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带娃,奶奶与妈妈“差距”不是一般的大!父母需要重视
你家孩子是自己带?还是奶奶带呢?很多年轻妈妈,都很想自己来带孩子,但又迫于经济压力,不得不将带娃的重任交于奶奶。同时又担心奶奶的育儿经验过于陈旧过时,无法带出“高品质的优秀宝宝”。我家有两宝,大宝奶奶带,二宝自己带;如今看到大宝在幼儿园的表现,我真后悔交给奶奶带。
曾经因为大宝的表现,多次跟奶奶沟通过;但奶奶认为我的育儿经验都是纸上谈兵,她的经验都是实操过的;跟随奶奶生活2年的大宝,多次被幼儿园老师批评没规矩、霸道……而刚上托班的二宝,却多次被老师表扬懂礼貌、自理能力强。同样是带娃,奶奶带和妈妈带的差距真不是一般的大!这些原因需要引起重视。
1、自理能力:奶奶溺爱包办一切,妈妈严厉
前不久带孩子去院子里散步,一位60多岁的奶奶正端着一碗饭,追着3岁多的孙子跑着喂。跑一圈,喂一勺,看着都心急的我,就对奶奶说:“3岁多了,完全可以让他自己吃啊?这样跑着喂,风从口进入,吃下去了对胃也不好。”
“没办法啊!如果不喂他,他就不吃饭”奶奶皱着眉说到。20分钟后,一碗饭总算喂完了。孙子说要喝水,明明水杯就在旁边,自己就可以端着喝。非要奶奶端着水杯喂,奶奶说让他自己喝,他竟“啪”的一声,将水杯重重地扔在地上。
而反观旁边妈妈带的孩子,差不多也是3岁。想坐摇摇车,妈妈给他钱,让他自己去找阿姨兑换硬币,自己爬上摇摇车,自己投币启动,玩的不亦乐乎。
同样是带孩子,奶奶带大的孩子,独立自理能力,明显低于妈妈带大的孩子。奶奶辈出于对孙子的疼爱,总是不由自主的愿意包办一切,过度宠爱,终变成溺爱!再此,奉劝带孩子的奶奶,为了锻炼孩子的独立自理能力,在某些事上请“放手”!
2、运动协调能力上:奶奶有心余而力不足
奶奶因为年纪大了,身体机能跟妈妈完全不能比!国庆期间,带孩子去游乐场玩,陪着孩子跳弹力床、堆积木、玩滑滑梯、坐旋转木马……一圈下来,累到不行!
反观奶奶带过来玩的孩子,一般都是自己玩自己的。而奶奶就坐在凳子上要么给孩子拍照、要么自己玩手机,很少有进来陪孩子玩的。
不仅是在游乐场,即便在家,很多奶奶为了使孩子安静。就给把手机或者电视直接打开,让孩子自己看。久而久之,孩子就不爱动,养成了爱玩手机、看电视的习惯。
建议:妈妈下班后,一定要多带孩子出去走走跳跳。想要孩子多运动,爸爸妈妈就不要一下班就宅在家。奶奶白天带娃累了,晚上就由爸爸妈妈接手,多和孩子做做游戏,不仅能增加运动量,还有助于增进亲子关系。
3、穿着打扮上:奶奶重保暖,妈妈重形象
奶奶带孩子,只会关注一个点,就是保暖,很少有奶奶在乎这件衣服搭配这条裤子好不好看。同一个孩子,妈妈带的时候是人见人爱的小王子/小仙女;奶奶带出来,就是妥妥的小胖墩,外加两坨"高原红"。
4、语言沟通能力:奶奶少沟通,妈妈强互动
4岁多的灯灯,出生就是奶奶带着。而奶奶又是比较爱玩,在家很少与孩子沟通说话,总是用手机、电视打发孩子。如今上幼儿园中班了,多次被幼儿园老师反馈:语言沟通能力欠缺。
由妈妈带大的可可,虽然只有3岁多,语言沟通能力却很强!可可妈很早就对可可进行早教启蒙,每晚进行睡前故事,无论可可能不能听懂,可可妈都坚持讲,坚持跟孩子互动。
无论是妈妈带还是奶奶带,一定要多跟孩子互动。自己不能讲故事时,可以多给孩子听故事、多跟孩子一起看绘本。当孩子想要什么时?引导孩子表达清楚。
5、陪写作业上:奶奶看电视,妈妈悉心指导
无论是精力还是能力经验,在陪娃写作业上,奶奶都属于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常常出现的一幕就是,奶奶在房间看电视,孩子在旁边写作业,写一分钟,开两分钟小差。
而妈妈陪写作业,总是坐在身边,一题一题的耐心引导;做完之后,指导娃细心检查,确保作业高质量完成。
幼儿园老师曾说,同样是带娃,妈妈带大与奶奶带大的一眼就能看出来。妈妈带大的孩子不仅在运动、语言沟通、独立自理上能力都较强;而奶奶带大的孩子因为过度宠爱,比较容易出现霸道、自理能力差、不守规矩的情况。因为,为了培养孩子各方面的能力,最好父母亲自带,奶奶带的也许少些宠爱,多些“严厉”。