是孩子。不能怪孩子未来成为家长瞧不上的孩子,这是家长不正确的教育方式造成的,家长和孩子一起成长,让孩子的未来更敞亮。
想了解更多育儿常识,欢迎关注我们,您的关注点赞转发,将是对作者最大的鼓励,万分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