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5种“小毛病”家长不能惯,不然越大越难管
俗话说:“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由此可见习惯决定着一个人的成长甚至命运,养成好习惯更是令人终身受益的。当然,好的习惯往往是从小养成的,所以在孩子小的时候,父母必须要严加管教,一旦发现孩子的不良习惯就要及时帮助孩子改正,以免影响孩子的未来。

小林今年16岁,上初中三年级了,虽然平时学习成绩都是名列前茅,在各项活动中表现的也很优秀,但是他和同学们相处的并不算融洽。在班级里他几乎都没有要好的朋友,大家也都不愿意与他交往,因为大家发现小林经常说话不靠谱,喜欢撒谎,而且他也不懂得尊重别人,在宿舍里总是私自拿别人的东西,别人放在桌子上的洗衣液他随便就拿过来用,别人的手机也随便用来打电话,所以宿舍的同学都不喜欢与他交往。而且小林也很霸道自私,纵然不去图书馆,也要拿本书占着位子。正是因为小林的这些行为,所以同学们都不喜欢他。其实,小林的这些行为并非是上了初中之后才有的,他小时候就是这样。

这个故事给予了我们警醒:孩子小的时候如果有缺点或毛病的话,家长一定要及时发现并且帮助孩子改正,以免孩子带着这种不良习惯走向社会。那么,孩子的哪些行为习惯需要家长及时帮助孩子纠正呢?
1、过于邋遢
打理生活琐事是一个人最基本的能力,所以家长千万不要只让孩子埋头苦学而没有生活的本领,凡事都要让孩子自己去做,特别是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家长千万不要包办,而且家长也要让孩子学会整理,不要杂乱不堪的。家长千万不要觉得孩子只要成绩好就万事大吉了,生活上的小事是否能处理好也无关紧要,要知道,人生路漫漫,家长不可能陪伴孩子一辈子,也不可能事事都替孩子去做,所以要让孩子练就最基本的生活本领。

2、做事拖拉
写作业拖拖拉拉是一个很不好的习惯,相信很多家长都曾为此而感到头疼。孩子毕竟年纪小,做事情可能不像大人一样精神高度集中,所以拖拖拉拉也可以理解,但是家长一定要督促孩子,凡事都不能三心二意,要有始有终,这样才能培养孩子做事的耐心和专注力。做事喜欢拖拉的孩子,不但学习成绩不理想,而且以后走向社会在工作中也是拖泥带水,很难有一番成就。

3、喜欢撒谎
大人撒谎都会被排挤,更何况是孩子呢!一个人有撒谎的习惯,多半是从小养成的,也许最初只是为了获得表扬或者是逃避某些惩罚,但是久而久之,如果家长不能对其严加管束的话,孩子就会习以为常,日后他们会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继续说谎。所以家长一定要重视孩子的撒谎行为,在发现孩子第一次撒谎的时候,就要对孩子进行教育,向其说明撒谎的危害,如果孩子还明知故犯,那么家长就要让孩子受到应有的惩罚,千万不要姑息,也不要认为孩子还小,还不懂事,偶尔说说谎话也没什么关系,这对孩子未来的影响是不容小瞧的。

4、随便动别人的东西
未经别人允许就随便动别人的东西是非常没有礼貌的,也是一个特别不好的习惯。有些小孩子去别人家做客时就会乱翻人家的东西,这样不仅会让主人感到很尴尬,而且还会被大家所讨厌,所以家长要告诉孩子,无论处于什么样的情况下,都不要乱翻别人的东西,这是对别人最起码的尊重。

5、特别自私
作为家长,我们通常只看到孩子高智商的一面,却忽略了对孩子情商的培养。这就导致很多孩子从小就特别自私:在家里,有好吃的首先想到的是自己而不是含辛茹苦拉扯他长大的父母;在学校里,有好玩的也不愿意和同学分享而是自己一个人在角落里自顾自地玩耍。如果孩子出现这些自私行为,家长应该加强对孩子的教育,告诉孩子分享的意义,特别是与朋友相处的时候,千万不能自私自利,要设身处地的多为对方考虑。一时的自私可能会马上得到眼前的利益,但这样绝不是交友之道。

作为父母,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拥有好的行为习惯,远离那些不良习惯。比如:孩子有了良好的阅读习惯,他将不会再让父母来逼迫自己,而是很自觉地拿起书来看,如果这种好的习惯他能够坚持下去,甚至还可能会废寝忘食,这样的孩子父母要少操多少心呢!“苗子从小不正,长大也会歪”,我们的孩子就如同小树苗一般,如果从小不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长大后会越来越难管,所以说:“杂草铲除要趁早,孩儿教育要从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